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美国华人和印尼华人的不同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也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所产生。 1.社会环境的差异。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就是由欧洲移民而立国的。美国疆域辽阔,人口稀疏,白人人口增长缓慢,希望通过吸收外来移民来改变劳动力不足、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加快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学历和技能的技术移民,以及那些拥有资本、可在美国进行投资的商业移民,更是欢迎。尽管美国存在着对华人乃至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但表面上仍实行多元化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政策起源于美国关于种族(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多元文化”的理论。1915年哈佛出身的犹太裔哲学家霍勒斯·卡伦首先提出,美国不仅在地理和行政方面是一个联邦,而且也应该是各民族文化的联邦;美国的个人民主也应该意味着其种族(民族)集团的民主。1924年卡伦在所著《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中又明确指出,保持各种种族(民族)文化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整个国家而言具有积极价值。(16)战后,这些赞同多元文化并存的理论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少数族裔(包括华人)的政策。在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政策下,美国对已入籍的外来移民,并不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文化,容许他们保留自身文化的特点。故虽然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但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环境相对而言还比较宽松,其生活和事业也较易于发展。另外,华人在美国总人口的比例毕竟太小,华人的经济资本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相当有限,故华人与美国白人之间在利益方面的矛盾不致于激化,这些皆有利于华人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 而印尼是个以土著民族为主的海岛国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84人,(而美国每平方公里仅25人),其中人口比较集中的爪哇和马都拉二岛每平方公里达750人。(17)生存环境的狭小、自然资源的有限必然加剧人类族群之间的各种矛盾。战后,随着印尼的独立,印尼土著的民族主义情绪激增。在荷兰殖民统治者被赶跑之后,华人成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对象。华人在印尼经济领域中的优势地位,更加深了当地土著对华人的偏见乃至嫉恨。印尼政府几十年来对华人实行的全面同化的政策,目的是希望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和强制措施,来压抑华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发展,尽快消灭华人的特征,将他们完全同化于土著社会中去。同时积极培植和增强土著民族的力量,用种种优惠的政策来提高土著民族的地位,特别是他们的经济力量。这些人为的带有歧视、排他性的措施,使华人不能享有同土著人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大有让华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味道。这一全面同化的政策经过长期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加速了华人“印尼化”的进程,这表现在90%以上华人加入了印尼国籍,华人子女都受印尼教育,年轻一代华人大部分已不懂华语,不了解中华文化等等。但作为种族群体而言,印尼华人与土著民族的融合或同化远未完成。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与印尼的复交,印尼的对华人全面同化政策虽有所松动,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2.历史背景的差异。虽然战后美国实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政策,但早期美国的“排华”浪潮还是相当凶猛的。美国在开发西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期,大肆诱拐华工赴美,让华工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治山治水、开发矿产资源、建筑铁路。一旦铁路修成,莽莽荒原开辟成功,不再大量需要华工时,他们就过河拆桥,千方百计地排挤迫害华侨。美国各级政府带头排华,对暴徒采取纵容的态度,以致杀害华侨、华人的凶手逍遥法外。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禁止中国人移入美国的排华法案,更给美国华人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作为有色人种的华侨,早期在美国遭受排斥与迫害,是同当时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显然天命论”是有联系的。