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印度第一家棉纺厂在孟买创办,到1900年纺织厂已达193家,雇佣工人16.1万名。⑥随之,民族资产阶级在亚洲各国逐渐形成。亚洲工人阶级的历史早于资产阶级,他们伴随着帝国主义在亚洲直接开办企业而来,他们是亚洲最具革命性的新生力量。但在一战之前,他们力量还很薄弱,尚未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亚洲资产阶级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重压制,从而促使他们开始为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而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掀起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些运动往往以一批受过欧洲教育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他们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搬来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自由、平等、博爱”大旗,办报兴学,建立启蒙社团,宣传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在殖民地国家,他们要求自治,参与政权,在半殖民地国家,他们主张制定资产阶级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越南维新运动领袖潘周桢在1905年创办“东京义塾社”,鼓吹“唤起民众、改革风俗,振兴工业,排除贪官污吏,组织学校,提倡科学”,试图实行君主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以“恢复国家主权。”⑦。这些改良往往幻想通过如明治天皇那样的“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与人民大众的革命运动相结合,甚至敌视工农运动。因此这些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分化、镇压下相继失败,但它们毕竟标志着亚洲资产阶级独立运动已经萌芽,启蒙宣传活动对唤起民众民族意识、激发人民斗志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蓬勃高涨的群众运动,促使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向革命,这在当时的菲律宾表现得十分明显。这里的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较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较早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有些人还直接参加过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1892年民族独立运动先驱何塞·黎刹等组织菲律宾联盟,号召以和平方式,通过合法途径,把菲律宾建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发展民族经济,改良社会制度。但他一回到菲律宾便为殖民当局逮捕。旋即菲律宾联盟成员安德烈斯·波尼法秀等创办秘密革命团体卡的普南,明确提出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纲领。1896年8月发动民族独立战争。1898年9月菲律宾共和国成立,结束300年西班牙殖民统治。可惜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美帝国主义又在1902年将菲律宾沦为其殖民地。 然而作为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菲律宾独立战争赶走西班牙殖民者、打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壮举给亚洲广大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斗争以极大鼓舞,揭开了20世纪初叶东方民族主义革命风暴的序幕。 1905-1907年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革命。革命期间,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骚动,俄国境内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和整个帝国主义体系,结束了自巴黎公社后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促使了东方革命的新高涨。正是这场俄国革命“彻底唤醒了亚洲”,“几万万被压迫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的人民觉醒起来了”。⑧1905-1911年伊朗爆发了反对卡扎尔封建王朝和俄英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1908-1909年土耳其爆发了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1912年中国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此前后,印度、越南、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相继爆发了群众性的反帝斗争。这一连串的亚洲反帝反封建革命风暴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其一,这次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是一项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亚洲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取代改良派,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领导者,并且开始同人民的革命运动初步结合,人民运动也逐步由自发到自觉,由散漫的变为有组织的,由旧式的农民暴动变为以工农大众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争取独立的民族主义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成为这次革命风暴的两面旗帜。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早在1905年便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宗旨,在1911年领导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最先在亚洲把封建王朝的皇冠打落在地,使辛亥革命在这次革命风暴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同样,1912年潘佩建立的越南“国民革命党”也响亮地提出“驱逐法国殖民者、争取越南独立、成立越南共和民国”,较之当年潘周桢的维新运动纲领,这面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大旗显然更为鲜艳夺目。 其二,相似的历史遭遇、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使命,促使亚洲各国志士在革命期间相互援助、同舟共济。当时亚洲出现了“亚洲和亲会”、“东亚同盟”等区域性革命联盟组织。其中亚洲和亲会明确宣称:“本会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亚洲已经丧失主权的民族获得独立”,并约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国爆发革命,其他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⑨ 其三,如前所述,这次东方革命风暴明显是由1905年俄国革命激发而掀起,随后在亚洲各国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引起连锁反应。它成为世界革命的“新泉源”,“反转来影响”欧洲的革命运动,使亚洲由帝国主义赖以活命的后方,变成西方帝国主义在东方自掘的“坟墓”。因此,这次“亚洲的觉醒”既成为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第一阶段,又和欧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一起预示着全球历史的转折点即将来临。 二 如果说,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第一阶段主要发生在亚洲,那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特别是十月革命影响下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构成了这次民族主义浪潮的第二阶段。显然,作为全球历史转折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是对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运动发挥巨大影响的两个因素。 19、20世纪之交以来,德美日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英法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占有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的现状极端不满,要求按“资本”,凭“实力”,以武力重新分割世界,从而导致分别以英、德为首的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世界霸权的激烈争夺,最终引发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出于战争需要,战争期间,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紧资源掠夺,强征众多人口充当炮灰,给当地人民带有深重灾难。以非洲为例,战时苏丹对英国的谷物出口量增加20倍,法国专设“保卫国家殖民地生产利用局”,以“调查殖民地产品的供应”,1914-1918年黄金海岸向美国出口的原料资源由9.33万英磅增加到346.56万英磅,战时被强征入伍的非洲人超过100万,还有数百万非洲人充当民夫。⑩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又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构筑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变本加厉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经济奴役,强化殖民统治,无疑,压迫愈深,被压迫民族反抗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愈趋激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