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对小生产平均理想的超越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何一民 何一民 参加讨论

(一)
    人类自进入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几千年来,中国有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幻想有一种理想的社会,从先秦诸子、陶渊明等士大夫到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及洪秀全等历代的农民起义者,都对理想社会作了不同程度的设计描述。虽然由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背景、文化背景,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千差万别,但是都没有超越小生产平均理想的范畴。直到19世纪末,当中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才发生了变化。康有为集中外关于人类理想社会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大同学说,从而在中国超越了传统的小生产平均理想,使中国人对未来的探索有了一定的科学根据。如果说未来学即是对未来进行说明、概括和预测的学科的话,那么,可以说康有为开创了近代中国的未来学。
    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不仅是一个维新改良者,而且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不仅向往中国自强,希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且像所有的理想主义者一样,也向往人类过上美好幸福的理想生活。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全人类充满了爱,希望祖国独立、富强,人民摆脱苦难,人类走向和平大同。这种爱是康有为生命的精神支柱,贯穿了他的一生。因而他对人民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受的各种苦难表示无限的同情,他发誓要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坚信只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也就可以使人类彻底摆脱苦难,从而在未来社会中达到极乐的理想境界。这是康有为的学说与中国历史上的理想主义者相同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康有为大同学说中的理想社会是奠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天赋人权为理论基础,这就使康有为的大同学说超越了传统的各种理想主义。
    (二)
    康有为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据乱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充满无穷无尽的灾难,中国正处于据乱世的末期。据乱世必定会为升平世所取代,即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必将为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所取代。但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人类社会的最后发展阶段,它也存在许多缺点和弊端,因而升平世也终将为太平世所取代,人类最终会走向大同社会,即一种尽善尽美的社会。康有为在所著《大同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他的未来学说--大同学说。〔1〕
    康有为所设计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无阶级、无剥削、无压迫、无私有财产的社会,它建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尽善尽美。这是一个崭新的理想社会。康有为为这个崭新的理想社会确立了三大原则:
    第一大原则为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制度的公有制原则。
    第二大原则为消灭剥削、压迫,实现人人平等、独立、自由,建立自由人的社会结合体的平等原则。
    第三大原则为去苦求乐,追求尽善尽美的幸福生活的人道主义原则。
    这三大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而建立起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基本框架。
    康有为所提出的大同社会的三大原则超越了中国传统的小生产平均理想社会的构架,因而在这三大基本原则下所设计的大同理想社会具有新的特色。
    一、大同社会的政治结构
    康有为所设计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废除了国家和家庭,没有任何天然的或人为的束缚,个人志愿结合的共同体。
    康有为认为,国家是一切灾难的祸首,因此必须废除国家。按康有为的设计,大同社会全球只有一个公政府,它不再是作为具有强制压迫性质的国家机器,而是一种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机构。这种新的机构具有三个层次:公政府、度政府、地方自治局。在公政府下,地球划分为100度,每度设立一个度政府,度政府下面再分设若干个地方自治局。 公政府设有下议院、上议院、20个部,以及部议院、公报院。公政府成员通过选举产生,最高首脑是总统,总统任期每届一年,不得连任。总统是一种权力象征,主要任务是接受度政府的报告、主持会议、颁发奖励等。下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也兼管财政。从理论上讲全世界的每一个居民都被认为是下议院的议员,下议院特设书记员,每天用电话与各度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各地居民的意见。上议院裁判一切重要的案件,讨论有关政治、教育等问题,并任命各部的领导人,该院议员由各度选举一人组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