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从召见臣工看道光帝、咸丰帝的理政和性格(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汉论坛》 冯尔康 参加讨论

召见的时间,都是在上午早些时候。段光清记录他的召见,每次都是在黎明进宫,等候面君。张集馨对召见的钟点笔录有时严谨一些。道光二十九年的召见,都是五更到宫门等候。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辰刻(七时-九时)在大内养心殿召见,十三日也是辰刻在圆明园勤政殿会面;十五日丑正(二时)张集馨进圆明园等候,辰初(七时)见咸丰帝骑马过来,张集馨在最后被召见,时在巳正(十时);二十日仍然是辰刻召见(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页。)。咸丰九年的召见,均在巳刻(九时-十一时)进行,五月十八日这一天,是在玉泉山清音斋召见的,张集馨于卯刻(五时-七时)到宫门侍侯,辰正(八时)见咸丰帝乘马而至(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5页。)。据做过军机章京的赵翼记忆,乾隆帝每天必定在卯刻起床,冬天时节驾临乾清官,还要点寸许的蜡烛天才明亮(注:赵翼:《簷曝杂记》卷1《圣躬勤政》,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页。)。咸丰帝基本上在辰刻以前会见军机大臣,而在辰刻召见地方官员,还是传承了祖宗的惯例。据此而言,对道、咸二帝,仍然可以用赵翼的“圣躬勤政”来形容他们的勤于处理政务。
    在召见过程中,如前所述,道光帝、咸丰帝获得很多政治、军事、吏治、民风的信息,关于官员优劣的情报,为他们的施政决策提供了思考的素材,所以我们说召见是皇帝信息来源的一种渠道,是理政所不可或缺。但是这仅是召见的表面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信息,与其他来源的资料相结合,被综合利用,能发挥更大的效用。皇帝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的,以公文书来说,有秘密的奏折,公开的题本,以及官员的请安折等。面谈,有大臣的,召见、引见官员的,身边太监、宫女的。皇帝将各种途径所得到的信息,常常进行联想,作出综合的考虑。道光帝根据河道总督的报告,就问张集馨水患的事情,听取他的意见,张集馨夏汛、秋汛的辨析,对河督奏报水涨心理状态的明察秋毫,使忧心于水灾的道光帝明了怎样正确对待那些奏报,这大约也是道光帝欣赏张集馨的原因,所以对他屡屡加官,若不是他的驾崩,张集馨的仕宦之途一定会进至封疆大吏,而不会终老于藩司之任。咸丰帝根据浙江巡抚的报告,担心地方治安,太平军、捻军的长期战争,正在进行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将他弄得焦头烂额,地方上再出事,安内攘夷的战争还怎么打下去!当然一听说有民变就心急火燎的,段光清凭着自家平服土匪的经验,告诉皇帝不要紧,有法可治,咸丰帝就像吃了定心丸——安下心来。咸丰朝的先安内后攘夷的方针正在进行中,但皇帝在英法联军咄咄进逼的状况下,对这种方针不能不进行再思考,听了段光清的意见,他和朝臣心情就平静一些了。这种将各种信息资源调动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作出政令的判决,是图治精神的体现。
    2.道光帝是有见识而缺乏刚毅性格的君主
    关于道光帝的识见、性格,慕恒义等人认为他“犹豫不决,愚昧无知,气度狭小”(注:慕恒义主编《清代名人传略·旻宁》下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喻大华评价道光帝:“不是昏君,却是一位平庸的君主,缺乏力挽狂澜的魄力、能力以及对时局的洞察力。……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皇帝。”在用人方面,“一是谨慎过度,二是缺乏定见”(注:朱诚如主编《清朝通史·道光朝卷》,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7、459页。)。他们所论均有事实凭据,笔者在这里不是要同他们讨论什么事情,而是谈一点想法。
