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5)
这种变化为美国处理远东问题扫清了一大障碍,美日在未来的华盛顿会议上关于山东问题的角逐,胜负已经决定了,而会议本身只不过是履行一项“法律秩序”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美总统哈定便在1921年7月向英、法、日、中诸国发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照会,因为美国有把握重新确立它在东亚的地位。 欧洲“各国政府接受此项照会,三日尽行答复,表示赞成”(61)。但日本的反应则与众不同,“消息传到日本,日本一般人以为这竟是叫日本如被告一般去受审判”(62)。日本政府更是万分惶恐,他们知道,美国的提议是在英日同盟废除之后,凶多吉少,担心“山东问题和耶普问题等案在太平洋会上恐怕要提出来,日本必定没有好处”(63)。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美国人将会在山东问题上做些什么。所以一个日本人说:“若美国出面干涉,甚非日本所愿也。”(64) 但这又不可避免,因此日本没有象欧洲各国那样爽快地答复美国,而是连日召开内阁重要会议,以求一个万全之策。最后延至7月13日才由驻美大使币原复文美国,提出了一个避开美国干涉山东问题的办法,即要求美国“先行审核问题之范围及性质”,并要求“特定国际问题与既定事实一律除外”,最后转弯抹角表达了“山东问题、耶普问题、西伯利亚问题,亦不得在会议中讨论,日本当于会议前自谋解决”(65)的愿望。 日本的这种神经紧张的做法,充分反映了害怕在未来的会议上美国战胜自己的心理。同时,日本“于会议前自谋解决”的企图又反映了日本还想以实力压服中国。 美国对日本的这种手腕非常清楚,就以退为进,在形式上作了让步,以堵绝日本不参加会议之可能。国务卿许士答称,“日本于会议前之行动,如果能使人满意,则此种问题……不在会议讨论”(66)。但什么样的结果方会使美国人满意,只有美国人自己才清楚。 同时,美国也知道早“在巴黎和会作出山东问题决议前后,中国发现了自己的能力”(67),纵使日本与北京政府直接交涉,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事实上正是如此,自从巴黎和会失败“三年以来,一切国民运动……都只为一个山东问题”(68)。所以有人说:“盖1919年之五四运动,为中国外交史上开一新纪元;五四以前之旧式外交由少数当局主持,故丧失主权几乎不可偻指;五四以后,民气奋发,遂使外交当局不敢徇少数上司的意旨,而贸然断送国家之土地本权。”(69)这里虽有过头的评议,但中国确实与以前不同了。 结果,虽然日本政府在9月7日,要求北京政府直接商谈山东问题,中国政府也同意,但直到华盛顿会议召开之日,毫无进展。而当会议在12月1日开始讨论山东问题时,中国代表更主张在会议中讨论解决,与日本“意见相持不下”。中日双方意见相持不下,对美国极为有利,解决山东问题的主动权便握在美国手中。 但考虑到众多的国际因素,如英国不愿逼日本太甚,美国也想在山东问题上制造自己“有功”于中国的形象,美国在手段上仍十分巧妙,提出一个折衷的建议:山东问题由中日双方进行双边谈判。但英美派“观察员”参加,以便遇有困难发生,当竭力从中调解。但谈判结果却要“以大会公认解决之路……,议而不解,仍以大会的讨论为后盾”(70)。这实际上仍是美国对日本施加压力的作法。 由于日本再也没有英法的支持,随着谈判的进行,日本先后在山东问题的诸项目上作了让步。如: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等。但在胶济铁路上日本态度仍很强硬,因为该铁路可以使日本人从海口深入中国腹地。开始时,日本企图通过中日联合经营铁路方式来控制铁路,但遭到中国代表拒绝。之后日本又提出中国向日本筹借长期贷款以赎铁路,贷款期间聘请日本总工程师、车务长、会计师各一人。目的仍是长期控制该铁路。 美国政府对日本这个要求非常敏感并表示反对。特别是当中国梁士诒内阁答复日本驻华公使小幡时讲到“将谋求一笔贷款,铁路则置于中国的管理之下”(71)传到许士等耳中时,“美国人对梁的说法大为震惊”(72),于是,美国对日本继续施加压力,迫使日本人接受了美国人的建议:以中国国库券分期付款,期限十五年,但五年后中国可以随时偿清全部库券;任命一位日本会计长和华人会计长,两人权限相等,但都受中国局长管辖;任命一名归中国人管辖的日本人为车务长。这在事实上摧毁了日本在山东的经营。 1922年2月4日,全部山东协定由中日代表签字。“至此,日本在大战期间和凡尔赛会议上……获得的最大成果--山东铁路和矿山也放弃或受到了限制。”(73) 山东名义上回到了中国,尽管是有条件的。但在实质上获得最大利益的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战胜了“东亚门罗主义”。山东问题由此告一段落。 从上面围绕着山东问题展开的美日矛盾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日双方在山东问题上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美日双方不同的侵华政策冲突的结果。为了自己的利益,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抗争,但这种抗争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的一环,美、日双方都逃不出这种国际局势中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当时对山东问题的解决有着相当的作用。 注释: ①上述两种观点分别见:金兆梓著:《近世中国史》第210页;邓楚川:《威尔逊与中国》,见《历史研究》第1964年第2期。 ②张玉法:《中国现代化之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上》,台北1982年版。 ③(25)胡汶本等编:《帝国主义与青岛港》第7页,75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第5月第1版。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