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北约扩张的历史与现实分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许海云 参加讨论

在冷战时期,北约扩张的直接目标是对前苏联东欧集团实施政治对抗、军事包围,通过不断强化其防务安全体系,应付苏联的“侵略危险”。北约在冷战时期的扩张实践,就是在冷战思想的主导下、在对苏联东欧集团主观臆测的情况下完成的。“许多计划的假想已经消失,但西方防御政策却以此为基础存在了40年。”[17](P12)事实证明,北约对苏联以及华约集团的战略构想完全站不住脚,北约领导层对此也有清醒认识。美国前驻苏大使馆海军武官斯蒂文斯将军就认为,苏联的军事力量被高估了,他坚信苏联并没有明确的扩张计划,苏联主要是对稳固并确保其自身位置感兴趣。[17](P16-P17)如果并不存在“侵略危险”,那么北约在冷战时期的扩张实际上就是非理性的,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冷战对峙下的国际紧张局势,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同样,冷战结束后北约的扩张也是这种非理性逻辑延续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北约在灌输其政治、军事意志、“民主与自由”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明确并锁定其泛化的“新战略对手”,并以对付“未来战略威胁”为前提,在构筑新国际安全结构中付诸实践,意在建立一种以北约为主体的新联盟结构,填充雅尔塔格局消亡后出现的国际战略真空。和冷战时期的扩张相比,冷战后的北约扩张尽管减少了直接对抗的政治意味,却增加了新霸权主义的政治内容。北约扩张实践的这一特点,直接影响到其东扩的途径、目标与扩张对象。
    2. 整体性与阶段性扩张
    冷战时期,北约的扩张缺乏明确的计划性,北约吸纳不同欧洲国家加入联盟,缺乏系统、全面的战略考虑,成员国几乎都是零散、个别入盟。而且,各成员国在进入北约时情况完全不同,所面对的国际背景更是差别迥异,因此各国融入北约军事-政治结构的步调相差较大,这导致了北约整合其联盟机制的进程相对缓慢。
    与此不同,冷战结束后北约的扩张具有某种整体性、阶段性考虑。从北约首轮东扩开始,其战略意图暴露无遗,一方面意在吸收、消化其“冷战的胜利成果”,全面推进东欧、中欧国家的“民主与自由”进程,将其完全纳入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则着眼于构建新欧洲安全秩序,提升北约在欧洲的战略安全地位。北约东扩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扩张方式,首先是维谢格拉德集团(1991年2月,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建立的区域性合作组织),这些国家不单单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国家趋近,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洲战略中心地带。北约接纳三国入盟,客观上将北约防务安全前沿扩展至波西米亚高原,直接楔入欧洲防务安全的核心地区,扩展北约的战略防御空间,提升了北约防务安全战略的实效性,全面打破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所精心设计的战略防御缓冲。
    进而言之,北约第二轮东扩的影响更加深远。波罗的海国家、中欧、东欧国家几乎悉数被纳入北约,其结果不单是北约势力范围空前扩大,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加速了北约社会职能的转化。北约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防御性军事-政治组织,因为其防务安全的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欧洲安全框架中已经没有了与北约平起平坐或者对其形成威胁的国家与组织。尽管这一历史性变化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北约东扩还是为之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很显然,仅仅将北约东扩简单地解释为防范俄罗斯,在逻辑上行不通。北约的再度扩张意义深远,其着眼点在于建立更大的欧洲-大西洋安全框架,建立北约一支独大的政治与安全格局。
    3. 矛盾性发展
    冷战时期的北约三次扩张,尽管缺乏整体性,但对于北约成员国而言,并不存在相互间激烈的利益冲突,意见分歧相对较小,这一状况应当说是与相对稳定的国际冷战格局以及北约内部相对恒定的政治秩序分不开的。然而,冷战后的北约东扩却完全不同,东扩实践表现出诸多矛盾性。
    首先,北约内部对东扩分歧甚大。尽管各成员国都积极支持北约扩张的整体战略,但在北约候选国的选择上存在巨大争议,各国都有自身的安全利益需要。在酝酿北约东扩之初,美国出于抢夺冷战胜利成果的考虑,积极支持北约无限制扩张,从一开始就主张将北约扩及中欧、东欧所有国家。英国则强调北约东扩应当走“精英道路”或“贵族道路”,反对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国家纳入联盟体系,使北约成为一个“大杂烩”。联邦德国与低地国家则主张,首轮北约东扩应当包括维谢格拉德集团,以此占领欧洲安全战略核心地带,扩展北约的防务安全前沿。法国与意大利则主张重点考虑南欧国家与东南欧国家,认为这是北约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所在。北约两轮东扩正是这种不同利益协调、综合的结果。
    其次,北约东扩候选国之间及与相关国家存在着矛盾,进而影响北约的发展。大量中欧、东欧国家在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后,都渴望尽快加入北约防务安全体系,但是各国安全利益大相径庭,因而其融入北约的政策与实践差异较大。多数候选国都希望获得北约的安全保护,却不愿或无力承担多余的防务安全责任。另外,北约的两轮东扩始终都为俄罗斯所强烈反对,尽管这并没有改变北约扩张的事实,但对北约扩张内容产生了影响。比如,北约允诺,将不在北约东扩的国家部署军事武装,不部署核武器,以此满足俄罗斯防务安全的基本需要。
    最后,北约东扩只注重了数量、规模及其影响,而对北约自身的特点多有忽略,大量东欧、中欧国家事实上只是被邀请进入一个被完全修剪过的联盟,或者只能在联盟中充当二流成员国的角色。[12](P80-P82)而与其短暂荣耀相伴的是,它们要为此承担远远超出其国力的责任与义务,这是这些国家所不愿意接受的。北约扩张的特别问题主要集中于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中欧、东欧的新成员国进入北约,可能会使已经建立的北约组织的标准以及程序变得复杂化,很可能使之变得衰弱。[12](P166-P170)扩大了的北约充其量只能算是“注水的北约”。因此,北约扩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危机与矛盾,这和冷战时期北约扩张后防务安全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