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三世上台后,有产阶级对国有土地的盗窃达到空前程度(马克思语),于是对外移民也迅速高涨。1720到1775年,五十余年间,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口从30万急剧增加到250万(12),其中除50万黑人外,绝大多数都是英国移民,只有少数来自欧洲别的国家。白人移民中英国人占四分之三。英国内人口1720年为556万,1770年为742万(13),五十年增长186万,而外移人口达百余万。就是说,输出人口占到同时期国内人口增长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人口迅速增长,1780年是795万,1851年达到1,792万(14)。英国工商业虽也有所发展。但仍跟不上圈地对农民的排斥速度,英国各地充斥失去土地而找不到职业的农民。这种局面促使英国加快了移民步伐。 为了适应扩大移民的要求,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又开辟了澳大利亚殖民地;1787年起,开始将各类罪犯输往该地。十九世纪初,大批大批的无地农民被政府运去发展牧羊业。维多利亚发现金矿后,澳大利亚的英国移民剧增,很快超过100万(15)。这期间英国迁往加拿大的人数最多,十九世纪初新斯舍科只有6.5万人,1830年接近20万。上加拿大十九世纪初人数不到7万,五十年代达到100万。据统计1847-1852年上半年,是对外移民的颠峰期,五年半时间外移人口1,618,376人(17),年均移民30万,为国内年净增人口的二点五倍。这些人多是脱离土地不久、没有稳定工作的农民。 总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近百年间英国人口增长数每年平均为10万,而输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人数每年不下3万多, 约为国内人口增长的三分之一。若从十七世纪初算起,二百多年间,把已知数加在一起,总数在500万以上。对外移民,成为英国统治阶级战胜农民阶级的一个有力武器(马克思语),成为英国历史上一个特有的人口平衡调节器,成为促使圈地消灭农民的一个特殊条件。 圈地运动是英国农村中曾长期进行的一种暴力行为。这种暴力,在一个时期内曾引起种种恶果,理应受到指责;后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结合起来,则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方向,消灭农民阶级为资本主义提供劳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则是历史进步。过去有一种意见,只看到驱逐农民的暴力方面而加以斥责,是片面的。消灭农民阶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需。资本主义的消灭农民阶级自然带着血与火,这是历史的局限。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条件,农民才能通过自愿合作的途径,得到真正解放,在解放中消灭小私有的农民阶级,但这是不能苛求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 注释: ①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资本主义时期》,莫斯科1961年版,第27页。 ②琼图洛夫:《外国经济史》(中译本),上海1962年版,第220页。 ③施脱克马尔:《十六世纪英国史》(中译本),上海1959年版,第53页。 ④李波史:《英国经济史》第一卷,伦敦1947年版。 ⑤崛经夫:《英国社会经济史》(中译本),上海1936年版,第131页。 ⑥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中译本),北京1974年版,第656页。 ⑦米切尔:《英国史统计摘要》,剑桥1962年版,第60页。 ⑧⑨克拉潘前引书,第152、554、557页。 ⑩转引自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中译本),北京1959年版,第80页。 (11)樊亢等著《外国经济史》,第67页。 (12)《美国百科全书》1956年版,第27卷第330页。 (13)(14)崛搭夫前引书,第140页。 (15)托卡列夫:《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中译本),北京1980年版,第56页。 (16)格莱兹布鲁克:《加拿大简史》(中译本),济南1972年版,第27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第61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