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尹湾汉墓出土《东海郡属县乡吏员定簿》的史料价值(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高敏 参加讨论

第三,《定簿》所载东海郡诸属县吏员中的“官啬夫”一官,可补汉代史籍之缺漏: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序》所云“县令长”下之吏员名称,只有“乡啬夫”一官,其职掌为“听讼、收赋税”;县级无“啬夫”之设置。《续汉书·百官志》亦云:“乡有秩、三老、游徼……”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意即小乡只设乡啬夫一人,而不设其他。可见县也无“啬夫”一官。散见于汉代其他史籍及《居延汉简》中的“啬夫”,也仅见“虎圈啬夫”(见《汉书·张释之传》)、“市啬夫”(见《汉书·何武传》)、“厩啬夫”(见《汉书·田广明传》)、“暴室啬夫”(见《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传》)、“候门啬夫”(见《居延汉简释文》卷1)、“传食啬夫”(同上卷3)、“关啬夫”(见《居延汉简》甲乙编10、6)、“库啬夫”(同前90、41)等名目,却不见有“官啬夫”的名称。另外,散见于汉代的灯铭及其他器物铭文中的“啬夫”一名,也不能断定是否为“官啬夫”之省称。可是,在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却屡见“官啬夫”之名,而且可以判断秦之“官啬夫”为各类专业啬夫如“苑啬夫”、“库啬夫”、“仓啬夫”、“皂啬夫”、“田啬夫”、“厩啬夫”、“司空啬夫”、“发弩啬夫”、“采秩啬夫”等之总称,详见拙著《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中的《论〈秦律〉中的“啬夫”一官》一文。秦的这种以“官啬夫”主管各类生产部门和国有经济部门的制度,在汉代史籍中却无系统反映,特别是汉代现存史籍中无“官啬夫”的名称令人注目。因此,就引发了不少疑问,或以为汉代已无秦的“官啬夫”制度,或认为由于汉代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而使秦的啬夫一官失去了作用。今观《定簿》所载东海郡属县吏员的设置情况,可知“官啬夫”制度在汉代并未绝迹;“啬夫”一官在汉代仍有其重要性。
    《定簿》在统计东海郡郡太守府的吏员设置时,明确提到东海郡郡级吏员二十七中,有“小府啬夫”一官,数量为一人;在提到东海郡所属诸县吏员设置时,大县均有“官啬夫”之设置,如海西县的107名吏员中有“官啬夫三人,乡啬夫十人”;下邳县的107名吏员中有“官啬夫三人,乡啬夫十二人”;郯县的95名吏员中,有“官啬夫三人,乡啬夫六人”;兰陵、朐邑各有“官啬夫4人”;襄贲、戚县各有“官啬夫三人”;即使是小县,也有官啬夫二人或一人,如费县、即丘、厚丘、利成、况其、开阳、缯县、司吾、平曲等也各设“官啬夫二人”,昌虑、兰旗、良成、阴平也设“官啬夫”二人或一人;伊吾、北蒲和郁州三盐官及下邳、朐二铁官,也各设官啬夫,少者一人,多者五人;不设官啬夫的县只有临沂、曲阳、合乡、承、容丘、南城、新阳、东安、建陵、山乡、武阳、都平、郚乡、建乡、建阳、都阳等,而且大部分为侯国。从上述情况看,汉代东海郡所属县“官啬夫”的设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东海郡的43个县级建制机构中,有18县、2邑与5个盐、铁官处设置了“官啬夫”;二是官啬夫与乡啬夫并设,表明“官啬夫”决非“乡啬夫”之异名;三是5个盐、铁官处均有“官啬夫”,而且下邳铁官处多达5人,朐铁官处全部吏员只有5人而“官啬夫”占1人,这表明东海郡的“官啬夫”仍为主管煮盐、冶铁业等国有经济部门的官吏。东海郡如此,其他郡想也不会例外。以此言之,则汉代均应有郡级“小府啬夫”及县级“官啬夫”之设置,这同秦代普遍设置“官啬夫”以主管国有经济部门之制如出一辙,这是汉承秦制的又一反映,可补汉代史籍的严重缺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