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生产资本的国际化(3)
还有一个明显的动向是在经济上最强大、最发达的美国,自从六十年代以来,日益成为国际垄断资本重要的投资场所,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国的资本纷纷涌入美国。六十年代在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将近一倍,七十年代则增长了三倍。西德的主要康采恩都在美国有投资,有700家左右的公司在美国该有分公司。 英国对外投资的对象中美国居首位,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日本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总量虽然尚不算大,但其增长速度比西欧国家还快。据《经济学家》杂志报导,当前,美国已不仅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也是世界上输入资本最多的国家。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对所谓前“白人自治领”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共和国和新西兰)的直接投资有进一步增长趋势。这些国家有可能成为八十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之一。 战后以来,国际垄断组织对外投资总额中,在发达国家的投资逐步增长,到目前为止,约占五分之四左右,亦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业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目标,发达国家间的资本相互渗透,是战后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趋势。 (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原料和能源危机加剧,加上生态危机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的方向,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步伐再度加快,因而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在国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有重新增长苗头。如美国在1976年以前,对发达国家投资增长一直比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增长快,从1977年开始,则又倒了过来,1977年、1978年、1979年三年,美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18.6%、17.1%和18.4%,同期在发达国家投资的增长率只有6.9%,11.3%、14.5%。西德、日本等国家也正将一部份注意力转向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国际垄断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重新感起兴趣来,这完全是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的。首先是为高度发展的工业取得充裕、廉价的燃料、原料,他们以大量投资参加世界范围内对原料、燃料新来源的开发;其次,为保护本国环境,把一部份污染严重的工厂设在发展中国家,这样可以逃避本国政府防污染立法的监督,减少处置三废的投资,以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利润。此外,把劳动密集部门迁往发展中国家,则可利用那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首先被选择在那些所谓“新兴工业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和远东地区。如香港、南朝鲜、我国台湾省等,还有巴西、阿根廷等也是国际垄断组织增加投资的对象。近年来,发达国家把对外投资的注意力重新指向某些发展中国家乃是一项新战略。其着眼点是:或资源比较丰富,或市场容量比较大,或有大量熟练劳动力,或地理位置比较有利等,至于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则是因为那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及金融条件,又有既相当熟练而又廉价的劳动力。在那里投资可兼得在发达国家及在落后国家投资的利益,因此,当前部分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已形成一种新趋势,这一趋势必将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过程继续向前跨进一步。 (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向国外投资,包括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集团开始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资源富饶的国家,其中大都是石油输出国,其中有垄断企业拥有巨额出口盈余,因而有能力到国外建立子公司,以便把产销过程统管起来。第二类是劳力丰富、正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由于自然资源有限和国内市场过于狭小,要发展本国经济,只有组织技术密集型公司或者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到别国去谋求出路。第三类是市场广阔、正在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一旦在本国市场取得成就,便迅速向跨国公司发展。据牛津大学经济学家拉尔的估计,目前已有大约三十至五十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香港在海外的投资额居首位,其次是巴西,第三位是新加坡。此外,还有南朝鲜、台湾、阿根廷、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在国外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加。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印度的对外投资偏重于制造业,巴西集中于石油探测、建筑和农业。 从1974年起,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国家,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朗、利比亚和科威特,均开始在国外进行投资。石油销售和不动产占它们直接投资的大部份。此外,还出现了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在新近工业化的国家中建立基地的多国公司。1980年《幸福》杂志发表的美国以外500家最大公司的名单中,有33 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比1975年的数字增加了一倍。一些新建工业化国家,也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与当地合伙人协同组建开办一些生产工业设备、纺织品或电子产品等的公司。 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种状况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生产资本国际化的普遍与深入发展。 四、生产资本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资本国际化,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国际化的要求,也是生产国际化的资本主义形式。同时,资本国际流动的加强,又反过来推进了国际分工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国际化。这种相互促进的运动,是推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生产的规模及组织能够比较方便地越出一国领土的限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分设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分支公司,把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国际分工结合起来,能够方便地建立起地区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一体化生产网,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国际专业化和国际协作的发展,并使科学技术成就在国际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与频繁,也加强了劳动力和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