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北伐初期广东地区的劳动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应对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 裴京汉 参加讨论

一、序言
    诚如有学者已指出的,蒋介石和苏联顾问之间围绕北伐开始时间产生的纠纷,是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的重要背景之一。[1](p.216)[2](p.112)[3]苏联顾问和中共中央反对过早进行北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他们对1925年仓促创建的国民革命军和正在兴起的广东地区的民众运动尚不能成为革命基地的有力支持的判断。[1](p.246)[4](p.332)苏联顾问和中共认为,此阶段的当务之急是促进民众运动和在国民革命军内部加强政治工作,过早进行北伐只会丧失自己的革命基地。苏联顾问和中共对1926年初即主张进行北伐的蒋介石的异议,最终使双方发展成为尖锐的对立关系,并成为中山舰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蒋介石北伐优先的军事路线和中共民众运动优先的路线之间出现了尖锐的对立。
    在中山舰事件后一系列的政治重组过程中,军事路线(北伐)占了上风,1926年6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了出师北伐的决议,并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正式开始了北伐。在此阶段,苏联顾问和中共虽然默认了北伐,但他们仍然把积极发展民众运动和反对军部(蒋介石)独断作为当时的重要任务。[5][6]尽管如此,因为国民党和蒋介石并未完全否认民众运动的重要性,所以很难体认军事路线和民众运动路线之间的明显差异,北伐开始以后双方之间的对立一直隐藏在内部。
    在这种对立中,以蒋介石为首的主张军事路线的军部方面对民众运动的立场具体表现为:比起强调民众运动的自律性来,更强调其对革命(军事路线)的从属性。[7](pp.13-15)当然,这种立场随着北伐的进展和各个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北伐军未进入的由军阀统治的地区,为了创造革命氛围,他们也主张积极宣传国民革命并积极发动民众运动。但是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地区,即北伐的后方,他们则主张比民众运动更重要的是后方秩序的安定,故而强调民众运动的从属性。
    考察北伐后方的民众运动,至少可以找到反映民众运动在单方面强调军事路线的背景下如何以从属的或者扭曲的形式出现的例证。同时,探讨在北伐后方强调对民众运动的统制和其从属性的情况下,在北伐(军事路线)成功,军部(蒋介石)继续掌握政治主导权后,他们将对民众运动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民众运动本身又将会以什么样的形态表现,也是很有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欲说明在1926年7月北伐出师以后,至12月国民政府迁移到武汉这一段时期,在北伐的后方,即中共方面强调的作为民众运动基地的广东地区的民众运动,尤其是其中的劳动运动的实象,同时揭示广东国民政府对劳动运动的应对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是如何与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军部的军事优先路线相联系等问题。(注:禤倩红、卢权对北伐出师后广东地区的劳动运动有先驱研究(禤倩红、卢权:《北伐出师后的广东工人运动》,《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但是该文的视点在于反抗右派政权(广东政府)和右派工会对劳动运动的打击等工人的斗争上,并没有把焦点放在军事(北伐)路线和民众运动路线的对立以及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对此之应对等问题上。)因为广东地区的重要政治人物此时正被北伐所动员而北上,所以在说明国民革命运动全局性的政治活动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广东地区有代表性不够的问题。但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重心在迁移到武汉以前,广东还是主要的革命基地,此后登场的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在成为掌握实权的政府后所表现出的结构性特征,很大程度上承绪于广东政府。武汉国民政府的政治状况和宁汉对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期的政治活动,也可以说与广东政府同出一辙。所以,考察广东地区的劳动运动以及国民政府、蒋介石和国民革命军对劳动运动的应对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广东总工会与工人代表会的对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夕广州地区的工会组织主要有:创建于1921年的由马超俊、黄焕廷等国民党人领导的广东机器工人维持会,创建于1921年3月的由陈炳生、苏兆征、林伟民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华海员工会联合会,由谢英伯主导的提倡三民主义原理的互助社,在共产党直接影响下、由冯菊坡组建的广东工人联合会。这些组织到1922年10月统一为广东省总工会。但是到1923年末,出身于广东油业工会的曾西盛新当选为总工会理事长,他和在此之前一直掌握总工会主导权的黄焕廷势力发生了分歧,黄焕廷的势力另组广东总工会,与广东省总工会相对立。(注:有关此时广东地区劳动运动组织的状况,参见中国劳工运动史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该会自印,台北,1966年,第二编、第三编相关章节;罗炫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廖仲恺的劳动政策》,闵斗基编:《中国国民革命指导者的思想和行动》,汉城知识产业社1988年版,第137-143页。)
    国民党一大以后新组建的国民政府,试图在确保国民党势力的前提下,实现工会组织的统合,因而于1924年5月成立了广州市工人代表会(工代会)。但主导工代会的是国民政府工人部长廖仲恺和副主任冯菊坡,他们以共产党支持的曾西盛的广东省总工会组织为支柱。共产党通过工人代表会扩大影响的努力,招致了右派的不满,分裂已不可避免。1924年8月,黄焕廷主导改组了广东机器工会,并创建了中国劳动救国会。此后,国共或者说左右派工会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开始全面显露出来。[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