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民族凝聚力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有其相对稳定的范畴体系,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的,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和祖国统一的格局。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动力。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近几年来,学术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取得了很多共识,但对很多问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论者认为:中华民族牢固的稳定性和巨大的凝聚力,扎根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征,它是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的积淀;民族精神必然是文化学术中的精粹思想,在历史上曾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具有激励人心,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也是民族物质的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团结、统一思想的纽带,又是促进民族繁荣、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动力。这些论述都是公允的。 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论者在表述上,既有很多共同点,又有不少差异,以下内容为较多论者的共识。如: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自强不息”;宽容精神--“厚德载物”;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胡乔木指出:“天下为公;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都是永远领导我们前进的民族精神。”①上述这些精神,无疑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祖国的统一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以贯之的民族凝聚力。 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及其在清朝统治时期的状况,郭沫若有如下的论述,他在1938年12月发表的《复兴民族的真缔》中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一、富于创造力;二、富于同化力;三、富于反侵略性。”并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清朝统治时期遭受了损失,现在才渐渐复苏。这段论述表明,清朝的封建统治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受到了削弱。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已不能完全沿用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文化,而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对中国虎视鹰瞵,瓜分豆剖,蚕食鲸吞,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正面临着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动,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资本帝国主义瓜分统治世界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古代以“仁”为中心的部分传统思想文化,对组织动员中华民族凝聚起来反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缺乏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保卫国家独立,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个中国近代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斗争中加强凝聚,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的反抗斗争精神。 --清朝满洲封建贵族对外推行民族投降政策,对内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和其他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深受满洲封建贵族的歧视和压迫,清朝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牢狱。清朝封建政权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成为“洋人的朝廷”。以满洲封建贵族为主体的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是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国内根源,是中华各族人民仇恨的焦点,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排除的障碍物。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忠君”为“爱国”的封建精神信条被逐步破除,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反对以满洲封建贵族为主体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重新聚焦,出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组合。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国内统一的民族经济市场逐步形成,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逐步加强,新的、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日益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正逐步由自在的民族意识向自觉的民族意识转变,中华民族正从一个自在的实体逐步向自觉的实体转变,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使中国产生了新的社会经济力量和新兴的阶级力量,这是当时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其思想文化理论和政治主张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要求和利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的核心和动力。 --清朝封建政权对外屡战屡败,屈辱投降,国势日衰,国威日下。清政府对侨居外国的广大华侨缺乏保护力,广大华侨在侨居国受尽盘剥、欺凌和奴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他们回到祖国时,又常遭到清朝官吏和土豪地痞的勒索和迫害。清王朝已逐步失去了对海外炎黄子孙的感召力。广大侨胞从维新派散布的“勤王”的精神和政治误区中日渐摆脱出来,转而支持祖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创导的三民主义--首先是民族主义,日渐成为广大爱国侨胞心目中的旗帜。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