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史学》 汤奇学 参加讨论

李对刘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无微不至。
    刘性耿直,少忍耐,以及其他一些原因,结怨甚多,李在暗中多方给予迴护。对刘动辄辞官,朝廷很是不快,李总是为之解释,确系有重病在身。尤为重要的是,设法使他获得醇亲王奕譞的好感。以至1890年奕譞在重病中还询问李鸿章:“省三近况若何?极望勿药。”〔10〕关切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人数众多的顽固势力和其他反对力量,得不到朝廷中有力人物的支持,必将一事无成。
    刘辞官后,一度意志消沉,放浪形骸,以醇酒妇人自娱。李知道后,给刘写信说,“似未宜尔”。切望刘“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敛浮气而增定力”。“如公之才识声望,断非终老林阿者,及此闲暇陶融根器,后数十年之世界终赖扶持,幸勿放浪自废为祷。”〔11〕语重心长,其情殷殷。
    对刘铭传所创之铭字营,李鸿章知道这是铭传命脉所在,总是特别关照,即便刘离营回乡,也不让他人染指,总是要让刘的侄辈统管,为刘复出预留资本。
    支持是相互的,刘铭传称李鸿章为“贤帅”、“吾师”。每当有军情大事,只要是李鸿章出面相请,除甲午之役外,刘都能慨然出山。
    
    在中法战争中,成功地守卫住台湾是刘铭传一生最重要功业之一。而刘铭传守卫台湾自始至终都得到李鸿章有力支持。
    1884年7月,刘铭传去台湾前, 在天津和李鸿章连日反复会商台防事宜,他们都把台防置于重要地位。李鸿章考虑台湾驻军主要是湘军,湘淮军历来不和睦,担心刘临难渡台,孤身无助,让刘铭传在驻直隶淮军中选派教陆操者、教炮队者、教火雷者134 人及旧部提督王贵扬等干部10人随同前往,同时拨给新式步枪3000支,炮30尊及水雷等,勉为目前应急〔12〕。
    刘到任后不到一个月,法军即以基隆为目标,发起一次又一次猛攻,不惜代价,志在必得。法军舰载大炮射程远,威力大,中国军队所拥有的武器无法与之抗衡,刘铭传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放弃基隆港,据山扼险,不让法军再前进一步。这对于保存实力、持久抗战,无疑是正确的。基隆港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不了解实情、不懂军事的朝士大哗,交章弹劾,甚而至于有人上疏攻击刘铭传自撤离基隆后,“神魂若失、举动言语骤失常态,竟似有心疾。”吓得连精神也失常了。湘军将领也纷纷指责刘铭传处置失当。左宗棠在奏折中指责刘“懦怯株守”,“坐守台北不图进取,皆机宜之坐失者也”〔13〕。刘铭传承受了巨大压力,李鸿章则为之辩解:“省三智勇迈伦,非畏葸者比。”〔14〕数月后,有情报说,法军将以更大规模进攻台北。李电告处境已十分艰难的刘:“公须相机进退,如(台)北不保,彰化、嘉义能扼要守,皆巡抚地也。”〔15〕即不要株守一城一地,务须保存有生力量,长期作战。由此更可以看出李鸿章和刘铭传军事思想的一致性。在一片攻击声中,得到李鸿章的谅解和支持,其鼓舞作用可想而知。
    中法战争时,台湾仍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其防务及后勤支持均应由闽浙总督负责;广东是闽浙以外最靠近台湾的省份。因此,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负责东南海防的左宗棠,闽浙总督杨昌浚“力筹”“援台各事”〔16〕。又令粤督张之洞不惜代价援台。实际上援台最不得力的数闽浙方面。至1885年元月,左宗棠等仍“未曾派兵来援”台湾,军饷亦迟迟不能汇至台湾。法海军封锁台湾,兵、饷难运送也是事实,但左宗棠、杨昌浚等未肯多方解救也是事实。台湾道刘璈更以左宗棠为靠山,处处和刘铭传意见相左,其所在台南库中有银数十万两,仅解送七万两给刘铭传,便不再接济台北。
    张之洞援台,军饷和武器不吝悭,但在人员方面则更多地考虑广东防务。当时,刘铭传旧部吴宏洛五营驻守广州。经中央政府同意,调吴宏洛部赴台。吴本人也坚决请求去台湾杀敌;李鸿章也数次请张之洞放吴。张之洞为加强广州守卫,始终不同意吴宏洛赴台。不得已,吴不辞而别,只身渡台。
    李鸿章负责北洋防务,既要防范法重演两次鸦片战争故伎,北犯津沽,又要防范蠢蠢欲动之日本乘火打劫,因此人力饷力都比较紧张。但他心系台湾,当听说台湾可能不保,刘铭传难能生还时,不禁为之“痛哭”〔17〕。为了守住台湾,他多次“选战将带精练淮勇”配给新式枪炮援台。又多方筹集军饷、武器等支持刘铭传。“唯台湾远隔重洋,其时法国兵舰已屯集闽海,封禁台北各口,一意围困,商轮不行,文极阻绝,华船被其焚毁,动杀者不一而足,军火饷需尤敌人所注意,而欲得甘心。”华轮既无法接近台湾,李鸿章便兼用“以夷攻夷”之法,高价雇外轮运送人员和物资。在李鸿章直接督促下,淮军负责转运援台部队和物资的官员,“往还重洋多至十次,出没惊涛骇浪之中,盘旋飞弹坠丸之下,不惜躯命,出死入生。”先后运送援台兵勇数千人,兵饷数以十万两计,以及大批武器、弹药、各种军用物资〔18〕。几近绝境的台湾军民看到援兵到来,“喜从天降。”1885年1月下旬, 在台湾最危急关头,聂士成率近400 名士卒乘英国“威利轮”深夜在台湾东海岸卑南登陆,天明,当地居民知道了,“咸呼天兵又至”,争相欢迎〔19〕。
    接济饷银的方法更是灵活,除了由运兵船携带一部分外,更多的是通过台湾和厦门商人交兑。如厦门富商叶文澜和台湾商人联系密切,相互极为信任。李鸿章便让人把饷银交给叶,叶设法通知台湾如数兑付。这种方法既隐蔽又保险。李鸿章还用同样方法,请英国在台商人兑付大量白银。〔20〕
    李鸿章还曾拟派海军增援台湾,由于北洋水师成军不久,没有具有海战经验的海军军官,便雇用德国海军军官式百龄为将,率超勇、扬威两舰和南洋水师五舰南下。式百龄指出,法国海军力量远在中国海军之上,中国增援海军应避实击虚,绕过台湾,拦截往来于西贡、香港、台湾之间的运输船,迫使法国海军分兵保护其补给线,减轻对台湾的压力。李鸿章同意这一方略。可惜未及实施,朝鲜发生了内乱,日本借机寻衅,援台之北洋水师改派赴朝鲜以遏止日本。
    李鸿章积极态度,对刘铭传守住台湾有重要意义。刘铭传致函叶文澜称:“幸省城并南北洋竭力顾救,始有再生之望。”〔21〕这里省城与南洋、北洋并提,实际上真正“竭力顾救”的是北洋,对省城即闽浙总督等,刘铭传颇有意见。
    李鸿章还反复催请粤督张之洞、江督曾国荃、闽督杨昌浚等援台,对整个援台工作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刘铭传抗法守台期间,和中央政府的联络都是通过李鸿章进行的。李鸿章总是及时上传下达,把台湾的军情、困难和要求及时报告给中央政府,把中央政府的部署、命令尽快转告刘铭传,因此尽管有台湾海峡阻隔,通讯基本通畅,对于台湾保卫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