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考察(3)
1927-1940年间的华侨教育,和前段时间相比,不仅华侨小学教育发达,中学日渐增多,而且华侨教育系统日趋完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华侨教育的控制和管理也日益加强。1928年6 月大学院特设“华侨教育委员会”专门管理华侨教育事宜;并且制定了《华侨学校立案条例》、《华侨小学暂行条例》、《华侨补习学校暂行条例》、《驻外华侨劝学员章程》、《华侨视学员章程》等法令,进一步规范了华侨教育的管理。1929年11月,国民党中央训练部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通过了《华侨教育会议宣言》和25项决议案,交流了华侨教育经验,指出了华侨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并建立了“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作为教育部办理华侨教育的咨询机构,负责拟定改进华侨教育方案、调查华侨教育情况、计划华侨教育经费及其它有关事项。1931年秋,侨务委员会成立,下设侨民教育处,主管华侨教育的调查、立案、监督、指导等工作;而有关华侨教育的方针、政策、实施计划、经费筹划、师资培训及课程设计等项,则仍由教育部负责管理。在教育部和侨务委员会的联合指导下,特别是经过各地侨胞的共同努力,华侨教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 华侨教育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侨居地政府的警惕和不安。侨居地政府当局除了颁布各种苛刻条例,对华侨学校教师的任用、学校行政、课程教材、学生年龄等横加干涉和严格限制以外,还改变以往将华侨子弟排斥在当地学堂之外的愚民政策,或开设学校,吸引华侨子弟入学,试图通过与华侨学校竞争来挤跨华侨创办的学校;或给华侨学校以津贴,进而控制华侨学校的办学方向。这些同化、分化政策导致了华侨社会内部意见分歧。尽管如此,大多数华侨还是赞成把子女送到华侨学校中,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例如,荷属东印度设立了荷华学校,以毕业后直接升学、优先就业等条件为诱饵,招收华侨子弟,1932年开办荷华学校117所,招收学生23353人,而华侨学校则有450所,学生近45000名。华侨学校的校数差不多等于同期荷华学校的4倍,学生是荷华学校的2倍。〔14〕这说明民族主义思想在华侨中仍具有很深的影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大举南侵,南洋各地相继沦陷,华侨教育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华侨社团和华侨学校被迫解散;侨校师生有的回国,有的留在当地参加抗日活动,坚决抵制日寇的法西斯奴化教育。国内教育部为收容回国侨生,特在云南保山、四川綦江和广东乐昌开办了华侨中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等高校也增设了侨生进修班,安置回国的华侨学生就学。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教育部成立“华侨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组织华侨学校复学复课;又派专门委员吴研因和督学到东南亚各地督导。各地热心教育的侨胞,克服战后的经济困难,在重建家园的同时,积极致力于华侨教育的复兴。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到1946年底,海外各地华侨学校已达3455所,其中向教育部立案的有673所; 在这3000多所华侨学校中,有中学100余所。 在这一时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华侨教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各殖民地纷纷赢得了解放,建成独立的国家。身处其间的海外华侨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步从以前的“落叶归根”转向“落地生根”,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华人,华侨教育也因此开始向华人教育转化。应该指出的是,华侨成为华人后,虽然取得了居住国的国籍,但仍念念不忘故土,对中国依然保留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三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近代华侨教育经过了由自发形成到自觉的、有组织的发展,直至逐渐向华人教育转化的嬗变历程。如果姑且撇开华侨自发设立学塾等旧式教育机构不论,那么近代华侨教育的发展时间还不到50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近代华侨教育不仅出现了三次兴学高潮,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经验越来越丰富,而且在教育管理、经费、教学形式与方法、学制与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在管理上,建立了自国内到侨社再到华侨学校的三级管理体系。比如,在南京设有华侨教育总会,在海外则设有缅甸分会、加拿大分会、越南分会、美利坚分会、非洲分会、菲律宾华校联合会、马六甲华校教师联合会、槟城华校教师联合会等41个华侨教育会的分支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世界各地的华侨学校。 (二)在经费筹措方面,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是来自学杂费以及侨社各界特别是商界的捐款。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途径。从下表所列举的几处华侨学校经费来源的情况看,〔15〕华侨学校经费筹集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