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雅尔塔协定和美国的远东战略(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周希奋 参加讨论

二对华政策和雅尔塔协定
    外交政策是实现战略意图的手段。雅尔塔协定既是主要出自美国战后远东战略的需要,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中国。因此有必要追溯美国战时的对华政策。
    美国早就认识到中国在其远东战略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战前,美、日就曾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争夺的中心也就是争夺中国。通过战争,日本已接近崩溃,那么很明显,在战后,谁主宰了中国,谁就有了远东。中国在美国远东政策,以至于未来“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是由中国的这种地位所决定的。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赫尔就说:“对我来说,十分清楚的是,日本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失去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资格,唯一真正的东方大国因此就是中国了……因而,倘若能在远东获得稳定的话,那么要确保这种稳定,任何安排就得以中国为中心来进行”。(30)因此,在雅尔塔,当罗斯福和斯大林讨论远东问题的时候,中国问题是罗斯福所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据霍普金斯所说:“由于我们同中国的历史性关系,如何在这些谈判中保护中国的利益,在美国看来就特别成为极端重要的事”。(31)所谓“保护中国的利益”,实际应该读为保护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其实,雅尔塔协定从其政治实质来说,也可以说是美国战时对华政策的继续;或者说,是这个政策的一个产物。
    在太平洋战争前,罗斯福政府为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对于日本的侵华不愿执行“中立法”,不愿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基本上采取绥靖的态度,对中国表面同情和支持,对日本则小骂大帮忙,让两边厮杀,它大做军火生意,从中牟利。从1937年到1939年,美国对日本的输出总额,每年保持在两亿美元以上,军需物资在其中所占的份额,1937年为58%,1938年为66%,1939年达81%。日本重要的军事物资,如石油、钢铁、废钢铁、机器等等绝大部分从美国输入。1938年,美国输往日本的作战物资竟占日本全部消耗额的92%,从美国进口的石油竟占其进口的石油总额的96%,此外,美国还给日本贷款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大批废钢铁都用来制成屠杀中国人民的枪炮、战舰。后来任美国陆军部长的史汀生当时就说:“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我国大力支持,这种侵略行为不仅受到支持,而且我们的援助是如此有效,如此举足轻重,如若断绝援助,这种侵略就可能被制止和停止”。(33)这话一点也不过份,日本侵华初期尤其如此。1939年欧战爆发,国际的斗争格局跟着起了变化,西方列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欧洲,在远东更急于谋求和日本妥协,所以在1939-1941年间,美国伙同英国多次策划蒋、日媾和的“远东慕尼黑”。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反对以及美日矛盾的发展,这些阴谋未能得逞。1940年夏季以后,趁着纳粹在欧战初胜的良机,日本急于南进,迅速激化了美日矛盾。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彻底改变了美日关系,也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远东政策,中、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面对共同的敌人,这使美国必须重新考虑其对华政策。
    从1942年起,美国政府一方面加强援助中国的抗战,把中国纳入美国的战略计划,另一方面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使中国有能力实现美国战时和战后的战略目标。美国务卿赫尔说得清楚:“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地共同作战;第二是在战时和战后,为了筹建[国际]组织以及在东方确立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成一个跟俄、英、美这三个西方大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33)
    要使中国成为“大国”,是因为不如此,就不能胜任实现上述“两个目标”的责任。所以马歇尔概括地指出:“罗斯福总统的政策是把中国作为大国对待”。(34) 为了“有效地共同作战”,在1942年1月初,根据美英首脑阿卡迪亚会议的决定,在太平洋成立“A、B、D、A”(美、英、荷、澳)战区的同时,又成立“中国战区”,后者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再在1月底派美军中将史迪威来华担任蒋的参谋长,负责统制管理美国对华租借物资和训练中国军队,从人力、物力上增强中国抗战力量。这样做一是使中国战场能拖住更多的日军,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受的压力;二是考虑以中国大陆作为最后反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所以,罗斯福认为“中国的防卫对于美国的防卫至为重要”。(35)史迪威的来华,出现了一个使中国军队“在一名美国指挥官的领导下,和美国并肩作战的前景”,而且战时的友谊,必将又“导致胜利后[美中]更密切的合作”,(36)这使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深感鼓舞。
    1943年8月以后,随着太平洋战局的转折, 美国开始改变上述军事战略路线,改为采用依靠海、空军的优势,经太平洋岛屿直捣日本本土的“越岛战术”。这一改变并没有降低中国的重要性,美军参谋长们仍然认为中国是空袭日本的最好基地,不过中国的地位和价值,已经逐渐从军事转向政治,从共同作战逐渐转为考虑战后的政治合作了。
    美国在中国的这些意图和要求,在史迪威1942年12月27日所写的备忘录中也有所反映。他说,他的纲领的“长远目标”是“拥有一支组织良好的现代化军队的独立强大的中国,就有能力支持一切合法要求,并且可以和美国的利益和友谊紧紧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条件下,东方的和平位,就能有所保障,中国就能在由中国、印度支那、暹罗、缅甸和印度组成的亚洲联盟中取得领导地位,而太平洋就将由美国和中国联合控制,并和荷属东印度、澳大利亚或者菲律宾群岛不会有利益冲突)”;纲领的“当前的目标”则是“重新组织、装备和训练中国军队”。(37)
    这个纲领的重点显然已考虑到战后,但是当前还要从训练中国军队入手,才能实现战后的战略目标,即“保障东方和平”,和美国“联合控制太平洋”(确切地说,应该是使中国成为美国控制太平洋地区的工具)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