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5)
在实行“政治新体制”的同时,“经济新体制”也建立起来。建立“经济新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战时经济体制,在国家统一计划之下把全部的经济活动都纳入战争轨道。为此,在产业、金融等所有经济部门中建立了“统制会”。控制这些组织的是垄断资本家和军人。 以上事实说明,“近卫新体制”就是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划一”,甚至连全国国民的个人日常生活都纳入了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生活和战争之中。这是日本式法西斯体制最终确立起来的标志。 法西斯体制的确立为日本走上更大规模更疯狂的侵略战争道路扫除了障碍。在苏德战争爆发和日美开战迫在眉睫的形势下,1941年7月2日,日本政府在天皇出席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上,制定了《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纲要》决定:帝国“依然为处理支那事变而迈进”,同时“为确立自力生存和自卫的基础,向南方进出”,为此“不惜与英美作战”并在苏德战争向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时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34)这种疯狂的侵略野心需要更疯狂的军事独裁者,于是日本帝国主义就把东条英机抬了出来。他一上台就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这样,日本帝国主义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和整个太平洋地区拉开了战线。东条一人独揽首相、陆相、内相、文相、商工相、参谋总长等要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极端血腥恐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使日本法西斯专政达到了顶点。但是日本法西斯终究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有力打击下,1945年8月,疯狂一时的日本法西斯终于伴随着它在军事上的失败而彻底灭亡了。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是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日本人民是承认这个历史事实的。少数人妄图抹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美化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但是,客观历史是最有力的公证人,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注释: ①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上报告。 ②纐缬厚:《总体战体制研究》附录资料及第二章,三一书房,1981年版。 ③④安部博纯:《日本法西斯主义研究序说》第186、192页,未来社,1975年版。 ⑤(13)田中惣五郎:《日本法西斯主义史》第52、38页,河出书房,1960年版。 ⑥以上参见筒井清忠:《陆军中坚幕僚的思想》第81-89页,《历史与人物》中央公论社,1984年版。 ⑦福本雄一:《人物昭和史》3第53页,筑麻书房,1978年版。 ⑧关宽治等:《满洲事变》,中译本第12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⑨秦郁彦:《军法西斯主义运动史》第21页,原书房,1980年版。 ⑩(11)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Ⅳ第248、198-199页,南窓社,1982版。 (12)古屋哲夫:《日本法西斯主义论》第94页,《日本历史》第20卷,岩波书店,1981年版。 (14)(20)中野雅夫:《满洲事变与十月事件》第35、227-229页,讲谈社,1973年版。 (15)具体内容参见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别卷资料编,第86-99页。 (16)(17)桥本欣五郎:《昭和历史的源泉》,引自《满洲事变与十月事件》的附录,第242、243页。 (18)(21)(22)江口圭一:《昭和历史》4第32~33、75、261-262页, 小学馆,1982年版。 (19)冈田章雄等:《日本历史》第12卷第188-189页,读卖新闻社,1963年版。 (23)(24)《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第134、19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5)《桥本回忆录》,引自《日本历史》20第145页,岩波书店,1981年版。 (26)臼井胜美:《日中战争》第36-38页,中公新书,1977年版。 (27)藤原彰:《昭和历史》5第78页,小学馆,1982年版。 (28)江口圭一:《日中战争的全面化》《日本历史》20第149页,岩波书店,1981年版。 (29)风见章:《近卫内阁》引自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第620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0)角家文雄:《昭和时代》十五年战争资料集第133页,学阳书房,1979年版。 (31)伊藤隆:《十五年战争》第203页,小学馆,1976年版。 (32)藤木邦彦、井上光贞:《日本史--史料演习》第390~393页,东大出版会,1956年版。 (33)(34)冈义武:《近卫文麿》第131、161页,岩波书店,1972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