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人们一致反对“单选单政”。 联合国的决议也激化了南朝鲜各派政治势力的分化和对立。右翼的李承晚坚决支持“单选单政”,原在中国活动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人士在这个问题上分化了,李始荣、申翼熙、李青天、李范奭等人声明支持单选,并参加了组织单独政府的活动,而金九、金奎植、赵素昂等人则反对单选,宣布不参加单选活动。 这样,1948年3月15日,金日成写信给金九等人,同意南方人士建议的举行南北民主政党社会团体联席会议,以阻止南方单选。4月21日,这个大会在平壤举行,与会的有南北56个政党团体代表,会议形成了一系列文件,但是它无法阻止南方的单选单政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南北双方都在不断改组和强化其政权组织。 1946年11月3日,北方各道市举行地方人民委员会代议员选举,1947年2月17日成立了北朝鲜最高权力机关“北朝鲜最高人民委员会”和最高行政机关中央人民委员会,并开始在全域进行土地改革等。 在南方,为了平息人民对外国统治的不满,1946年2月美军政厅成立了一个咨询顾问机构“朝鲜民主议院”,1946年12月又将之改编为“南朝鲜过渡立法议院”,但规定美军政厅长官对该议院的建议有否定权。1947年2月美方推出朝鲜人安在鸿出任军政厅民政长官,同年6月又将军政厅改称为南朝鲜过渡政府。 1948年5月10日,在“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监督下,三八线以南地区实行了选举。据说,选举日原本定在5月15日,后来发现这天恰逢日食,让成千上万的民众在昏天黑地中去投票决定国家大事,似乎有些不祥,因此改变了选举日期。这个小插曲使本来就有激烈争议的“单选单政”更显得有些戏剧性。但不管怎样,据说这天南朝鲜有7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选出了198位国会议员,成立了制宪国会。7月17日,制宪国会公布新宪法,根据宪法,李承晚被选为首任总统,组织起政府,1948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成立大韩民国。 在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于1948年4月29日通过了宪法草案,8月25日举行普选,产生最高人民会议议员,9月9日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金日成出任首相。 这样,在朝鲜半岛三八线两侧,便出现了两个相互对峙的国家和两个对立的政府。它们都宣布自己是全体朝鲜人民的惟一合法代表,是朝鲜法统的继承者。 三八线两侧分别宣布建国后,苏联军队在1948年12月撤出了朝鲜北半部,翌年6月,美军也撤出了南朝鲜。 1948年8月以前,朝鲜半岛南北间的矛盾和斗争实际上是美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三八线两侧的朝鲜人尽管各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归属和政治主张,但其作用基本上是配合美苏间的斗争。美苏间的矛盾发展最终导致了某种意义上的摊牌,于是才出现了三八线两侧各自建立国家的结果。南北分别建国后,特别是在苏美军队先后撤出朝鲜半岛以后,半岛南北两个政府便完全继承了占领军当局留下的政治遗产,成为南北对峙的主角,这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朝鲜半岛南北关系。 50年来朝鲜政府的对南政策 自从南北分别建国以后,南北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极为复杂的问题。我们说它重要,是因为南北关系的实质是对国家继承权的争夺,其基本特征是具有零和性质,这种关系的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涉及胜负存亡的根本问题。我们说它复杂,是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冷战时期东西两个集团的矛盾和斗争,而且从性质上看,这种关系既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南北双方都认为朝鲜半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们目前的交往和斗争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个进程中的过渡,但它又不是一个国家中两个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因为它们都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国际法主体,后来双方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带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因此,50多年来,南北关系始终是南北两个政府要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它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双方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民众心理的发展变化。 朝鲜政府第一次正式阐述其对南政策是在宣布建国后的第二天。1948年9月10日,金日成首相在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作关于内阁施政纲领的说明,提出美苏军队撤出半岛,朝鲜实现统一。他说:他的中央政府是根据南北朝鲜人民的意愿建立起来的,因此政府要极尽全力把全体朝鲜人民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迅速建立统一、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他说,实现国土安全和民族统一的最紧迫的条件是实施苏联政府提出的美苏同时从朝鲜撤军的建议。 