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苏元春所部在陆岸与法军侦察部队遭遇,双方发生了小战斗,各伤亡三、四十人。二十日,郎甲清军与尼格里所率法军第二旅主力相遇开战,清军战败,营哨官弁勇丁同时阵亡者300余名(注:《中法战争》(5),第624页。),战后,周寿昌引疚自尽。法军阵亡21人,伤58人,尼格里也负轻伤。十八日,苏元春所部与法军端尼埃部遭遇开战,法军伤亡百余人。二十二日,船头法军得到郎甲法军的支援,实力增强,桂军最后败绩。苏元春所部“营官阵亡者三,受伤者五,兵勇死者千计。”(注:《中法战争》(6),第485页。) 郎甲、船头之战,是中国对法正式宣战后援越桂军与法军的首次作战,虽然战事最终以清军的败撤而结束,但援越桂军的英勇作战却对整个战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打破了“法军四千人即可扰中国七省”的神话,回击了法国侵略者以战争讹诈和勒索中国的阴谋。二、阻滞了孤拔舰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行动。在郎甲、船头战斗进行的同时,八月二十日,孤拔舰队发起了进攻沪尾的战斗,但被守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回。二十三日,巴德诺要求茹费理给孤拔派来援军,以便占据台湾,再北上骚扰直隶等地。但是,兵力拮据的法国政府只能全力增援波里也,却无法顾及孤拔了。巴德诺闻悉此讯后,曾惊呼:“我闻孤拔提督要求的三千名援军已被拒绝,并闻政府已抛弃其占据淡水的意思。”(注:《中法战争》(7),第284页。)“孤拔海军提督甚至连他在九月间计算可用的上陆军队也没有了,他向北直隶行动原来可用的舰队也减少很多。”(注:《中法战争》(7),第291页。)三、援越桂军的进击,加上台湾守军的沪尾获胜,滇军和黑旗军的进围宣光,迫使法国侵略者打消了向中国勒索赔款的念头。据法人日意格后来向中国驻法公使许景澄报告:茹费理曾向他表示:“似法廷知中国必不允偿,已于巴使说帖中,将偿款作罢论。”(注:张振鹍主编:《中法战争》(2),第135页。)从这三点来看,援越桂军主动挑战侵越法军的行动对于中法战争是有贡献的。 虽然初战失败,但援越桂军并未气馁,潘鼎新很快就调整了前敌各路兵力以迎接未来的战事。其中,苏元春所部增至十八营约9000人,仍当船头一路;前广东陆路提督杨玉科率十二营约6000人驻扎观音桥一路;王德榜率十营5000人,防守那阳一路,警戒郎甲、船头之敌绕路犯谅山;马盛治仍率六营3000人,驻扎太原之新街,俟宣光得手,即与滇军会攻太原;潘鼎新自率淮军六营3000人驻守谅山,以备策应各路。这时,陆续得到援军的波里也也急于进军谅山,与清军决战。 十月底,潘鼎新从探报中得知法军正在加紧调兵遣将,准备来犯,遂与苏元春熟商:要趁法军援兵初到,先发制人,挫其锋锐,较易得手。苏军遵令进军,二十九日,在纸作社与法军一支小部队遭遇,将法军击退,双方各伤亡三、四十人。这时,前福建布政使王德榜率军于十一月初进扎板峒,欲助苏军收复船头,他与苏元春约定分道并进,攻取船头的日期。但当王德榜留两营仍驻板峒,自率八营于十一、十七等日先后进扎离船头三十里的丰谷、梅苏一带后,苏元春却通知他:新募三营粮械不齐,须暂缓十日方能拔进,不能按时合攻法军。未待王德榜采取措施应付这种突然的变化,正在整装待发进军谅山锐气正盛的法军已侦知王军孤军深入,于十八日由尼格里率第二旅的主力前来攻打。战斗进行了两天,王德榜部下记名总兵黄喜光等33员将官阵亡,清军抵敌不住,王德榜率军退回板峒,后又退至距那阳80里的车里。所部“将士伤亡近千”(注:张振鹍主编:《中法战争》(2),第578页。),而法军仅伤亡85人。 