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刘铭传抗法保台最佳战略战术的选择(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档案》 梁义群 参加讨论

奥秘之二,是持久战与速决战的辩证的运用。刘铭传对抗法保台提出并坚持的总方针,是打持久战。的确,不论何人不坚持这种方针,就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不是在具体到一次战斗,特别当兵力经过调整,与敌人兵力相比已占优势的条件下,不可以打速决战。相反,只要经过主观努力,具备战胜敌人的条件,就必须把握战机,速战速决,彻底歼灭敌人。刘铭传在沪尾取得的胜利,就是正确处理持久战与速决战关系的一个典范。
    奥秘之三,是战略退却与战略进攻交替使用。在反侵略战争中,要变消极防御为积极防御,变守势为攻势,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组织好战略退却。什么叫战略退却呢?毛泽东曾对此做了解释:“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于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有计划的战略步骤”〔21〕。这说明,“战略退却”是在“劣势军队处于优势军队进攻面前”这个条件下进行的。这也就是说,在这个条件下是不能与敌人进行硬拼的,硬拼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是不可取的。所谓“包取基隆”,甚至希望在基隆、沪尾同时取胜,“御敌人于国门之外”,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出路是组织“战略退却”,然后创造条件,等待时机,再组织“战略进攻”。如果说,我国历史上的齐鲁之战,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著名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话,〔22〕那么,刘铭传指挥的基隆沪尾之战,又是一个同类型的成功战例。有的论者说,沪尾大捷是“弃”基隆,付出重大代价才取得的,因此不应该肯定。殊不知,这是一种片面看法。而毛泽东则认为:“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的生意”。〔23〕如果不组织“战略退却”,就有可能丧失更多土地,又会遭到战争失败。两相对照,哪种做法对国家对民族更有利,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刘铭传由于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术,还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达到“保台北,固根本”的目的;又牵制住了敌人,使其无法在沿海地区扩大侵略战争。总之,这次法军侵略台湾,欲要实现其“担保政策”,迫使中国割地赔款的阴谋计划全部落了空,以致其不得不承认,“基隆的占领,是一个错误”。〔24〕
    是执行了李鸿章的投降路线还是坚持了民族自立的反侵略路线
    众所周知,刘铭传得力于李鸿章的赏识和提拔,才由一介农夫而成为淮军著名将领,二人的关系确非一般。但不能因此,将其二人视为处处事事都是一样的。其实“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也都具有意识,因为他们也思维”〔25〕。事实上,刘铭传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人。他与李鸿章的关系确切地说,开始比较密切,后来若即若离,不是始终如一的;在政见和军略上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二人的关系,大约从70年代以后出现了变化。而促使二人关系变化,固然是由于各人所处环境、经历和志向的不同所引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深入,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以后,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出自己的政治选择:要么起而反抗,或者屈膝投降。从后来的事实说明,李鸿章与刘铭传二人,正是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存在着原则的分歧。
    刘铭传从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十年(1884)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是赋闲家中,尽管如此,但他仍然留心国事。正是在这个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无论国际或是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即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26〕。东方是列强角逐的焦点。它们在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攫夺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虎视眈眈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推进,使中国出现了极端严重的边疆危机,刘铭传纵观形势,深深感到:“泰西各国争开商埠以来,或占海疆,或吞藩属,无端欺藐,遇事生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7〕可说“自古敌国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强”,“尤为腹心之患”,〔28〕在此国家多事之秋,民族存亡关头,他忧心如焚,因此“每念中国大局,往往中夜起立,(zhi)裂泪下,恨不能竭犬马以图报于万一也”。