1949年6月28日,朝鲜成立一个专门以推动国家统一为宗旨的组织“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成立大会通过了一项国家统一方案,其主要内容是:统一要由朝鲜人自己实现之;美军和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立即撤出半岛;实行南北普选产生立法机构;南北各政党团体组成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授权南北现政府负责组织普选,直接管理南北警察机关;经普选产生的立法机关制定朝鲜共和国宪法,组织政府;南北军队置于该政府统辖之下。 1949年9月10日,当时的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一封抗议信,重申联合国不得插手朝鲜的统一事业,朝鲜统一必须按照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的统一方案实现。 1950年6月7日,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扩大中央委员会通过一项《和平统一呼吁书》,提出召开南北政党团体代表协议会议,以为南北普选作准备。2天后,即6月9日,朝鲜最高人民委员会向韩国政府提出一项建议,称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北方的最高人民会议同南方的国会合起来,共同组织单一立法机构。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在6月25日当天通过广播宣布,一定要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实现国家统一,我们进行的这次战争是为实现祖国统一、独立、自由和民主的正义之战。 停战后召开日内瓦会议,以求政治解决朝鲜统一问题,但由于当时朝鲜南北双方意见对立,未取得实际成果。不过在1954年4月27日北方外长南日在会上提出了如下主张:为实现国家复兴、独立和统一,南北间应:1.实施南北普选;2.组织一个全朝鲜委员会以促成普选和实现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该委员会由双方国会代表和重要政党社会团体代表组成;3.该委员会制定选举法草案和促进南北交流。 进入60年代,朝鲜关于南北关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主张有些新的变化。1960年8月15日,金日成在庆祝解放15周年大会上提出,如果不能实现南北普选,作为过渡,建议实行南北联邦制,即暂时保存南北两种制度、两个政府,但由两个政府的代表组成一个最高民族委员会,负责南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协调。他还提出,为此可先成立一个由南北实业界人士组成的经济委员会,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等交流,人民自由往来,令美军撤离,南北双方裁军至10万以下。同年11月22日,朝方又补充说,最高民族委员会由南北政府等额代表组成,双方代表拥有同等权限。 整个60年代,朝鲜基本上坚持上述主张。概括地说,这个时期朝鲜主张是:美国撤军、自主普选、实行联邦制。 70年代世界出现缓和潮流,朝鲜半岛南北间也出现接触,在这种情况下,1971年4月12日朝鲜外长许锬在最高人民会议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统一方案8条:1.美军撤出半岛;2.尔后南北裁军至10万以下;3.废除韩美、韩日等“有背民族利益”的条约;4.南北自主普选产生统一政府;5.南北全地区自由从事政治活动,释放政治犯;6.作为过渡实行南北联邦制;7.实现南北多方面交流合作、通邮和自由往来;8.为此举行南北各政党团体及个人参加的南北政治协商会议。 1972年《七·四联合声明》发表以后,金日成根据南北对话现状于1973年6月23日发表《防止民族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讲话,提出“统一祖国五大纲领”,即:1.缓和军事对峙和紧张状态;2.南北进行多方面交流合作;3.召开大民族会议;4.实行以“高丽联邦共和国”为国号的联邦制;5.以单一国号加入联合国。1980年10月10日,针对南方朴正熙突搞“十月维新”,金日成在党代会上重新阐述了其“联邦国家方案”。其新发展有二,1.在国号中加上“民主”二字,称“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2.详细地叙述了未来的联邦国家施政方针10条,即:自主、民主、经济自主、南北合作交流、南北通讯通邮、福利、统一军队、护侨、统一外交、执行和平外交政策。 进入90年代,朝鲜半岛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1991年金日成发表元旦祝辞,对“联邦国家方案”作了新的说明。他说:“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是存在着北南两个不同的制度,因此,我们应该以谁也不吃掉谁、谁也不被谁吃掉为原则,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个政府为基础,用联邦制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与过去相比,其变化在于不再强调南北制度统一,这个艰巨的任务留给未来去解决。出于这种考虑,1993年4月姜成山总理在最高人民会议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了“民族大团结10大纲领”,即:1.建立自主、和平、中立的统一国家;2.在民族友爱和自主精神基础上实现民族大团结;3.谋求共存、共荣、共利;4.停止政争;5.抛弃胜负主张相互信任整合;6.尊重民主包容异己;7.尊重个人财产促进团结;8.通过接触往来增进理解和信任;9.全民族相互支援;10.褒奖有功于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统一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