丰谷之战暴露了援越桂军部署的弱点,使法军得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即以少数兵力牵制车里及观音桥两军,而集中主力进攻谷松清军,然后直驱谅山。十二月十四日,法军组织了由两个旅组成进攻谅山的远征军,总兵力约8000人左右。十九日,法军主力由船头、陆岸一路向谅山进发,二十日,先头部队与苏元春的前锋陈嘉所部六营遭遇。在激战中,陈嘉受创昏倒,左右掖之去,率部退至谷松,在距谅山120里处与苏元春所率大队会合,法军也伤亡90人。潘鼎新闻报,知道谷松危急,忙派驻守屯梅的记名提督董履高率淮军龙字营前往救援。二十一日。法军集中兵力向苏元春部发起攻击,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清军营垒,然后再以步兵包抄前进。激战中,淮将刘思河头部被飞炮炸伤,顿时阵亡;董履高左腿亦被枪弹击断,伤势甚重。苏元春看到营墙均被轰毁,士卒伤亡过多,只得于二十二日率军退扎谅山附近的威坡。法军以伤亡182人的代价,占领了谷松。苏军退至威坡后,潘鼎新亲率亲兵及总兵叶家祥所部淮勇五营前去救援,并飞调杨玉科、王德榜两军分路抄击,又催冯子材部出关会剿。但因法兵曾派少数兵力佯攻车里、观音桥,以牵制王、杨两军。至于冯子材、王孝祺两军,因电报密码出了纰漏,不知电令意思,所以不能遵令而行。四路援军都因故耽搁,潘鼎新电告清政府伤亡情况:“是日,统将陈嘉、苏元瑞、淮将董履高、叶家祥同时受伤,营员弁勇伤亡千余。”(注:《中法战争》(4),第233页。)波里也则向法国政府报告:此战法军伤亡386人。 光绪十一年正月初五日,杨玉科率所部十二营,由观音桥至文渊与潘鼎新等会合。杨玉科目击时事艰危,毅然以守关自任。初六日,潘鼎新檄杨玉科守文渊以卫镇南关,陈嘉率曾经伤亡而未及补充整顿的六营助守,苏元春率余部驻守关右以为犄角,潘鼎新自率淮部各营以为援应。这时,虽然波里也已率法军第一旅西援宣光,但尼格里在休整几天后,仍率第二旅3000余人于初九日乘胜直扑镇南关。杨玉科闻报,一面函请潘鼎新发兵援应,一面率军亲临前敌。激战中,分统广武军三营的记名提督徐联魁被炮重伤,统带广武中营的游击衔补用都司刘映丰被炮重伤阵亡,杨玉科的左右亦大半带伤,但他仍奋不顾身地策马往来,亲督将士向前力战,誓必灭敌以申天讨。不意正酣战间,忽被炮弹贯穿左耳底,立即昏晕坠马。移时稍苏,谓左右曰:“我一死不足以报国。汝等须努力同心,痛歼逆夷,早为国家除患,我虽死目亦瞑矣!”言讫而没(注:《中法战争》(3),第85页。)。同时阵亡者有21员官弁。诸军看到主将阵亡,遂无斗志而溃。这时,苏元春部将提督衔记名总兵孙得胜正率所部在文渊附近与法军鏖战,被敌枪子伤左臂,部下弁勇拥之暂退。因见广武军失利,又复怒马陷阵,奋勇杀敌,中炮身亡;相随死者有部将沈桂开等三员及勇丁数十人。就这样,援越桂军的抵抗终因法军炮火猛烈而崩溃了。法军以死9人,伤46人的代价占领了镇南关,停留两天后撤离。临走时,法军用炸药轰毁镇南关关门及周围的建筑,并在残垣废墟上用中国文字写着:“尊重条约较以边境门关保护国家更为安全。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清军返回关门后,拆掉法军留下的柱子,另竖一个柱子答复法军:“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注:《中法战争》(3),第530页。)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报仇雪耻的决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