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收其精兵”(3)
方法就是“吐故纳新”。即针对原来禁军“老少相杂,强懦不分”的实际,首先汰除老弱,进而以各地选调至京的“骁勇”补其阙额。如此简单的方法,人们以前为什么就是没想到呢?原来,募兵制下的士兵,大都是因丧失田园家产而不得不把应募入伍作为求生之路的人。他们已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活的希望与军籍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其戎马半生,老弱残疾,即“至于衰老无所归”时,更是要力保军籍以求活路,这是募兵制下特有的“军旅之情”②。如果忽略这种“军旅之情”,必然会引起军心不稳,甚至造成“人言汹汹”的哗变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裁减淘汰工作事实上是无法进的。以英武果敢著称的周世宗,曾多次慨叹道:“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则降,其所以失国多由此。”因而决心精兵简员,“斥去”羸老。(《文献通考》卷152《兵四》)结果怎样呢?他只是在禁军中选拔骁勇,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即殿前司诸班,而原来那些老弱残疾者仍留在禁军中,以至于宋太祖上台后仍然是“卫士几十万,可用者极少。” 看来是要转换一下决策思路了,既然将老弱残疾者汰除出军队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那么,是否可以设想在保留其军籍的前提下进行汰除呢?老弱残疾者披甲上阵固然不行,但是否可以将其单独编为一军,用于其他方面的劳作,如修河、铺路、土木营作等呢?这样既可保证老弱士兵有一条基本的生存之路,又可以节省国家在劳作方面的财费支出。 宋太祖可能很早就萌生了上述思路。建隆元年,即其刚刚即位不久,就曾试验着将这一思路付诸行动: “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者升为上军,老弱怯懦者置剩圆(员)以处之。”(《文献通考》卷152《兵四》) 这一措施并没有在禁军中引起大的波动,故从建隆二年起,遂开始在禁军中正式设置“剩员”(《长编》卷2《建隆二年五月甲戌》)。剩员仍保留军籍,但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军人。第一,他们“不任征战”即不再参加军事训练和战斗,有军人之名而无军人之实;第二,因为他们不再冲锋陷阵,故其“兵”饷的领取只是一般士兵人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第三,“剩员”的任务是“给官府宫观、园苑、寺庙、仓廪之役”(《文献通老》卷152《兵四》),相当于国家雇佣的劳工。有了这批人,国家原来用于各种劳役中的劳工则大大减少,这一方面的财费支出亦相应减少。这样,在宋代兵制中就出现了“国有武备之兵,又有力役之兵”的特殊现象。这支“力役之兵”的出现,既为老弱残疾士兵提供了一条可以勉强为生的活路,顾及到了募兵制下的“军旅之情”,同时又从几个方面节省了经费,故南宋著名军事史家陈傅良曰:“剩员之置,不但以仁羸卒,亦以省冗费也。”(《文献通考》卷152《兵考四》) “剩员”的设置,为宋初大规模地汰淘禁军创造了条件。故宋初正规禁军的数量由原来的“数十万”很快下降至“十二万”③,实现了“汰兵使极少,治军使极严”(《水心别集》卷11《兵总论二》)的目的。同时,中央的养兵费用和劳役支费均大大下降④,中央财政已由周世宗时期的“京师仓廪稍实”转为“馈兵军常足”、“沛然有余”(《蔡忠惠公文集》卷18,《乐全集》卷24) 这样,影响收编地方精兵的一个最大障碍--中央财力不足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当然,建隆、乾德年间,随着“制其钱谷”,即对地方财政的控制,中央财政从收入方面看也大为改观,这也同样有助于对地方精兵的收编(“三大纲领”中,“稍夺其权,制其钱谷”之后,才是“收其精兵”,这不仅是一个表述的先后,实际上也意味着执行时的孰先孰后。虽然“收其精兵”,对赵宋统治的安危来说最为急迫,但是,若无充足的财力,“收其精兵”是根本不可能实行的。这也是为什么“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工作均在建隆、乾德年间全面推开,而第一道收编地方精兵的命令却要缓至乾德三年九月公布)。不过,从宋初,尤其是太祖在位十六年的情况看,中央财力之所以能够达到“馈兵军常足”的程度,主要还不是因为中央财政收入大增,而是因为“置剩员…省冗费”之类的精简政策所致⑤。 “剩员”的设置,可以说是进退维谷中产生的一个变通之法。因为不对“累朝相积”的“数十万”禁军进行一番大汰淘,中央就根本没有余力大量选调地方精兵入京。可由于募兵制所决定的“军旅之情”,又使汰淘老弱的措施行不通。正是在这一个历代政治家,包括周世宗这样的杰出政治家均感两难,无从下手的问题上,宋太祖却找出了一条带有某种妥协性质的出路。关于在中央禁军中设置“剩员”与收编地方精兵的关系,以马端临《文献通考》交待得较清晰: “宋太祖皇帝建隆初,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部兵,练(拣)其骁勇者为上军;老弱者为刺(剩)员。又诏:诸州长吏选所部兵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卷157《兵考七》) 也就是说,宋太祖是先于建隆初(建隆元年)在中央禁军中设置“剩员”,使禁军出现大量“阙额”,然后(“又诏”)才是四年之后即乾德年间选调地方精兵入京,“以补禁旅之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两步到位的方案。 选调地方精兵入京,要克服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是地方藩镇对选调的阻挠和不合作:隐瞒强壮骁勇士兵的数量,是其主要手段;二是中央政府要克服自身“养兵之费”紧张的局面,否则不可能容纳过多的地方精兵;三是克服地方士兵恋乡惮行的情绪(如《宋史》卷304《范正辞传》:“料州兵送京师,兵怀土惮行,有以刃伤其足者。”)。如果说上节所述的两步到位的方案,巧妙地化解了各地藩镇对“收其精兵”的阻挠的话;那么,本节所述的这一个两步到位的方案,则又有效地解决了后两个障碍:剩员的设置,从几个方面节省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于是周世宗时期“京师仓廪稍实,得以聚精兵为强干之术”的状况,进一步好转为: “太祖太宗以雄略英武,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兵于京师。时天下山泽之利悉入于官,帑庾充牣,得以赡给。”(《文献通考》卷152《兵考四》) 正是由于“帑庾充牣”,中央政府才有能力“尽收兵于京师。”同样,也是由于“帑庾充牣”,中央政府才有能力用“厚其赏赐”的方法,化解各地士兵的“恋乡惮行”的情绪,顺利地将他们选调入京。范仲淹的《答仁宗手诏条陈十事》就约略点出这后一方面的关联: “自唐之末,兵伍皆市井之徒,无礼义之教,无忠信之心,骄蹇凶逆,至于丧亡。我祖宗以来,罢诸侯权,聚兵京师,衣粮赏赐充足。”(《宋文鉴》卷43)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