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2)
为什么说“暴力万能”是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呢?为什么是必然要导致历史唯心主义和权力意志论呢?对于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到底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呢?为了在理论上拨乱反正,为了打破过去苏联的那一套用各国革命史来代替世界通史的老框框,有必要重新认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暴力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④把暴力比之为历史发展的助产婆,这个比喻很形象,而且寓意深刻,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这句话至少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新社会孕育于旧社会的母体之中;二、暴力对于新社会的诞生只起催生助产的作用。它可以缩短新社会诞生的时间,但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根本没有孕育有新社会的婴儿,那么,不管多么高明的助产婆,也不管她有多大的力量,也不可能催生出一个新社会来。这个形象的比喻,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暴力革命论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暴力革命论的界限;划分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论同杜林的暴力论的界限。社会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新的社会经济因素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起作用的产物,不是单纯的暴力的产物。如果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没有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并趋于成熟,单纯的革命暴力只能引起改朝换代,政权更替,而不能造成真正的社会革命。历史表明,单纯的农民起义,不论它的规模如何巨大,对旧的封建政权的打击如何沉重,也不可能打出一个新的生产方式来。马克思主义的暴力论的根据、原动力必须到经济力即社会生产力之中去寻找,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离开了这个基本观点来估价革命暴力,就要滑向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 为了具体地分析暴力的历史作用,我们不妨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历史为例,略加说明。 一、历史上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发生在新生的资本主义因素在旧社会中相当发展之后,革命暴力只是在社会经济前提基本成熟的条件下起作用。而且新的经济条件成熟的程度,归根到底决定了革命暴力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旧阶级打击到什么程度,以及新阶级所建立的新国家机器和各种制度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到什么程度。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比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成熟得多,从而也决定了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比英国革命要彻底得多,激进得多。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社会经济条件的落后性,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相当薄弱。这个革命虽然打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烙印,但革命很不彻底,革命之后长期不能走上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道路。特别是海地,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爆发了震撼西半球的奴隶革命,打碎了奴隶制度的枷锁,但是在种植园奴隶制的废墟上却长期不能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海地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远远落后于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这有力地说明了暴力是一种经济力,只能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发挥它的威力和作用。 又比如,西班牙帝国的兴衰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十六世纪时,西班牙在地球上建立了第一个地跨欧、美、亚三大洲的世界大帝国。再没有比美洲殖民地的征服更能说明暴力在历史上的赫赫成就的了。从美洲输入的大量金银,使西班牙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暴发户。但是西班牙的富强不过是虚有其表,它的帝国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西班牙迅速衰落的致命伤就在于,它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与它的世界帝国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它从美洲用暴力掠夺来的源源不断的金银并没有停留在西班牙转化为资本,而是变成黄金的漏斗,流入西欧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靠殖民地掠夺而致富兴国的并不是西班牙,而是荷兰,特别是英国。英国殖民帝国的雄厚基础并不在于它的政治暴力,而在于它的新生的商业资本主义实力,特别是后来兴起的工业资本主义实力。这是英国打败了它的所有欧洲对手而称霸世界的秘密之所在。历史表明:仅仅凭借政治暴力不仅不能长久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甚至也不能使用暴力掠夺来的财富长久地维持帝国的繁荣。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暴力加速历史的发展,主要在于用疾风暴雨的方式打碎封建旧基础,清除封建旧垃圾,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扫清道路。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解决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问题。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建立,不是靠暴力剥夺的方式,也不是在短暂的急风暴雨年代中完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圈地运动、海盗掠夺与海盗贸易对资本原始积累起过重要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也剥夺过附逆的反革命财产,但靠暴力剥夺方式获得的这些财富的数量是很有限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自然要运用政权的力量来加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绝不能对经济规律任意发号施令。在这方面,近代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十八世纪时,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至少和英国不相上下,甚至还可能超过英国。法国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许多优越条件:它的幅员广大,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良港天成,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它的人口和面积在十八世纪时大约比英国大三倍;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彻底;在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在欧洲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掌握并发展了举世无匹的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军事暴力手段。但是,拿破仑法国尽管拥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它在同英国争夺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的斗争中最后都遭到了失败。导致拿破仑帝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恐怕是拿破仑的没完没了的战争政策,不自量力的大陆封锁政策,无限强化的个人军事专制,这些因素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消极的抑制作用,到最后甚至起破坏作用。英国虽然在幅员和人口方面都远远赶不上法国,政治革命也较保守,但它进行了最深刻的社会革命,特别是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英国的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刻的资本主义改造,使英国工业生产最早转到大机器生产基础上,使英国工业品跃居世界的垄断地位。这是英法两国争霸斗争中英国最后获胜的决定性力量。英法争霸的结局,归根到底表明了蒸汽机对拿破仑的权力意志的胜利。 三、资产阶级除了在夺取政权时集中施用强大的暴力外,在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基本建立并稳定之后,一般不需要无限强化国家机器。资产阶级掌权后建立的国家,当然是资产阶级专政。所谓资产阶级专政,作为一种国体来说,是指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属于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由资产阶级所统治,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但一般却往往误解资产阶级专政必定采取资产阶级的血腥军事专制的形式。事实上一般正常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典型的纯粹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和美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没有军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没有官僚制度。因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是财富权势的统治,这种财富权势的增长不是靠强化国家机器的暴力的一面所可能达到的,相反,国家政权的强力干预不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前面所提到的拿破仑的个人军事专制就是一例。只有民主共和制的形式是有利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的政治外壳。由此可见,“四人帮”所宣扬的暴力决定一切、政权决定一切的谬论,是完全不符合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实际的,是纯粹为他们建立自己的封建法西斯统治制造反革命舆论准备,其实际后果是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