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之二)(4)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81-88页。);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89页。);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注:《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92页。);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波茨坦会议对苏联来说,最重要的是:第一,明确了分区管理德国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地位和发言权;第二,继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波兰的边界后,又迫使西方最终承认苏联支持的临时政府。在几次首脑会议上,波兰问题几乎都是讨论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这除了波兰本身对苏联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外,最主要的是波兰问题就是整个东欧问题的一个缩影,波兰问题如何解决,影响到未来东欧的走向。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初步成功和在波兰地位的巩固,预示着苏联在东欧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将会增强。 苏美英三国在战争后期的几次首脑会谈和首脑会议上就战后世界的调整和安排所达成的协议和谅解,形成了构筑战后国际格局的制度和方法。由于有关战后调整的问题基本上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最后解决的,所以这些制度和方法就在习惯上被人们称为雅尔塔体制。简单地说,雅尔塔体制就是对战后世界所作的安排。它以主要战胜国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它们在战后的实力和地位为基础,把战后世界(主要是欧洲)划分为西方(美英)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概括起来讲,雅尔塔体制的内容是:1.划定势力范围。在欧洲:西欧仍旧保留资本主义,东欧则为苏联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德国由美英和苏联分区占领(后来变为西德属美英,东德归苏联)。在亚洲:外蒙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的华北为美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归苏联,日本本土为美国势力范围。2.建立维护战后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联合国,并确定以“大国一致”的原则作为安理会运作的基础。3.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领地由联合国实行托管。 主要反映大国意志和愿望的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和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主要是美国)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雅尔塔体制在不同程度上分别满足了苏联和美英等国的不同要求。对于西方来说,雅尔塔体制为它们保留了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和传统的中心地区--西欧;对苏联而言,雅尔塔体制满足了苏联对战后调整和安排的大部分要求和愿望。 在边界和领土方面,恢复了苏联1941年的边界并还另有收获(注:1945年6月签订的苏捷条约和8月签订的苏波条约以及1947年2 月签订的对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和约,确认了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战后边界。 这样就全部实现了斯大林在1941年11 月与艾登会谈中提出的恢复苏联1941年6月以前边界的要求。苏联新获得的领土是佩萨摩、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和哥尼斯堡(后改为加里宁格勒)。)。在欧洲未来的政治格局方面,确立了苏联在东欧的支配地位和在中欧的德国的分区占领的作用,从而实际上确立了苏联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强有力的牢固地位。在未来的安全格局方面,苏联在它的欧洲部分由于获得了有利的战略边界,摆脱了战前被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孤立状态。它在西北部的安全已经由于在东欧国家建立了势力范围而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在远东,由于苏联参战和日本战败而使苏联得到领土收益以及在中国、蒙古和朝鲜获得特殊利益(特别是得到了中国的旅顺港海军基地),苏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在近东,由于将要修改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和在伊朗的优势,苏联拥有了通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和借道波斯湾前往印度洋的潜在能力。这样,苏联就在东欧建立了广泛的势力范围,在远东建立了有限的势力范围,在近东掌握了影响局势变化和开辟势力范围的手段。由此,实际上是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广阔的环俄罗斯安全带(注:这里的环俄罗斯安全带的含义是,俄罗斯周边国家的政府都是对苏友好的政府(用斯大林的话说是对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或者不存在像战前那样对苏联怀有敌意态度和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的政府。)。在参与国际事务方面,苏联在联合国享有的大国否决权保障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在战后的调整和安排方面,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它在战争时期制定的原则和计划。苏联已经由一个战前被包围的欧洲大国变成了一个战后在各方面处于优势的世界性大国。雅尔塔体制满足了苏联在领土、安全、建立势力范围和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等方面的广泛要求。因此,斯大林有理由对雅尔塔体制感到满意并设法予以维持。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雅尔塔体制既然给予了苏联以划定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就对苏联构成了某种约束。这种约束就是不能觊觎和染指势力范围以外的地区。而从环俄罗斯安全带的牢固程度而言,它的相对薄弱之处就是在苏联的西南部边界(靠近近东)。西南部边界以外的海峡、地中海和波斯湾正是苏联外出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和谋求领土扩张,是苏联还在与希特勒德国合作时期就梦寐以求的目标。恰恰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制没有满足苏联的要求。苏联在那里只能说拥有一定的影响,但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势力范围。所以,在海峡、地中海和波斯湾地区开辟苏联的势力范围就成了苏联在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努力的方向。后来,苏联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的土耳其海峡危机和伊朗危机,正是苏联试图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建立势力范围的结果。而这两场近东危机恰恰是冷战酝酿期间的重要事件。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