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郭沫若在“文革”中的劫难(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炎黄春秋》 穆欣 参加讨论

郭沫若心里非常清楚,他是依靠周恩来这棵“大树”的保护,才得闯过这场劫难;当时总理不顾自己处境的极端险恶,对他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使他铭心刻骨,没齿难忘。1976年1月8日,当周恩来逝世的噩耗传来时,郭沫若悲痛欲绝,病情骤然加重,以致双腿站不起来,在病床上写下饱含深情的悼诗:“盛德在民长不没,丰功垂世久弥恢,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还用颤抖的手在日记中写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寄托他的不尽哀思。1月15日他抱病参加了总理的追悼大会。他是坐着轮椅去的。该站起来致哀时,两人左右扶持都站不起来,他用尽力气,才挣扎着站起来,向最敬爱的战友致以最后的敬意(见王廷芳:《光辉的一生,深切的怀念》)。
    令人庆幸的是,郭沫若终于亲眼看到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彻底灭亡。得知彻底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时,郭沫若怀着无比欣喜的激情,写出国人争相传诵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欢呼党和人民的胜利。
    十年浩劫,郭沫若历经磨难,身心交瘁。他的病反复多次,一直未愈。1978年6月12日16时50分溘然长逝。6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大会由叶剑英主持,邓小平致《悼词》。《悼词》表达了党和人民的深切悼念,对郭沫若光辉的一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他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开拓者。他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扶持和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悼词》推倒了“四人帮”强加给郭沫若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涤荡了泼洒在他身上的污泥浊水,表彰“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这是对在那场空前浩劫中备受磨难的郭沫若的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