    考察道光帝的识见有三桩事情可做依据。其一是继位之初的接受军机大臣英和的建议,清查陋规,整顿吏治,然而刚一实行,遭到朝内外官僚的反对,他立即罢手,并将英和撤职。其二是支持禁烟派,任用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是英国军舰一打,他又软了下来,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并惩办禁烟中坚人物。其三是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前已说过,他在道光十五年(1835)要求张集馨留心经世之学,二十一年(1841)他在策试贡士的“制”文中云:“士不通经,不足致用,经之学不在寻章摘句,要为其有用者”(注:《清宣宗实录》卷351,“二十一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务实,这是道光帝的一贯主张。清厘陋规整饬吏治,严禁鸦片烟毒,是朝政中的大局,是势在必行的,道光帝认识到了,抓住了,问题就出在不能紧抓不放上。在道光帝的意识里办理这类事情就是整顿,统统属于他不离口的“整顿”范畴。务实、整顿,说明道光帝是有见识的,也是有主见的,确实不是昏君,但是他不能坚持主见,反映了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似乎可以说道光帝能够察觉朝政中固有的那些问题和弊病,至于外国侵略者的汹汹来势之不能识及,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能够认识到的,可以不作深论。要之,道光帝是有识之君,而没有坚毅的品格来支持他坚定自家的主见;而之所以显得主见不足,除了本身的主观成分,还受着客观因素的制约,令他无法坚持固有的识见。
    3.咸丰帝的好学与不成熟
    《清史稿》对咸丰帝的评价是相当不错的,谓之“任贤擢才,洞观肆应;赋民首杜烦苛,治军慎持驭索;辅弼充位,悉出庙算”(注:《清史稿》卷20《文宗本纪》。)。似是睿智善断之君,然而有的当代史家颇为恭亲王奕鸣不平,认为若他登极要比咸丰帝好,则是看不上咸丰帝了。从召见中看咸丰帝是位遇事感觉新鲜,很有好奇心,乐于了解下情,希望获取治理经验。他好问,下指令并不多。他二十岁(实岁十八)登基,应当说他具有有为的年轻人的好学精神。他希望得到的知识和兴趣不妨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大政方针。如征求段光清对安内攘夷的意见;问张集馨接受甘肃藏人投诚能否保持安定。二是战争与战术。询问张集馨贼军何以屡攻不克,究竟官兵比贼兵技艺如何,敌军木寨是怎么回事?胜保与僧格林沁两人,用兵优劣如何,胜保打仗真是勇敢吗?张国梁战功多,必有用兵奇异之处,是个粗人,能懂兵法指挥调度吗?哪一省的营兵最为精锐?齐二寡妇以妇女而能御众打仗,过人处何在?(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3-184页。)三是官员相见礼仪。询问张集馨,两司见督抚是何仪注,督抚在什么情形下坐大堂,坐大堂时两司又如何相见,什么是庭参礼,督抚要站起来回礼吗?琦善见属员,必然是倨傲的?胜保是否待人傲慢,连提督、总兵、都统都不让坐?(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9-260页。)四是官员相貌与官兵是否接近女色、男色。问张集馨,胜保帐篷内是否“娇童林立”?向荣是否赳赳之气,是何相貌,是否在战斗中被削去半边脸?知道不知道江北兵勇私养女人,不肯打仗?(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3页。)
    前面两点的咨询是完全必要的,对处理政务、战事必然有益。后面两点不能说全然没有价值,而咸丰帝的发问多半是出于好奇心,试想向荣、张国梁那样勇敢善战,是什么模样,也许有种想象,不如问一问。作为皇帝,自家坐朝的仪式当然清楚,督抚坐大堂与天子不能比拟,不过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好奇心驱使他发问了。如果有机会谈到知县坐堂审案,咸丰帝一定会饶有兴趣地听下去。人云咸丰帝好色,他问将领和军士是否好女色、男色,也许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时间、精力有限,有的事情是无须提出的。
    咸丰帝记忆力可能不好,或者不善于记忆,他同张集馨在六年的谈话,到九年再见时,问了许多重复的事,如张集馨是怎样坠马受伤的,他在仪征老家的人有无在太平军进城时伤亡,张集馨在向荣江南大营是否管粮台、写奏折,张在北京有无住房,福兴表现如何。皇帝日理万机,那些琐事不会记得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咸丰帝丧失的记忆太多了,不便承认他是聪睿之人。说他洞察力很强,似乎根据并不充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