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鼎立和江南人才崛起及其盛衰之评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台州师专学报》 叶哲明 参加讨论

蜀汉方面的庞统、司马徽、蒯良、蒯越、法正、李恢、刘巴、蒋琬、费祎李岩、董和、马良、马谡等也都是江南的一时之杰。如年龄最小,卓识超群的当推庞统。《襄阳记》载庞统18岁时,“誉为南州士之冠冕”,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有极高的声名。他和江东少年名士陆抗、顾劭、全琮大会吴中阊门,讨论天下大计,自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似有一日之长”,致使“江东诸人与之相约曰:使天下为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15)史家认为刘备的事业得之三大谋臣:诸葛亮提出隆中策,定下天下三分大局;庞统劝刘备进取四川,取得荆益地盘,打下蜀汉立国的基础;法正在诸葛亮隆中策的基础上,主张进兵汉中,拓展陇右,从而扩大和巩固了蜀汉基业。此三杰,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临危善策,激流勇进,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作出杰出贡献。可惜庞统在进取四川雒县时,不幸为流矢所中身亡,“时年三十六”。我怀疑庞统死时只有30或31岁。庞统称“凤雏”,年龄应较诸葛亮要少几岁,208年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是27岁,212年进兵雒县,庞统死时应是30岁上下。法正是大才,死时也只有44岁。刘巴也是难得人才,诸葛亮说他:“雄才盖世”,刘备攻成都时,下令“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可见对他的高度器重。其后和诸葛亮共同掌政,史称:“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16)可惜刘备称帝第二年,他就死了。
    总之,汉末三国江南人才辈出,对当时国内政治、经济都发生极大影响。北方关东军讨伐董卓,孙坚誉为“力战第一,义动天下”。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特别是北方著名士人,如张昭、吕蒙、黄盖、程普、严畯等慕名进入江东成为吴国的骨干。刘备败奔荆州,固因汉室之胄“受左将军之命,而又密诏以首事,始得乘权正告天下而兴师”,但在江南取得了诸葛亮、庞统、蒋琬、马良等荆州杰出人才,故“崛起于孤穷”,(17)终于形成魏、吴、蜀三国鼎峙,南北相争的三分局面。
    然而三国纷争经过了五六十年的风风雨雨,结果依然是北方曹操和司马氏统一了中国,我们又能作何解释?“得人才得天下”,可说北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打败了南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当然,三国归于北方统一,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除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因素,当时南北政治、军事、经济的实力以及各政治集团所凭借的地理优势;魏、吴、蜀三方在当时斗争形势下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军事战略,还有人才制度、政策等当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如以社会历史条件而言,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中期,北方经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生产技术也比较进步。黄河中下游以崤山、函谷为界的关中、关东地区,土地肥沃,渭、泾、伊、洛、汴、济诸水又纵横交织,以西安和洛阳为重心的大河南北,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西安、洛阳一带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尽管东汉末年董卓大乱两京,军阀混战又极大破坏了北方的生产,以至“谷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钱),人之相食”,“城中甚空,无复行人”,但曾几何时,经过曹魏兴修水利,颁行屯田,洛阳至邺都,邺都至寿春一带农业和人民生活又呈观出一片繁荣富庶的景象。邓艾在许昌、陈蔡之间,广开河渠,且佃且守,结果“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18)晋左思的《魏都赋》还称:“水澍梗稻,陆莳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绽,均田画畴,藩庐错列”。北方已拥有统一南北的经济实力,何况当时政治、军事的重心依然也在北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秦灭六国,楚汉相争,南北朝归隋统一,都说明北方取胜了南方,后来的唐、宋、明、清的王朝更替,政治上也无不如此。王士性在他的《广志绎》中称:“古者雍、冀、河、洛为中国,楚、吴、夷、越为南蛮,声名文物,以北胜南”。又说中国地脉由昆仑东走有三龙:由阴山入太行去辽海为北龙;由岷山趋秦岭进关中,左落平原,由泰山入海为中龙;由吐蕃经漓江越五岭,进入江浙闽粤为南龙,然后评曰:“古今王气,中龙最先发,最盛最长;北龙次之,南龙向未发”。总之,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也好,人口、物产、资源的数量质量也好,北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北方凭借这些客观优势,再加上历史和社会的偶发原因,战争的结果总是由北向南统一,包括三国斗争的结局,这是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但是也毋庸讳言,上述这些条件和因素,也只能是客观条件,而取决统一战争的胜利,还有更为重要的主观因素,那就要求一个政治集团如何针对当时形势,及时准确地制定方针政策,军事战略,颁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这一方面,人才政策,人才发挥水平,当是关键中之关键,诚如诸葛亮、鲁肃所指出:“图取天下”,要“思贤如渴,总揽英雄”,又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后来又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衰颓也”。(19)那么在三国南北的争夺中,人才、人才政策以及人才发挥水平又是如何?而和北方战胜南方又有什么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