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杨坚家庭关系与隋朝的灭亡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王朝屡经更迭。隋朝国祚短促,二世而亡,前后仅维持了三十七年,颇与秦朝相似。隋朝何以重蹈秦朝覆辙,如此短命,许多人已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隋朝断送于炀帝的暴政,这是唐代君臣与唐代史家的一致看法。据吴竞《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记载,唐太宗等人就认为炀帝“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使百姓穷困,以致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错误的经济政策是加速隋灭亡的又一因素,当代著名隋唐史专家岑仲勉先生认为“隋亡以经济崩溃,农民起义为主因。”[①]魏承思等也认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只是一味追求增加财政收入,而不顾封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使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②]还有人认为“统治阶级内部始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③],这是导致隋亡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而从社会风尚来说,“道德的堕落,风气的败坏,人心的沉沦,精神的颓废,也是隋王朝国祚短促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④] 以上论点从不同侧面总结了隋亡的原因。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转换一个角度,着重探讨杨坚家庭关系的变化与隋朝迅速灭亡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国家是家庭的放大。一般说来,“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中基本的三角,其他家庭关系是这一三角的延伸,家庭中基本三角的协调程度关系到整个家庭关系的状况。”[⑤]杨坚家庭贵为天子门第,杨坚及其家庭成员是统治阶级的核心。杨坚家庭中,杨坚帝后之间,以及杨坚帝后与子女间的协调程度,不仅关系到这个特殊家庭的兴衰,而且影响到整个隋王朝的命运。 (一)帝后关系:从志同道合到貌和神离 杨坚出身于关陇军功贵族家庭,其父杨忠,在北周,以军功“进封隋国公。”[⑥]杨坚以父荫入仕,在北周并无显赫的军功,与独孤氏的结合,使他在宦海生涯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独孤氏的父亲独孤信是北周的佐命功臣,“拜大司马……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信长女,周明敬后;……”[⑦]而且,杨坚的长女又是周宣帝后,这些联姻关系使得杨家一跃而成为北周皇亲国戚,为后来杨坚顺利夺取北周政权奠定了基础。从婚后到开皇末年的这段时间里,杨坚夫妇关系是比较和谐的。“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初亦柔顺恭孝,不失妇道。”[⑧]独孤后大力支持杨坚夺取政权,勉励杨坚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⑨]杨坚称帝后,“政有所失,后则匡谏,多所弘益。”[⑩]杨坚夫妇十分朴素,“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后宫皆服浣濯之衣。”[(11)]在杨坚夫妇的提倡和影响下,隋初社会上下形成了崇尚节俭的风气。史称“开皇、仁寿之间,丈夫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12)]正是在独孤后的帮助下,杨坚统治时出现了“开皇之治”的良好局面。随着统治的稳固,统一的完成,杨坚作为封建帝王的奢侈、荒淫本质也逐渐暴露。但是,独孤后“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两人矛盾因此产生和扩大。杨坚私幸尉迟迥孙女,独孤后不能容忍,“伺上听朝,阴杀之”。[(14)]杨坚为此独自夜间纵马入山谷间二十余里,慨叹“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15)]后经大臣高颎、杨素劝解,夫妇才和解。独孤后死后,杨坚更加沉缅于酒色,“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16)]晚年的隋文帝竟因此致病。 统一以后,独孤后也渐趋奢侈,开皇十三年(593年),杨素奉命监造仁寿宫,仁寿宫十分豪华,独孤后竟夸奖说:“公知吾夫妇老,无以自娱,盛饰此宫,岂非忠孝?”[(17)]独孤后的纵容,加快了杨坚走向奢侈的进程,从仁寿宫成到文帝死去的十多年中,他每年都要到仁寿宫去。此时的皇后,已经不再是杨坚的“贤内助”,她还因杨坚宠幸宫婢而迁怒于杰出的宰相高颎,离间疏远了他们的君臣关系。而“隋之兴亡,系颎之存没”,[(18)]高颎被流,投下了隋亡的阴影。而且,由于晚年病态心理,“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19)]直接削弱了杨坚的统治基础,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