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中国抗日战争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并使日本在最终发动战争时兵力不足,不能全力以赴。这就为英、美、荷争取了备战时间,并减轻了日军对它们的打击。对于中国军民的这种伟大贡献,美国总统罗斯福是承认的。1941年5月27日,他在宣布美国全国处于无限期的非常状态时,强调指出:“希特勒征服世界的计划本来今天会已接近完成,如果不是由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英国,它的殖民地和各大自治领不仅为了维护不列颠岛的存在,也为了保卫近东和非洲,进行着英雄的抵抗。另一个是中国的壮丽的防御战,而我有理由相信它还会加强。”(63)7月,美国联合局第355号文件指出:“中国人继续积极作战,对于阻止日本向南方扩张陆海军行动,是大大值得欢迎的。”(64) 如前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很短的期间内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日本海军在连捷之后,侵略野心更加膨胀,企图东攻澳大利亚,切断澳大利亚与美国的交通线;西攻锡兰和印度洋,与德国在中东会师。那时,德国也正在盼望日本占领锡兰和马达加斯加。如果日本切断了英国经红海达到埃及的交通线,就将大大有利于隆美尔非洲军团的挺进,从而双方可在中东会合。日本陆军虽然也是野心勃勃,但不敢赞同海军的计划,因为陆军主力已经深深陷在中国大陆,再要拿出一支庞大的远征军东征西讨,是根本办不到的。对于中国在制止日本实现上述计划中的作用,罗斯福看得十分清楚。1942年春,他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掉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65)。 美国自已遭到日本的沉重打击后,深感有必要扩大援华规模,以牵制日本。1942年2月7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援华贷款五亿美元。罗斯福为此致电蒋介石, 电文写道:“此案之获得国会异常迅速和一致的通过以及全美国的热烈支持,足证我国政府与人民对于中国的衷诚敬佩。……中国军队对于残忍侵略者的英勇抵抗,唤起了美国人民和一切其他爱好自由的人民的最崇高的赞扬。中国武装与非武装人民在将近五年里实行坚决的抵抗以反对在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他们面对巨大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其他联合国家的战斗人员与人民全都受到激励。”(66)罗斯福这番话高度评价了中国抗战的国际贡献,说明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在当时盟国领袖之一的心目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后来的历史学家切不可把它当做一般的外交辞令。事实上,在美国当时的内部文件中,对于中国抗战的作用,也是相当肯定的。例如,参谋长联席会议所属联席情报委员会在1943年1月23日的一份备忘录中就列举了中国的主要军事贡献:从总数二百二十五万日军中,吸引了六十万人;迫使日本在印度支那和内蒙古驻扎了超乎行政需要之上的军队;为盟国提供了空军基地和关于日本军事行动的重要情报来源;由于以上各点,中国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在占领区的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报告还写道:“中国作为联合国一员在当前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士气和政治影响方面。中国的抵抗已经大大损害了并正在损害着日本的士气和威信。”(67) 中国坚持抗战,也有利于美国在西南太平洋的反攻。日本自1942年底在瓜达卡纳尔岛惨遭失败后,曾企图用加强汪伪政权统治的办法,“以华制华”,以便从中国大陆抽调军队,用于太平洋战场。1942年12月21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决定的处理中国问题的根本方针”。方针决定“加强国民政府(按指汪伪政府)的政治力量”,使它“广收人心,特别是为了完成战事,设法确实地实现增进必要的生产,普及官民对战争目的的教育,以及加强维持治安等各项工作,不遗余力地在战争方面与帝国彻底合作。”(68)这实际上就是要汪伪汉奸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加紧为日本帝国主义卖命。按照这一“对华新政策”,汪伪政府在日本主子的导演下,于1943年1月9日煞有介事地对英美宣战。同日,日本还假惺惺地同汪伪政权签订了所谓“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之协定”。1943年10月1日,日本又同汪精卫在南京签订了“同盟条约”。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笼络中国民心,掩盖汪伪政权的傀儡本质,让它以“独立”的身分去进行统治,从而便于日本把军队从中国调往太平洋战场。但是,中国人民是不会上当受骗的。黔驴技穷的日本帝国主义无论如何玩弄软硬兼施的伎俩,仍然不能从中国大陆拔出它的泥足。 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在谈判过程中,美国主张中国一定要包括在宣言的签字国之中。赫尔说:“在我看来,不能把中国从四国宣言中删去。我的政府认为,中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四大国之一进行战争。对中国来说,现在如果俄国、大不列颠和美国在宣言中把它抛到一边,那在太平洋地区很可能要造成最可怕的政治和军事反响。”(69) 在1943-1944年缅甸北部的反攻战中,中国军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首先进入胡康河谷。1944年3月底,中美联军攻占了孟关等地,重创日军。6月,中国军队占领孟拱。8月5日,收复密支那。前面已经说到,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也在1944年5月越过怒江,向日军发动了进攻。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芒友,中印公路旋即完全打通。滇缅边境和缅北的战斗异常激烈。中国士兵在极端困难的地形上,向据险死守的日军发动进攻,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美国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上校对国民党政府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7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