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事实,至少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刘铭传的撤基援沪的战略决策,是在充分考虑了当时台湾的实际情况,和8月底以后法军侵台战略的变化、以及守军的实力等情况,而审慎作出的。这个战略计划,其目的就是通过撤基援沪战略战术的运用,达到保台北,稳固台湾全局。并以此粉碎法军企图断绝守军后路,从基隆和沪尾夹攻台北,占领台湾北部的阴谋计划。 第二,应该说史料把刘铭传的战略决策概括为“舍基隆以啖敌师”,其中个别字表述是不够确切的。所谓“舍”基隆,绝非一些人所说的“弃”基隆。一般说用“撤”基隆较为合适,但“撤”基隆也并非随意地“撤”,而是有目的主动地“撤”,即“撤”是为“啖敌师”,诱敌深入,以消灭之。这是刘铭传的战略决策的实质和积极意义所在。只因一字之差,便对刘铭传的战略实质产生误解,从而引出许多不必要的争论。所以,在此有必要作如是说明。 第三,刘铭传的撤基援沪战略决策,实际上早在8月底就初步形成了,在经过一个月之后,才最后加以实施。这说明,其间他有充分时间不断运筹和完善,更有效地加以实施。由此,所谓刘铭传的战略决策是在得到李彤恩“三次飞报”后才轻率作出的,或是在他“方寸已乱”情况下而盲目采取的军事行动的说法,纯属不实之词,是毫无根据的。 是战略决策错误还是最佳选择 刘铭传在未到台以前,就明确提出了“中国沿海七省,万无处处设防之理”〔8〕的重点防守的战略思想,到了台湾又经实地考察和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军情以后,认为:“台南平阳无险,万难守御。台北失台南亡”。〔9〕从而果断地确定重点防守台北的计划。为了重点在台北设防,考虑到“台北以基隆为咽喉”的战略地位,进而把基隆作为防守的重点之重点。法军第一次进攻基隆的失败事实,证明刘铭传重点防守战略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最为可贵的是,刘铭传的战略战术是因时而及时加以变化的。这里因为敌人在遭到失败后,也在选择求胜的最佳战略和作战方案。刘铭传时刻掌握敌人的动态,随着军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部署,作出新的战略决策。正如上述,法军第二次进攻基隆,不仅在兵力上有了明显加强,战争规模也扩大了,随之所采取的战略战术更加复杂多样了。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就需要制定出更加周密的战略计划,从战略方针、战略步骤、战略目标,以致每个战术的具体运用,都要作妥善的安排。那么,刘铭传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呢?概括的说,大致是: 首先是树立了打持久战思想。 刘铭传的打持久战思想是基于以下情况确定下来的: 1,他一开始就看出法军远涉重洋无有后援的致命弱点。所以他说:“断其接济,庶彼不能久留”。〔10〕 2,刘铭传到台后,经过实地了解,给他一个突出印象是:“此绝地恶足恃”〔11〕。所以别无退路,只有背水一战。然而,“台湾孤悬海外,一举一动,皆非兵舰不行,且澎湖一岛。地处要冲,尤非兵船,不能设守。”当时台湾仅有四艘兵轮,且“年久行迟,难以应敌”。〔12〕这一情况决定,不能与侵略军贸然决战,速战速决将正中敌人下怀。 3,法军此次进犯台湾、澎湖并非是其最终目的,而是其侵略计划的一部分。当时法军还有趋“北直隶的作战”,妄图实现以“旅顺及威海卫的担保”〔13〕的阴谋。所以为了防止敌人北窜,避免对京畿的威胁,必须在台湾长期拖住敌人。 从根本上来说,打持久战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然而昏庸腐败的清朝统治者,虽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在遇到侵略战争威胁时,因害怕“边衅一开,兵结莫释”〔14〕,希图以妥协求和平;当侵略者对求和条件不能满足而拒绝接受时,清廷则要“伸天讨而示国威”〔15〕,采取速战速决,希图侥幸求胜。正因为清廷一直未制定出一个正确的反侵略战略方针,是造成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刘铭传能在中法战争中的台湾战役中,提出打持久战的正确战略方针,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