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历史的悖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 阎平 参加讨论


    梁启超系统表述开明专制思想是在1906年,而实际上这种思想早在戊戌变法前就已初现端倪了。
    1896年11月5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古议院考》一文中说:“问今日欲强中国,宜莫亟于复议院?曰:未也。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9〕显然,此时的梁启超认为实行君主立宪制(开议院是君主立宪制的中心内容)还是遥远的事。
    事实上,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推行“开明专制”的第一次实践。在“百日维新”的103天中,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意见颁布上谕多达二三百件,以推行新政。新政的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除旧,主要是废八股取仕,废书院,裁绿营,撤销京内外一批闲衙门和冗官冗兵等;二是布新,主要是试策论,办学堂,设立农工商总局,设商会等,提倡实业,奖励新著作、新发明,翻译书报,准办学会,开报馆,广开言路等等。
    戊戌变法是一场典型的“开明专制”下的改革运动。综观戊戌变法的内容,没有任何超出“开明专制”的内容,在光绪帝的全部上谕中,没有一条对封建政权进行改革的条款,没有提出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建立资产阶级的民权和民意机关国会和议院等,甚至君主立宪也只字未提。
    事实上,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时期的直接目的不是君主立宪,而是开明专制。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给光绪帝的《日本变政考》中,康有为一方面指出“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11〕;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中国“民智未开”,还不能马上开议会,只能“以君权雷厉风行”,“乾纲独断”,并引日本为例说:“日本亦至二十余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开国会,尚非其时也。”〔12〕“日本变法二十四年,而后宪法大成,民气大和,人士知学,上下情通。而后议院立,礼乐莘莘,其君亦日益尊,其国日益安,此日本变法已成之效也。”〔13〕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的思想和其师是一致的。实行开明专制是维新派的共同目标。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第一次“开明专制”实践是最幸运的一次,因为毕竟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但不幸的是皇帝本身无兵无权,这就决定了这场变法的不幸结局。
    梁启超再次把开明专制的思想付诸实践,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和段祺瑞当政时期。
    1912年2月11日,清帝宣布退位,随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此,梁启超拥戴清廷实行开明专制,进而实现君主立宪的希望破灭。
    为了实现素来的政治抱负,梁启超决定捐弃前嫌,与往日死敌袁世凯握手言和。
    在当时中国最大的两股势力中,梁启超不愿追随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愿意帮助袁世凯,实行“开明专制”。这并不是说梁启超对袁世凯更有好感,原因在于,第一,袁世凯有实力,开明专制只有以实力为后盾才能实行;第二,梁启超认为中国要建立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还需要一段过渡时间。
    袁世凯登上临时大总统席位后的第10天,即1912年2月23日,梁启超给袁世凯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对袁世凯的“丰功伟绩”大加称颂,并为袁世凯稳定统治出谋划策。
    他建议袁世凯大借外债,以渡过财政难关,建议袁世凯以清朝旧官僚集团为中坚,集合旧立宪派,拉拢革命派中的温和派,组织大党,通过竞争战胜革命派,以共和之名,行开明专制之实。他说:
    今后之中国,非参用开明专制之意,不足以奏整齐严肃之治。夫开明专制与服从舆论,为道大若相反,然在共和非居服从舆论之名,不能举开明专制之实,以公之明,于此中消息,当已参之极熟,无俟启超词费也。旧革命派自今已往,当分为二。其纯属感情用事者,殆始终不能与我公合并,他日政府稍行整齐严肃之治,则议论纷起。政府所以对待彼者,不可威压之,威压之则反激,其焰亦大张;惟有利用健全之大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彼自归于劣败,不足为梗也。〔14〕
    为了实现开明专制的目标,梁启超自觉地站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对立面。
    在1912年4月为共和建设讨论会起草的《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梁启超再次表述了开明专制的思想,并且比《开明专制论》更为具体。
    梁启超认为,中国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还不具备“完全国家”的条件,中国要想把国民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实行“保育政策”,即国家干涉政策,因为中国国民的程度无论在政治上、生计上、种种设施、各个方面都有持国家的“督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