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抗日战争研究》 田苏苏 参加讨论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在其占领地普遍实施了对妇女进行性奴役的慰安妇政策。华北是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最频繁,广大妇女所受迫害最为深重的地区之一。华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因为华北地处日本侵华战争前沿地带战事频繁的特殊原因,特别是在条件艰苦的广大农村地区,慰安所和慰安妇都面临着更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相对其他地区更具典型性。近年来笔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并进行了部分实地调查,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一日军在华北地区慰安所的分布
    日军在华北设立军队慰安所是随着其侵略步伐的加快逐渐实施的。根据笔者掌握的现有资料,日军华北地区最早的慰安所,是1933年3月在热河平泉县设立的日本、朝鲜人慰安所。据1933年4月日军混成十四旅团司令部的《卫生业务旬报》,在4月16日对平泉妓院实施的卫生检查,计有朝鲜妇艺妓2人,酌妇33名,日本艺妓1人,酌妇2人,总计38人;4月23日第二次卫生检查,日本艺妓2人,酌妇5人,朝鲜艺妓3人,酌妇34人,总计44人。(注:《混成第十四旅团司令部卫生业务旬报》,见《台日官方档案慰安妇史料汇编》,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2001年10月版,第331页。)
    七七事变后,日军很快全面占领华北。日军在武力进攻的同时,开始在各地建立军队慰安设施,并在军队内有计划、按比例地配备慰安妇。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向所属的华北日军各部发出了迅速设置慰安设施的通知,称:“根据各种情报显示,激起如此的反日意识的原因,是由于日本军人在各地的强奸事件已全面的传播开来,而酿成令人料想不到的严重的反日情节……如上所言,除了严厉管制军人个人行为以外,另一方面要尽速设置慰安设施,以根绝因为未有是项设施而有非故意犯禁者之情事发生,此为当前之急务。”(注:《有关军人军队对居民行为注意事项通知》,见《台日官方档案慰安妇史料汇编》,第74页。)在军方统一组织下,日军在华北各地开设了大量的慰安所,从日军控制的大中城市,到偏僻的农村,几乎有日军驻扎的地方,就有慰安所的设置。
    七七事变后不久,北平即出现了为日军服务的“皇军俱乐部”。(注:《沦陷后的北平》,《申报》1939年4月15日。)作为华北口岸的塘沽也很快出现了慰安所。1937年12月天津总领事馆出张所警察署称:“本所处理件数最多者是有关特种营业事项,于本年底料理店营业者有内地人5名、朝鲜人54名,由于本地是通往华北的关卡,因此国人往来频繁,加上由于本事变爆发,移防的皇军部队多来光顾,以致这种营业极为兴盛。”(注:《塘沽特种营业及特种妇女之管理情形》,见《台日官方档案慰安妇史料汇编》,第180页。)日军在天津城内设立的第一个慰安所叫作“军人俱乐部”,设在槐阴里1号。
    在河北省府保定,日军第一一○师团控制区也设有各种慰安所,慰安妇按国籍分开。这些慰安所由野战医院进行管理。驻扎在易县的日军第十四师团第七十九大队,利用中国的民居改造成慰安所,接来4名朝鲜慰安妇。该大队还委托在易县活动的日本人开设一家慰安所,由日侨经营,并全部用中国慰安妇。张家口、唐山、石家庄等都在日军进驻之初即设置了慰安所。
    日军在山东省府济南的慰安所不下几十所,纬六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有名的“花街”。另据日犯交代,仅在1942年4月到1945年3月,经由日军第五十九师团高级副官广濑三郎(注:广濑三郎,日军战俘。1928年4月作为步兵第三大队副官侵入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历任日本驻北京公使馆护卫队附、步兵第六十八联队第五中队长、五十九师团高级副官等职。1945年3月调任关东军第三军高级副官至同年8月15日被捕。)在新泰、泰安、临清、吐丝口镇、莱芜、济南、张店、博山、周村、德县、东河等地,指示各大队设置的慰安所即有127所。(注:《广濑三郎办慰安所的罪行》,原件藏中央档案馆,卷号119-2-988。)
    在河南、山西等省,日军也都设立了大量的慰安所。在驻扎河南的主力部队第三师团第五独立旅团,其部队的尾部都有一支慰安妇的队伍。如果缺少慰安妇,日军便纠集当地的汉奸,掳掠中国女子,在各个城市均设立供日本人和军队使用的妓院,如安阳一个小小的县城内,仅前街一条路上就有妓院100多家。(注: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编:《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1985年版,第322页。)日军占领山西后很快建立了慰安所,即使在偏僻的农村,日军也到处设立了“慰安窑”、“慰安房”等设施。(注:《焦点》双周刊,1995年9月15日。)
    在地处偏远地区的内蒙古,从1940年起,日军在铁路沿线地区设立了若干个慰安所。在慰安所里为日军“服务”的基本都是掳掠来的中国妇女。“当时日本的大部队都带着慰安妇一起行动,慰安妇们的粮食也是由部队供给的”。(注:日朝协会琦玉县联合会编:《随军慰安妇--日本旧军人の证言》。管宁译,引自何吉:《日军强逼中国妇女为慰安妇资料摘编》,《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