〔29〕在这里,他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1884年4月21日,清廷谕命刘铭传进京陛见,他喜出望外,立即赴京。在受到西太后和光绪帝召见后,随即上了《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条陈海防十事,就重点设防、购买兵轮、筹建海军、妥定军制、速建铁路等涉及国防建设重要事宜提出建议。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他反对侵略,保卫国土,民族自立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由此说明,刘铭传受命于危难,在孤军无援、极其艰苦条件下,最后终于取得反法保台的胜利,确实不是偶然的。
    刘铭传与李鸿章在国内战争中狼狈为奸,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中,都充当了刽子手和鹰犬,为清政府立下汗马功劳。因而成为“中兴”名臣武将。但二人却没有携手共同反侵略的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军在国内战争中进行了改组,李鸿章掌握了淮军,在与列强在华势力合作过程中,一军崛起。尽管如此,由于李鸿章片面吸取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而滋长起失败主义情绪。左宗棠就曾批评他,说“伯相(即李)擅淮军自雄久矣,既谓天下精兵无过淮军,又谓淮军不敌岛族(即列强),是天下古今有泰西无中国矣”。〔30〕这就是说,李鸿章虽握有重兵,但从不准备用于反对列强侵略中国战争上的。加之,他从60年代开始搞的有限改革经常受阻,为了保全自己,便采取因循苟且,“养尊处优,不为未然之计”〔31〕的不顾民族利益的态度。这样,李鸿章在反侵略战争中,就很难看到战胜列强的希望和前途。
    李鸿章自1870年移督直隶,取代曾国藩,权势不断扩大,渐揽军国大政。到了80年代,由于他“献媚宫闱”、尽管仕途时有波折,但总的趋势却是扶摇直上的。因受到西太后倚重,权力愈加膨胀。有人说:“李文忠以大学士任北洋重镇,虽不入阁办事而隐持国柄。法越之事,举凡用人、调兵、筹饷、应敌、交邻诸大政,朝廷均谘而后行。”〔32〕在中法战争中,他的战略指导思想可以四字概括,即“陈兵求和”。他虽组织有限度的防御阵势,不是为了战略决战,也不追求战役的胜利,而是为了和敌军讨价还价,以求达成一个屈辱的和约。为此,他还编造了一套自欺欺人谎言大肆兜售。说什么“如法兵犯我驻守之地,不能不与开仗,……第念开仗以后,我胜则法必添兵再战,我败则尚可退回本境,……届时再徐议分界划守。”〔33〕刘铭传不仅用反法保台的实际行动,粉碎了李鸿章的谎言,而且还公开批判了李鸿章屈辱求和的可耻言行。为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言和者,当思伊犁和而兵费倍偿,天津和议而义民受戮,台湾和而琉球坐失,越南和而藩服无存”〔34〕。在这里,刘铭传无情揭露出由于清政府和李鸿章,仅在70年代以后因与列强妥协求和,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以上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李鸿章和刘铭传在反对列强侵略中国问题上,在方针政策和立场、态度上,都是存在着差距的。那么,怎能说刘铭传“在台湾抗法斗争中执行了李鸿章投降主义政策”呢?事实上,在刘铭传反法保台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没发现有哪一件事是按照李鸿章的旨意行事的,也没发现有哪一件事是请示李鸿章后才干出来。事实充分说明,从制定战略方针和决策,到每一个战术的运用,都是由刘铭传独立完成的。也正由于此,他才能取得抗法保台的重大胜利,这也是在中法战争中中国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试想,如果刘铭传真的执行了李鸿章的投降主义政策,可以肯定的说,就不会有抗法保台的胜利出现,而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注释:
    〔1〕〔3〕〔4〕〔5〕〔6〕〔7〕〔8〕〔11〕〔18〕〔20〕〔27〕〔28〕〔29〕〔34〕《刘壮肃公奏议》第2卷,第14-15页;第3卷,第8页;卷首,第1、2、14页;第2卷,第14页;第2卷,第15页;第3卷,第6页;卷首,第1页;第2卷,第8页;第1卷,第4页;第2卷,第7页;第2卷,第1页;第2卷,第1页;第2卷,第7页。
    〔2〕《左文襄公全集》(奏稿)第63卷,第3页。
    〔9〕〔10〕〔12〕〔13〕〔24〕《中法战争》(六)第188页、(五)第468页、(三)第142页、(七)第290页、(七)第297页。
    〔14〕《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4卷,第32页。
    〔15〕〔16〕《鸦片战争》(三)第14、32页。
    〔17〕《拿破仑书信集》第32卷,第277页。
    〔19〕拙著《薛福成援越抗法方策和在镇海战役中的实践活动》,《历史档案》1995年第4期。
    〔21〕〔22〕〔2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87、187-188、19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页,
    〔26〕《列宁选集》第2卷,第798页。
    〔30〕《左文襄公全集》(书牍)第15卷,第58页。
    〔31〕〔33〕《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12卷,第14页;第15卷,第8页·
    〔32〕刘体仁《异辞录》第3卷,第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