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鼎立和江南人才崛起及其盛衰之评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台州师专学报》 叶哲明 参加讨论

荆州之出人才,当然有主观和客观原因,该地是南北政治、军事要冲,又有经济长足发展的基础。当时北方大乱,特别是北方军阀势力,尤以曹操发动的赤壁之战,刺激和推动了江南经济和人才的开发,史称“唯荆州地胜境广,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独登,兵人差全,军资委输前后不绝”。[⑦]他们为了荆州免遭有如北方大乱的灾难,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献计献策,全力以赴,促进当时政治和思想战线更加活跃,“乱世出英雄”,把一批年轻人推上三国竞争的历史舞台。但也不容忽视的是荆州刘表采取“保境安民”、“发展文教”的方针和政策。刘表“非兵戎之任”,在军事和政治上是不足取的,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兴办教育,繁荣文化,整理典籍,并辅之自由讲学,开创学派,在造就一批批出色人才方面,则是尤足称道的。他重用当时经学大师刘忠专管教育,史载当时襄阳:“广立雍泮,设俎豆,陈垒彝,亲行乡射,跻彼公堂,笃志好学,吏子弟受禄之徒,盖有千数,洪生巨儒,朝夕讲论”。[⑧]《镇南碑》还称当时北方的“关西、兖、豫学士归(荆州)者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当时私学也有相当规模,《襄阳记》载:“杨虑,字威方,襄阳人,少有德行,为沔南冠冕……门徒数百人,宗其德范,号为德行。”又载:“颖容,博物多通,善《左氏春秋》,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千余人。”[⑨]最为可贵的还是这些洪生巨儒,自由争论,各抒己见。我们从隐逸襄阳、游学汝南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孟建等相互关系和学术、思想交往情况来看。如,骂“操为国贼,权为窃命”,“以兴微继绝王业为己任”,足见他们的学风关心政治,议论自由,志向宏伟,抱负远大。当时研究风气也值得赞许的,“刘表深愍末学远本离直,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芟除繁重,赞之者用日少,探微知机者又求遗书写还新者,留其本故。于是古典毕集,充于州闾。”[⑩]刘表还“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为《后定》”。(11)总之,学校教育发达、自由争论风气日开,不仅繁荣了学术文化,还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确实发生了极大影响和作用。如果说三国政治、军事之争,“天下之重,在于荆州”;而人才之争,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荆州也是“举足轻重”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可以看出,汉末三国江南人才崛起,有目共睹,他们带着江南人才那种“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又“足智多谋,览奇取异”的特色,志陵中夏,抗衡北方,以使当时国内政局产生巨大变化,这是出现天下三分的最重要的原因。
    江南人才最明显的特色:年龄方面是年轻勇为,才气纵横;政治思想方面是志气宏伟,识见敏锐;组织方面是性情相契,割据意识和宗族观念颇为强烈。江东的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可为代表。孙坚17岁开始带兵,“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北方军阀最怕孙坚,“不敢轻与坚战”,董卓因“惮坚壮猛,遣将军李傕来求和亲,令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遭坚拒绝,并说“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12)为裴松之赞为:“兴义之中最为忠烈”,死时37岁。其子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凌中夏”,确为一代天骄。他17岁继父业南北征战,时称“勇锐而不可当”。大军阀袁氏兄弟对他又气又怕,说“有子如孙郎,复夫何恨”!可惜死时仅26岁。孙权也是少年英雄,15岁随兄孙策领兵,史称:“性度弘朗,仁而多断”,“每参与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13)18岁开始主持吴国大政,“张昭、周瑜等谓权可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于是“江东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14)他以周瑜战赤壁,吕蒙袭荆州,陆逊败刘备于夷陵;又以吕岱、贺齐、全琮平山越,开辟东南、海南的海上事业,赢得“海上强国”之誉称,充分显示孙氏一门杰出的才干和用人的卓识。在江南青年人才中,英迈潇洒,才华出众的当推周瑜。他17岁领兵,争战横江、当利,24岁为中护军,时称“周郎”;31岁率领孙刘联军,打败“拥军百万”的曹操,是江南最出色的军事家。苏东坡的《念奴娇》一词,对他的神貌、才华及历史影响有过淋漓尽致的描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死时年仅34岁。此外鲁肃、陆逊、陆抗、顾雍、贺齐、虞翻、吕岱等也年轻有为,一时之杰。鲁肃懂政治,善军事,尤长外交。他与孙权论及“帝王之业,便及大略”,策划孙刘联盟,其为“主谋”,孙刘争夺荆州,他顾全大局,相安无事。可谓江南第一流政治家,死时年40岁。江东还有不少人才,不再赘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