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 黄明光 参加讨论

(三)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第一,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办校宗旨、校训。近代学校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在德育上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其办校的校训、宗旨就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特点。如1897年办于长沙的“时务学堂”,制定有《时务学堂学约》10章,其核心是以救国图存为己任。1900年由爱国华侨李兴濂、陈金山等人在印尼创办的“中华会馆”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学习中华传统儒家经典,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为办校宗旨。1917年,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以“成德、达材、独立、进取”八个字为校训,培养了恽代英等一大批爱国志士。
    第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社团宗旨。近代社会,民间开始出现了自发组织的教育或政治社团。这些社团,绝大多数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例如,1898年,教育家康有为为了对民众进行变法保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北京成立了民间团体“保国会”。该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康有为经常在粤东馆向官员和市民发表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讲。1902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希望通过“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其知识而增长其国家观念”以达到“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11)。
    第三,以宣传反帝爱国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报刊杂志。利用报刊作为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系古代所未有。维新变法运动中,宣传“变法图强”的主要报刊有北京的《中外纪闻》,上海的《强学报》、《时务报》,长沙的《湘报》,天津的《国闻报》、《直报》。1895年5月,《直报》刊登了教育家严复的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救亡决论》,社会影响极大。辛亥革命期间,经常向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报纸有《民报》、《苏报》,其中《苏报》以刊登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赞扬邹容《革命军》一书的反清爱国主义文章而名扬天下。
    第四,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体礼仪形式。近代社会出现了学校或教育社团的集体礼仪,以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强化其爱国意识。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的“东京革命军事学校”。规定学生入学时,必须举行宣读“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仪式。1903年底,中国教社会会员与爱国学社的学生在上海张园集合,会上众人齐诵《爱国歌》诗,“千人同声、音节甚壮。既而争先题名,中国万岁之声震屋壁”。其后,又接到日本东京留学生的来电,为了声援留日学生义勇队的爱国行为,全会人员出至草场,结队举行向东鞠躬仪式,以表示对留学生的支持与同情之情(12)。
    第五,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国语普及运动。国语普及始于近代。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有助于人们形成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19世纪90年代间在全国范围兴起的国语运动,包括“切音”、“注音字母”、“简字”、“新文学”等教育普及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使用,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思想。
    本文于1995年1月18日收到。
    注释:
    ①林则徐:《密探定海夷情片》、《英夷鸱张安氏告示》,转引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9版,第31页。
    (2)见《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3)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4页。
    (4)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孙中山选集》(上卷),第65页。
    (5)据《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卷上,1971年台北再版本,第17页。
    (6)见《本埠及各外埠来涵》,《山钟集》第3册,广智书局1905年版。
    (7)陈天华:《警世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2册,第112~170页。
    (8)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序》。
    (9)转引自陈景盤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10)《教育杂志》第4卷第8号,见1912年11月。
    (11)《中国教育会章程》,见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第17页。
    (12)上海《苏报》,1903年5月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