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49年6月15日,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讲到新中国与外国建交的原则时说:“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17〕这里表面看来没有将任何一国排除在外,但通观全文,便可明白他实际上认为美国不符合新中国与之建交的条件。毛泽东在同篇文章中提醒人们说:“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他们还会要勾结在一起,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反对中国人民。”他列举了“封锁中国的海港”、“派出一部分兵力侵扰中国的边境”等可能性〔18〕。总之一句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仍不忘反对新生的中国及中国革命,根本不会对新中国采取真正友好的态度,自然不符合新中国与之建交的条件。 对比一下4月28日毛泽东的电报和6月15日毛泽东的讲话,可以发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新中国与美英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上又有了一定变化。4 月28日的电报说:“如果美国及英国能断绝和国民党的关系,我们可考虑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而6月15 日的讲话则要求不仅要断绝和国民党的关系,而且要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而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看来,美国根本不符合这一条件。这反映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与美国建交问题的考虑上又有了微妙的变化,又朝着1949年初确定的不急于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方向摇摆过去。这种微妙的变化和摇摆自然是由于黄华和司徒雷登在5月中旬和6月初进行的两次外交接触和试探的结果所致。因为事实上无论美国方面还是中国共产党,通过黄华和司徒雷登进行的会谈都是属于外交试探和摸情况性质,却要根据从双方会谈中了解的情况再行确定或修改、调整自己的政策。双方谁也无意一定要改善中美关系,或说是有一种确定的实现中美建交的外交政策。双方在思想上都深为反共或反帝意识形态所影响,对对方充满戒心、疑虑乃至敌意。双方都期望对方主动为改善中美关系而做出让步,而其中任何一方都谨小慎微,不愿做出这种让步,所以黄华和司徒雷登两次会谈都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果。美国一方既没有承诺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也没有表示要承认新中国。黄华和司徒雷登的会谈表明这种外交接触和试探对改善中美关系并没有多大价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自然感到失望,于是又倾向于年初确定的不急于和美英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如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一方,本来就缺少与美国进行外交接触和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主动性,不过是被动地因应而已。尽管后来中共中央表示欢迎司徒雷登到北平一行,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此已不抱多大希望了,对于改善中美关系以致互相给予外交承认也没有多大兴趣了。因此在黄华和司徒雷登会谈期间,一方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表示欢迎司徒雷登的北平之行,另一方面,在司徒雷登尚未接到美国国务院指示他不要赴北平前,毛泽东又在6月30日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该文严词攻击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公开宣布对苏一边倒。毛泽东明知这样做会对中美之间的外交接触和试探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使与美国改善关系以致建交更加困难,但他还是在此时发表了如此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文章,说明毛泽东已没有多大兴趣和美国改善关系以致建交了。即使邀请司徒雷登赴北平一行,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心目中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正如资中筠所言:“关于司徒赴北平事,在中国共产党方面,认为同意他以私人身份来解放了的北平看看,没有什么坏处,估计他如到北平,领导人也会见他,表明中国方面的政策,敦促美国停止扶蒋反共,如此而已。”〔19〕 黄华和司徒雷登外交接触和会谈无积极成果可言已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和美国建交问题上不再抱多大希望和兴趣了,而1949年7 月刘少奇秘密访苏后带回的斯大林对这一问题的意见则更促成了中共中央在这一问题上退回到年初确定的不急于和美国建交的政策上来。根据胡乔木的回忆,“刘少奇访苏期间,斯大林估计到列强很快就会承认新中国。他建议,中共中央不必急于求得帝国主义国家承认。他说你们有很好的法宝,就是帝国主义要和你们做买卖,你们可能从帝国主义方面获得很多让步,你们可以先和他们做好买卖,再谈承认问题。”〔20〕斯大林的上述意见,最后促成了中国共产党再次回到原先确定的不急于求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承认,也不承认其在中国的合法地位的政策上来。 1949年8月, 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中国共产党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严厉的批判和抨击。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明确指出:对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唯一的办法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揭露帝国主义,‘刺激’他们,把他们打倒”, 只有在和美帝国主义作了长期斗争之后, “才有希望在平等和互利的条件下和外国帝国主义国家打交道”〔21〕。才有可能解决承认和建交的问题。 从此以后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对美政策一直定格在不急于承认,也不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上。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一次和外宾的谈话中说:“美国愈晚承认愈好,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清理内部,它要是在我们这里有使馆,它就要在我们内部搞各种破坏活动,这是我们实际的政策。”〔22〕毛泽东在另一场合又说:“我们天天说要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交,包括美国在内,但是我们不讲时间。中国人办事,就是不讲时间的。有些人讥笑我们,说中国人总是慢慢来,我们恰好就是这一条。”〔23〕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政策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它确也无助于建立正常的中美关系。 注释: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10月出版,第17~18页。 〔2〕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1月6日。 〔3〕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1949年1月8日。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10月出版,第45页。 〔5〕《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80~81页。 〔6〕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1949年3月13日。 〔7〕《人民日报》1949年4月4日。 〔8〕《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323页。 〔9〕〔1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第78、233页。 〔11〕〔12〕《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 第323页。 〔13〕〔14〕《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83、87页。 〔15〕《美国外交文件集》1949年第8卷,第769页。 〔16〕《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06页。 〔17〕〔18〕《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91、89~90页。 〔19〕资中筠著:《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 重庆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263页。 〔20〕《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第550页。 〔2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87页。 〔22〕〔23〕《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87、27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