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加强了苏联在战后安排谈判中的地位。苏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成为实现苏联的领土和安全要求的有力保障。事实上,西方除了被迫的逐渐的接受外,选择余地是有限的。这在同年11月召开的苏美英三大国战时第一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上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在德黑兰会议上,苏联在建立东欧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除了第二战场问题外,会议讨论了战后德国的处置、苏联的西北边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和建立未来的国际组织等主要是战后调整和安排的问题。 对战后德国的处置,三国都主张严惩,并考虑和研究分割德国的具体方法。但斯大林反对丘吉尔关于将德国南部与中欧多瑙河联邦的计划,担心它会受英美的控制(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0-91页。)。 苏联的西北边界主要是苏芬边界、苏波边界和波罗的海三国问题。在苏芬边界问题上,斯大林要求恢复1940年的苏芬和约中所规定的疆界(注:斯大林说,“我们同芬兰议和的条件包括恢复1940年苏芬条约的效力。为此,如果芬兰人愿意的话,我们准备放弃汉科半岛,作为交换把佩萨摩地区还给我们。”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没有反对。参见《苏联在1941-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的国际会议上》4卷,莫斯科,1978年,161页。)。在苏波边界问题上,苏美英三国同意波兰的东部大体上以“寇松线”为界,也就是让苏联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28、31、88-90页;参见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卷3分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123页。 )。关于波兰未来的政府,苏联提出要把波兰与流亡政府区别开来(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86-87页。),实际上是否定了波兰流亡政府战后继续执政的可能,因为在这之前苏联已经与流亡政府断绝关系,并且在苏联成立了以波兰共产党为主的“波兰爱国者联盟”。西方对此也无可奈何。关于波罗的海三国归并苏联的问题,在斯大林同罗斯福的会谈中达成了默契,罗斯福希望实行公民投票,但保证不进行国际监督;斯大林表示将让这些国家的人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会议试探性地讨论了苏联在这方面的要求和条件。而苏联的条件就是,得到库页鸟和千岛群岛以及在远东的不冻港(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16、59-60、97-98页。)。这是苏联要在远东开辟势力范围的征兆。 在建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上,斯大林同意由罗斯福提出的建立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四警察制”为核心内容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83页。)。因为这意味着苏联将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此外,关于殖民地的问题,在罗斯福和斯大林的会谈中,谈到了实行托管的可能性。但鉴于丘吉尔的反对态度,会议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10-11页。)。 德黑兰会议后,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景的愈发明朗,关于战后安排问题的迫切性也就愈益突出。1944年1月11日, 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和停战问题委员会成员迈斯基向莫洛托夫递交了题为《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原则》的报告。报告围绕着保障苏联安全和建立苏联势力范围问题,对战后欧洲和世界的调整与安排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他说,“我认为,在构造未来和平与战后秩序时我们的根本目标应当是创造如下一种局面,即,使苏联安全和维护和平能在长时期内至少在欧洲和亚洲得到保障。”所谓的“长时期”的概念,迈斯基的解释是40年。在他看来,40年的时间足以完成两件大事,即“(1 )苏联将会变得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不会再惧怕欧洲或亚洲的任何侵略。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欧洲或亚洲的任何一个大国或大国集团甚至在头脑中都不敢有这样的意图。(2)欧洲, 至少大陆欧洲将会成为社会主义的欧洲,从而根除该地区爆发战争的最大可能性。”“我的大致的估计是,如果苏联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来治愈战争给它造成的创伤,那么,我们在结束这次战争时所追求的安全与和平的“长时期”应当至少30年至多50年。粗略地说,是两代人的时间。” 迈斯基的报告勾画了苏联设计的战后欧洲和世界安排的蓝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苏联对战后欧洲与世界的调整和重组的设想和展望。这就是:第一,确保苏联安全:苏联需要30-50年安全保障的时期,50年内苏联将能强大到敌人不敢侵犯它的程度,同时欧洲大陆将会实现社会主义。建立一条以有利的战略边界为基础的环苏联安全带,具体是,恢复1941年的苏联边界;在苏联的西北部,与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互助条约,让北欧国家维持原状(即保持中立);在苏联的南部,削弱土耳其的影响,加强在伊朗的影响;在苏联的东部(远东),不战而得到南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扩大和巩固与中国的关系。第二,欧洲未来的格局是:苏联(陆上强国)和英国(海上强国)两强占支配地位;不允许存在国家集团和地区联邦;苏联和英国分别拥有东欧和西欧势力范围(苏联通过边界调整和签订互助条约的形式,英国在比利时和荷兰拥有基地);德国被分解成若干个国家并被解除武装;法国不能恢复原来的军事实力;意大利不能拥有领地。第三,未来的世界格局是:建立以四大国为基础的世界性国际组织维持战后和平与安全;苏美英三国执掌世界政治领导权;苏美英三国实行合作共同安排敌对国家和敌占国家(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档案全宗3,目录63,案卷237,52-93页,转引自〔俄〕《史料》1995年4期,124-125、137 -13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