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凡此等等的关于建国后国民性改造的功过得失,是无须规避,但也必须详尽评说的另外的论题;但它不影响此间国民性改造的事实上的存在。同时也可以断言,新中国的成立,就是国民性改造范式转换的开始。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全面改革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开始了社会制度化运行秩序的建设;与此同时,伴随思想解放的春风,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又勃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度建设进程中,辅以疗救国民的劣根,实现了国民性改造范式的再次转换。然而,不弄清建国后前三十年国民性改造的状况就无法对改革开放后的国民性改造作出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明治文化研究会。明治文化全集:第8卷[M].388. [2]鲁迅。孤独者[M]. [3]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1.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36. [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3. [7]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4. [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9]严复集:第一册[M].20. [10]严复集:第一册[M].36. [11]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188. [12]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594. [13]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608. [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2. [15]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39.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57. [17]康有为全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69. [18]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132. [19]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92. [20]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61. [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1. [2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3. [23]张梦阳。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225. [24]梅志。胡风沉冤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44. [25]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437. [26]巴金。随想录:十年一梦[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