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姚波 参加讨论

事实上,诚如顾维钧所说:“条约是签字了,然而对中国来说,甚至在某些方面对美国来说,问题并没有结束。”(19)日本人也深知这事并非了结。所以日本在“民四条约”以后的秘密外交都是围绕山东问题进行的。它一方面分别同英、法、俄、意做交易,取得了他们对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支持;一方面又威逼卖国的北京政府签订“山东善后协定”,企图以此作为霸占山东的“法律”根据。这时列强中“尚未入彀”者只有美国,日本深知用与英法等交易相同的手段,美国断不会同意,于是只好变换外交手腕,间接行事。
    1917年美国参战后五个月,日本派石井赴美,与美国务卿蓝辛会晤。石井表明德国已三次试图说服日本脱离协约国,以此向美施加压力。美国政府对石井的用意十分清楚,但蓝辛“知道美国正与德国处于危急的战争当中,不能让另一国拥有日本的力量”(20),同时“英国政府最急于看到美日之间达成某项协议“(21)。从解决当时的主要矛盾出发,美国当然要稳住日本,但它又不甘心给日本在远东的要求以明确的答复从而锁住自己的手脚。美国只好行“权宜之计”,在11月2日的换文中写下了含糊的文字,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拥有特殊利益,在与日本属地接壤地方,尤为其然“(22),这似乎表明美国承认了日本的要求。但美国又要求日本在附加的换文备忘录上共同写明,两国政府并不同意利用“现在(战时)的有利条件去谋求在中国的特殊权利或特权,那可能剥夺其它友好国家臣民或公民的权利”(23)。从这里看,日本又受到了限制。从这个内容含糊,相互抵触的换文和备忘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日双方矛盾的存在,只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存在,矛盾尚未激化。同样,也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造成美日双方在东亚力量的平衡。因此蓝辛-石井换文只表明美日两国在中国角逐中打了一个平手。而这种平手只是暂时的,当形势改变后,无疑,两方的较量只有向激化的方向发展。
    二、美日在巴黎和会上的较量:美国的失败
    历史的发展正是这样。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自维也纳会议以来的第一次外交大聚会。会议主要涉及瓜分德国及附属国的殖民地问题,在远东涉及到德属太平洋上岛屿与山东问题的处理。然而就是在山东问题的处置上,爆发了被美国新闻记者、和会期间美国代表团新闻秘书贝克尔称为“山东之战”的场面。
    这场外交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中美一方与日本之间进行的。但实质上,中、美、日三方的目的是极不相同的。日本想争取和会的认可达到控制山东进而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想从反日独霸山东进而达到“门户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行。他们在为争夺中国而战。只有中国才是唯一正义的国家,有正当的收复山东的理由。然而,会议却以中国受害,美国失败,日本则“毫无疑问是……外交上的胜利”(24)而告终。
    中国受害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实力远较日本雄厚的美国为何会失败呢?是美国想牺牲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安抚”日本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因素中去找。同样,日本的胜利也只是它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因素促成的。
    首先,一战后,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远东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俄、德完全改变了面貌;英、法在战争中损失虽很大,但在国际事务中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只有位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美、日的力量获得了重大发展。但两者的影响相差很大。日本这时基本上仍是地区性的力量,利害主要在远东;美国则不同,它不仅从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从此摆脱了昔日债务国的地位,反而成为包括英、法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债权国。当1918年9月27威尔逊在演说中正式提出“国际联盟”计划时,欧洲政客克里蒙梭与劳合-乔治对它的目的就十分清楚。在英、法眼中,美国足以危害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美国的强大自然为其所嫉。象英国在欧洲推行“均势政策”一样,在远东英、法当然要扶日抑美了。这种国际形势自然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美国。
    其次,从美日双方为参加和会而制定的外交政策及目标看。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合时宜的、现实的外交政策在外交斗争中会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化凶为吉。这在外交史上不乏先例。
    美国方面,威尔逊总统为参加和会制定了这样的计划:在世界范围内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即“国际联盟”;在远东则要反对日本独占山东(25)。这个计划初看起来颇为壮观,但不是现实主义的(这里着重指“国际联盟”计划而言)。不管威尔逊的目的是想通过它“真正”维护国际和平,还是通过它来攫取世界霸权,说它是理想主义的一点也不过分。从前一个目标看,他设计的国联漏洞很多,即使建立起来也不能发挥其效能,以后国联的历史便是明证;从后一个目标看,英法是坚决不会答应的。国际斗争靠实力,英法在一战后的实力还没有削弱到俯首听命于美国的地步。然而,学究式的威尔逊却视国联为至宝,以为有了这个“心爱的国际联盟”,“一切具体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26)。他对国联的迷信是这样深,以至当他的国务卿蓝辛表示“缺乏热情”时,威尔逊就对他极不尊重,使之受到难堪的冷落(27)。同时,威尔逊在国联与山东问题的关系上,认为后者可以随前者的建立而解决。这为日本在和会上争夺山东制造了空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