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计划》两议——兼论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4)
注释: 〔1〕转引《以革命为手段建设为目的》, 三民编译部《孙中山评论集》,上海三民出版部1925年版,第15页。 〔2〕美国驻北京公使柯兰(R. C. Crane)认为,计划只是“不切实际的、浮夸的计划”。--转引[法]白吉尔《孙逸仙与〈实业计划〉》,《孙中山研究》第一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 -196页;上海《大陆报》指出,孙中山“只是一个宣传家, 而不是行政家。因为他的理想,离实际太远了。”--《孙中山评论集》,第9 页。 〔3〕胡适指出,孙中山是名不折不扣的“真实行家”, “凡是真实行家都有远见的计划,分开进行的程序,然后一步一步的做去。”“中山先生一生所受的最大冤枉就是人都说他是‘理想家’,不是实行家。其实没有理想计划的人决不能做实行家。我所以称中山先生做实行家,正因为他有胆子敢定一种理想的‘建国方略’。”--《孙中山评论集》,第83页。 〔4〕〔5〕〔6〕〔7〕〔8〕〔11〕〔12〕〔13〕〔14〕〔15〕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48-249、326、328、300、393、255、 319、324、336、265页。 〔9〕〔21〕 详见《区域经济--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新框架--邹家华副总理访谈录》,1992年5月24日《经济日报》。 〔10〕白吉尔在《孙逸仙与〈实业计划〉》一文中,简略提及“一体化”问题。 〔16〕罗斯托把社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从第七层楼上展望世界》,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84页。 〔17〕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0、341页。 〔18〕转引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 〔19〕《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1946年版,序六。 〔20〕王小强、 白南风:《富饶的贫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6页。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版。 [2]《孙中山研究》第一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