“显然天命论”是美国统治阶级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理论,它认为白色人种是天生最优秀的人种,是上帝的选民,上帝赋予他们的使命就是把美国“最完美”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基督教传播到全世界,而其他种族则是次等或劣等民族,注定要处于从属地位或者被消灭。(18)在这种理论下,肤色、体型、衣着及生活习惯与白人迥然相异的华侨早期在美国的处境自然相当艰难。尤其是出现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化时,华人往往成了美国统治集团转移本国人民不满视线的替罪羊。这种状况一直到1943年中国成了美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同盟国以后,才有所转变。战后美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政策也开始占上风,特别是1965年美国移民法的修订、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华人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均有所提高。 印尼战前是在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之下,17世纪初,荷人占领印尼后,发现早就活跃于印尼各地的华侨是他们理想中的劳动力。荷兰东印度公司驻东印度第一任总督彼得逊·昆在拟订招徕人口、繁荣巴达维亚的计划时指出:“除了华侨以外,别无其他民族能贡献出更多的力量。”(19)于是,采取引诱、胁迫、虏掠等手段,千方百计招徕中国移民,但当中国移民不断增加以后,荷兰殖民者又对华侨入境采取限制、禁止,甚至屠杀的政策。发生于1740年的震惊世界的“红溪惨案”就是一例,当时华侨被荷印当局杀害近万人。惨案发生以后,荷兰殖民者又自食其果:中国帆船停航印尼、巴达维亚商品匮乏、经济瘫痪,便又不得不放宽政策,招徕华侨。战后,当美国的“排华”政策有所改变时,而在印尼,民族主义情绪却日益上升,当地土著与华人的矛盾加剧,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排华暴力事件,华侨、华人死伤无数。仅1960年一年内,中国政府不得不派船接运约10万名印尼受难华侨回国。(20)同时,印尼政府加紧实施一系列的强迫同化政策,包括要华人采用印尼姓名。据认为,通过使华人具有更少的华人气质,印尼国家将会感到更安全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印尼最初以排华为目的的运动,其结果却造成了民族官僚资产阶级(印尼土著高级军政官员和企业家)与华人企业家(首先是大财团)的结合,华人经济作为印尼民族经济的一部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文化氛围的差异。印尼土著人的文化较美国文化而言,更接近于中华文化,它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印尼人的主要食品也是稻米及其各种制品。印尼爪哇人与中国四川人一样喜食辛辣食品,每餐每种食物中必有辣椒。在农村中,也有固定的集市日。家庭类型大多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21)印尼民族的血统在历史上也吸引了印度、中国、阿拉伯等文化的许多成份。华人早在19世纪就与印尼土著妇女通婚(而华人在美国由于受歧视,很少与白人妇女通婚)。印尼爪哇人的忍让精神和中国人的忍让精神同样在世界上闻名。爪哇人至今还崇尚一条生活哲理,叫“拿利莫”,大致是逆来顺受的意思。(22)中国人“忍为上”的儒家传统思想也是根深蒂固,这些都构成了东方民族独有的忍让性。从地理位置看,印尼在亚洲,和中国较邻近,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关系也较早。东汉时期,印尼即第一次遣使访问中国。“顺帝永元六年(131年)日南徼外叶调爪哇王便遣使贡献,帝赐便金印紫绶。”(23)唐代称爪哇为诃陵国。诃陵国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关系凡7次之多。(24)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印尼土著总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总感到来自北方大国的威胁。因此,战后印尼土著人掌权后,一方面禁止华人入境,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竭力消灭中华文化的一切痕迹,尽快将华人居民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以彻底切断华人同故乡故国的关系。尽管印尼政府试图在本土上消灭中华文化,但由于印尼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有不少相通之处,故中华文化不可能在印尼绝迹。 而美国文化则和中华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生活风俗等诸方面相距甚远。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在美国被作为“异国情调”供观光客游览欣赏。在穿着、语言、举止态度、宗教信仰、哲学和思想上,中国方式和美国截然不同。华人吃饭用筷子常常令美国白人感到新奇。还有,外表体形上的显而易见的不同特征,也使美国白人和华人之间相当容易区别。美国文化崇尚特殊性,强调个人的重要,要求绝对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善斗、好胜、自信、进取心强;而中华文化崇尚统一性,强调整体的重要,要求团结、协调和合作,主张和为贵,忍为高,谦虚、谨慎,安分守己。美国华人生活在完全与自身文化相异的文化氛围中,其与当地社会同化的进程不可能加快。再加上美国实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政策,使美国华人得以继续保持中华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