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西域传》:"然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这一段记载明显表明楼兰国的都城位于罗布泊地区。所谓送迎汉使,当是指楼兰国王或楼兰国上层官员所为,而不可能是普通百姓所为,因为这种迎送活动应当具备政治的或外交的意义,所以必定是政府的或官员的行为,而不是普通百姓的行为。如果说楼兰国的都城不在罗布泊的西北部距离汉朝通西域的交通道路很近,而是在今若羌,而罗布泊地区如孟凡人先生所说是楼兰国的东北边境地区,那么,楼兰国的国王和上层官员怎么能去送迎汉朝的使者呢?只有楼兰的政治中心距汉朝通西域的交通道路很近,才能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如果罗布泊地区只是楼兰的东北边境地区,这里的楼兰居民数量无疑会很少,他们又怎么能"常主发导,负水担粮"呢?还有,《汉书·西域传》中说楼兰"当白龙堆",应当是指其都城距白龙堆很近。如果楼兰的都城位于今若羌,距白龙堆则很远(白龙堆位于罗布泊的东北侧),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则大相径庭。 《汉书·傅介子传》记载:"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於楼兰'。於是白遣之"这样,就有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立新国王尉屠耆,改国名为鄯善。此事在元凤四年。这一段记载对于确定楼兰国的政治中心位于罗布泊西北侧地区提供宝贵信息。首先,这一段记载表明,匈奴的使者到龟兹等塔里木盆地北侧诸国的行踪,楼兰国王很清楚,这就表明,楼兰国的政治中心应当位于匈奴使者所经过的道路上,而只有其政治中心位于罗布泊西北侧地区,才是位于匈奴使者行进的路线上,这条路线即由吐鲁番盆地经罗布泊西北侧地区再沿库鲁克塔格山脉南侧的古代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河道向西到龟兹,才是顺理成章。如果楼兰国的都城位于今若羌,匈奴使者要到龟兹等塔里木盆地北侧诸国,是不会经过今若羌,那么,楼兰国王怎么会知道匈奴使者的行踪呢?这一段记载还表明,楼兰的都城和龟兹,都距汉使通西域的同一条通道附近,这样,楼兰才是距汉朝最近,只有如此,霍光才让傅介子先"验之於楼兰",如果楼兰国的都城位于今若羌,不是距汉朝使者去龟兹等国的通道附近,那么傅介子怎么会去先"验之於楼兰"呢? 以上据历史文献记载所进行的分析,使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楼兰国的政治中心必定位于罗布泊的西北侧。只有如此,才可以解释楼兰地当汉通西域的孔道,才可以解释匈奴使者去塔里木盆地北侧诸国,要经过楼兰,楼兰国王才能知道匈奴使者的行踪。 二、楼兰国与楼兰城名称的关系与楼兰国都城位置 前面阐述了古代罗布泊西北部地区是楼兰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但楼兰国的都城究竟在这一地区的具体的什么位置呢?笔者认为,楼兰国的都城就是位于LA,斯坦因以代号LA表示的楼兰城遗址。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楼兰名称的来历。 但孟凡人先生认为,楼兰城是在两汉之际才出现的,按照孟凡人先生的说法,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从元凤四年楼兰国改名为鄯善,这期间相隔约有近百年的时间,或者大致相当于三代人的时间。相隔如此之长的时间,一般来说,老的楼兰国的名称,在普通人的记忆中,可能早已淡化或淡忘了。因此,若楼兰城是在两汉之际才出现,要用将近一百年前被废弃的名称来命名这个城市,似乎是不符合情理的。对此,孟凡人先生提出如下解释:"从'楼兰'作为国名和城名在相隔很久两度出现来看,'楼兰'既不是楼兰国也不是楼兰城的专用名称。'楼兰'之称很可能是源于一个比楼兰国和楼兰城出现时间更早、影响更大、生命力更强,并能左右国名和城名的自然界的自在之物。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冯承钧的意见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公元八、九世纪生活在米兰一带的吐蕃人,将大鄯善城称为Nob-Chen,小鄯善城称为Nob-Chung,显然是城本湖名Nob。由此可见,'楼兰'一称很可能亦本自湖名。按牢兰海最早见于《水经注》,但是《水经注》卷二确用《汉书·楼兰传》原文来解释牢兰海。这个现象表明,《水经注》的作者认为牢兰海一称在汉始通西域时就已存在了。由于牢兰海是鄯善境内最大的集水中心,其南北两岸自古以来又是重要的交通门户,因而牢兰海在古代鄯善人的心目中必然占有很高的地位。众所周知,古今中外不乏以名川,或以重要名胜等为国或城命名者。具体到楼兰国,牢兰海在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前即已形成。显然应该海名在前,国名在后,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所以我们认为,楼兰国乃是本于牢兰海这个湖名。同理,当位于牢兰海旁的楼兰城兴起之后,城本湖名亦顺理成章。在史籍中'楼兰'一称先以国名,后以城名两次出现,道理恐怕正在于此"(《楼兰新史》22页) 孟凡人先生的解释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若干疑点。 首先,如果楼兰城是在两汉之际出现的,那么,该城是谁建的?是汉朝政府建的吗?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两汉之际,中原地区战乱,中原王朝是顾不上在此建一座城市的。那么,是鄯善国建的吗?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孟凡人先生的说法,罗布泊地区是楼兰的东北边境地区,那么也应是后来鄯善的东北边境地区。鄯善国为什么要在此东北边境地区建一座城市呢?鄯善国愿意在此建一座城市为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负水担粮"吗?其建城的动机是什么呢?看起来,两汉之际鄯善人在罗布泊西北地区建楼兰城也是不大可能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