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发生在上海的都督风波(3)
四 在沪军都督府成立过程中,陈其美采取种种手段争夺到了沪军都督,其中包括不邀请光复会员参加会议,会上压制不同意见,甚至让亲信掏出手榴弹、手枪,以武力胁迫与会者推举等不正当手段。而李燮和尽管“以为都督兼任民事,不宜分裂江苏统治之权,与陈其美等议异”,不主张成立沪军都督府,自然也就不存在设都督一职的问题。但在沪军都督府业已成立,陈其美当上沪督以后,他从维护上海光复的成果出发,主张顾全大局,退出权力之争,“极力开导”部下,不与陈其美争都督。 上海光复后,各方人士在小东门原清海防厅署集会,商组成立新的地方政权,会议由李平书主持。上海原拟设立军政分府,会议首先选出了文职官员,但在确定军事人选时却发生了争执。有人要选陈其美为军政长,有人欲推李燮和,也有人想举李英石,通过争论,最后确定陈其美为军政长。会上有人提议,上海为中国第一重镇,仅设军政府还不够,应当设立沪军都督府,推举一沪军都督,主持一切,与会者表示赞同。那么,由谁担任沪军都督较为合适呢?据当时的革命党人分析,比陈其美更合适的人选有两位,一为李燮和,一为高尔登。“按学历、资格、功绩,李燮和实为首功之人”。“其次,宜属高尔登。高留学日本,士官毕业;归国后,曾任云南讲武学堂堂长有年,及门桃李遍西南行省,隶同盟籍亦较陈为早,于革命贡献,费家资逾三十万金,此次偕陈其美挺身赴难,一同被拘”。与陈其美不同的是,“惟高为富室世家子,素少恶习,取友谨严”,“所识无敢死亡命者,为之呐喊耳”(注:章天觉:《回忆辛亥》,《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159页。)。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为会议主持人的李平书首先提议由李燮和担任沪军都督,他说:“上海虽属江苏省之一部,然为东南大都市,中外著名,商贾云集,交通顺利,沪、宁、杭火车直达,又淞、沪支路,寅发卯达,军事上极为利便。吴淞炮台,更为江防、海防要塞,必具有军事学识、雄才大略者坐镇其间。况苏州、金陵均尚在清吏之手(时程德全尚未举义),非有大员不足以资号召。李燮和同志为湘军后裔”,“以之坐镇,必能号召中外,况此次来沪游说沪军营、制造局兵士、巡防营,厥功甚伟,人地声誉,均极相宜。清营士兵,多系湘籍,以之坐镇,决不致误”(注:章天觉:《回忆辛亥》,《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159页。)。若是在正常情况下,顺利通过这一提案是势所必然的事,但是,由于与会者大都是陈其美的亲信,他的提议很快被否决。李平书发言未毕,王钟声起立表示反对,他说:“上海光复,非李燮和一人之功,诸同志已先李而奔走。陈英士先生,因李来沪多日,未得端倪,愤而以身许国。昨日偕高子白(指高尔登——引者),二人单独往说张士珩归附。原冀动以大义,不烦一兵一矢;不图张士珩不知顺逆,将陈、高两君拘囚,致激起同志愤怒,纠集发难。赖孙逸仙先生声威,一鼓而克上海。此皆居沪诸同志之力,李君何功之有?若非陈英士先生为国,以身陷阵,恐今日在坐诸君,尚呻吟于满人官吏淫威之下,惊心动魄,准备为俎上之肉。况此次攻打制造局、道台衙门各役,李燮和均不在场,事前亦不能觅其所在,岂可贪天之功。鄙人之意,如上海不需都督则已,若需要都督,非陈君莫属。苟举非其人,余决以身家性命掷之。”(注:章天觉:《回忆辛亥》,《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159页。)这里,明明是李燮和通过湖南老乡的关系与上海军警取得联络,却被说成是李“来沪多日,未得端倪”;明明是陈其美抢头功、事先不通知李燮和而冒险攻打制造局、失败被俘,却被说成是陈“单独往说张士珩归附”,“愤而以身许国”;明明是李燮和身先士卒、一举攻克制造局、救出陈其美,却被说成是“此次攻打制造局、道台衙门各役,李燮和均不在场”;一句“李君何功之有”?“岂可贪天之功”为己有?便将李燮和苦心经营、领导光复上海的功绩一笔勾销,而将所有的勋劳全部归功于陈其美。王钟声在发言的结尾,用威胁的口吻说:若不选举陈其美为都督,“决以身家性命掷之”,请问,这哪里像是革命党人在搞民主选举呢?接着,刘福标掏出手枪往桌子上一拍说:“上海与中国全局有关,武昌起义,选出鄂军都督,声望不凡。陈英士昨天吃过大苦头,现在给他一个军政长,太不公平,不足以响应起义。”(注:《辛亥上海光复前后》,《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7-8页。)非当都督不可。正如当事人所评说的,“蒋介石、刘福标、王季高大声急呼,‘请陈其美同志担任都督’!众面面相觑。盖刘福标呼啸时,犹频频以手抚枪,王季高亦以手探西服裤袋;似探枪者,颇类古人之所谓按剑也。众无言,公举都督事总算大定。”(注:章天觉:《回忆辛亥》,《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159页。)综观“选举”沪军都督的全过程可知,此次“选举”是在没有通知光复会革命党人参加的情况下进行的,作为光复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李燮和事先并不知道,自然没有参加,李燮和所联络的军警也几乎无人参加,“维章豹文闻之,趋而往”,但当他看到会场上那种“都督非陈君莫属,倘有异议,请饷吾弹”的紧张场面时,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趋而出”门,没有继续参加会议,更谈不上“选举”都督。毫无疑问,陈其美担任沪督完全是刘福标等人用手枪威逼出来的,李平书的讲话被王钟声打断之后,会上再也没有人敢提李燮和任沪督事。究其原因,不是李燮和没有能力任沪督,而是由于陈其美自己想当都督,利用亲信操纵帮会势力大闹会场,“故意排斥光复会?。用当时人的话说:李未担任沪督是因为他“没有势力”,“陈其美方面湖州帮势力大”(注:《辛亥上海光复前后》,《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7-8页。)。陈其美就是靠着帮会势力,用炸弹和手枪胁迫与会者认可而当上沪军都督的。 此外,是不是如同有的论者所说的,陈英士没有参加“选举”沪督的会议呢?完全不是。据当时担任会场警卫的“带队人之一”许奇松回忆,他在会场大门口,曾亲眼看到过陈其美参加会议,他说:11月6日下午“二时左右,出席会议的人员陆续到来,陈英士穿着学生装,发辫已剪去,随身带来四十个便衣卫士(敢死队队员),由刘福标带队。”(注:许奇松口述、李宗武记录:《争夺沪军都督现场目击记》,《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文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页。)百闻不如一见,许奇松这位目击者的回忆是颇具说服力的,很难设想,一心想争夺沪军都督的陈其美竟然连如此重要的会议也不去参加。甚至连台湾出版的《陈其美》传记也不得不承认陈出席过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即席发言。该书写道:开会“那一天陈其美似乎是有感于中,不克自已。他一再的表示谦让,并且历述上海各界奋起攻打制造局营救出险,因而颇有伤亡,使他的内心极感不安。他的即席发言使与会之人深切感动。”(注:章君瑴:《陈其美》,台湾金兰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142页。)这本读物记载陈其美参加会议是真,而描写他在会上发言、表示“谦让”,“方始勉为其难的应允出任都督”,则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情节。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