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2)
二 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是挣破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桎梏,这是为中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近代化道路的首要特色。 孙中山在长期的实践中愈益深切地认识到这种基本国情:中国只是“半独立国“、“殖民地”,甚至只能称之为“次殖民地”;同时,它又“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 与此相应,孙中山越来越清楚地理解到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帝国主义列强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中国面临着瓜分、共管的厄运。国之将亡,更遑论中国的近代化。还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就深刻犀利地指出:“他们(欧美资本家--引者)不至于笨到这种地步:实行商业的自杀,来帮助中国拥有自己的工业威力而成为独立的国家。我坚决相信,如果我们如果稍微表现出要走向这条道路的趋向时,那么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就会高嚷着所谓工业的黄祸了。因此,他们的利益首先在于使中国永远成为工业落后的牺牲品。”而在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后,他更理解到帝国主义的“政治力”、“经济力”侵略是中国贫困落后的主因。所谓“政治力”意味着“军事侵略”和“外交侵略”;较之“政治的压迫还要利害”的“经济力”,则包含了洋货的侵入、“外国银行的纸币的赋税”、“地租和地价”、“特权营业”、“投机事业”和其他种种剥削。因之,孙中山也就把救亡图存的民族思想发展为“努力推翻帝国主义”以扫除“最大障碍”的明确政纲。 封建主义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内在障碍,孙中山于此有切身的感受。这不仅由于封建专制暴政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所维护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为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之一;还因为它充当了侵略者的鹰犬,并以昏庸朽败的统治为殖民主义在华压榨提供了可行性。“荼毒苍生,一蹶不振”--这就是孙中山对封建暴政所下的论断,不论其形式为帝制抑或假共和。 历史证明,不破除双重枷锁是不可能实现近代化的。正如孙中山所断言:“国家最大的问题是政治,如果政治不良,国家里头不论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三 “实业化”无疑是近代化的中心。 孙中山认为“发展中国工业”乃是“无论如何必须进行的大事”,因为“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需,文明进步,必赖乎此”。他十分理解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局限,非常懂得社会化的、商品化的近代大生产的重大意义,而没有在当代物质文明面前表示-如民粹派之类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那样--恐惧和感伤,并批判了“文明不利于贫民,不如复古”的偏见迂词,采取了现实主义的积极态度,即“承认生活强迫他承认的东西”。 他的社会经济纲领--民生主义的主要内涵,如他自称“不外土地与资本问题”。他愈益重视改变生产关系,孜孜以求地探索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土地方案采取“核定地价”、“照价纳税”、“照价收买”和“涨价归公”的手段和步骤,实现“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从而达到防止“垄断”祸害、“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造福社会和使中国尽快象“英国美国一样富足”的多元目标。在资本的课题上,他曾在“艰难顿挫”的时刻编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并对实施途径规定了特色鲜明的原则--“节制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即“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而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目的在于“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关怀工人的利益以及“合全国之资力”,以便尽快从“不发达”状态臻于“实业主义”。 孙中山关于实业化内涵的具体构思,无疑也是难得可贵的: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重视开发能源,强调重工业的基础作用,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建设,以求“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他嘲讽闭关自守者为鲁宾逊式的“荒岛孤人”,主张实行“开放主义”;在“保持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引进外资、技术、装备和人才。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无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工业化方案。 孙中山的社会经济纲领诚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社会主义色彩,实质上却是最大限度地自觉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而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之初,资本主义化大体等于“实业化”--近代化。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