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欧美列强的东亚地缘及海军战略(19~20世纪中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北亚论坛》 张景全 参加讨论

二、基于东亚地缘之上的海军制胜战略
    诚如上文所述,一个基本的地缘政治现实是:欧美列强与东亚距离遥远,虽然这种状况因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善,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有效克服因欧美与东亚之间距离遥远所造成的交通迟缓、战略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巨大困难的主要是海军力量。“英国的宏大战略”的两个目标之一便是“保证通向大英帝国最遥远角落的航道畅通无阻”,[9] 而一定时期内保障航道畅通的唯一有效手段是海军。当有人以美国与东亚距离遥远为由质疑对菲律宾的占领时,美国的战略家回答道:“我们的海军将使它们成为毗邻”。[7] 因此,任何试图介入并左右东亚的欧美国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海军强国。由于英国、法国、美国、俄国一直在海军排名中靠前,这保证了它们拥有跨越广阔水体、对东亚实施人员及物资的投送能力,因此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等国在东亚一直拥有巨大的利益。
    东亚地区特殊的地缘环境和技术、交通条件为欧美列强推行海军制胜战略提供了便利。东亚的大陆一侧海湾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另一侧列岛星罗棋布、海道纵横,更为重要的是,东亚一侧的大陆海岸线与另一侧的岛屿链相连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缘环境:即大陆一侧从北向南,有俄(苏)远东地区、朝鲜半岛、中国沿海、中南半岛,经马六甲海峡,再从南向北,有印度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台湾列岛、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在堪察加半岛与大陆相连,其间海道分布,从而在中间形成了一个不规则形状、半封闭半开放的独立海域。这种独特的地缘环境在中世纪时期为东亚的文化、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形成了东亚海洋周边国家和地区虽然联系紧密但又未完全一体化的独特东亚体系和社会;而在近代以来,这种地缘环境则为欧美列强推行东亚海军制胜战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这个自成一体、左右逢源的狭长海域内海军可获得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良港口、补充给养和燃料的储煤站以及重要的航道,海军的机动性得以有效发挥。
    另外,东亚在技术、交通上的落后加强了东亚独特的地缘环境带给欧美列强的海军优势。欧美海军成为远距离投放能力的主要兵种,是欧美列强长期海洋实践和技术进步的结果,使他们拥有火力和机动性方面的优势。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铁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海军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但是东亚的技术及陆地交通状况却并未对欧美海军的地位构成致命的威胁:中国虽然有广阔的领土,但铁路网极为有限,陆军装备水平很低,因此不会对海军的攻击构成大的威胁;日本虽然铁路交通相对发达、陆军装备精良,但其属于狭长的列岛国家,陆地战略纵深极其有限,因此对日本的进攻或威慑更多取决于海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及群岛河流纵横、落差很大,无论在陆地还是群岛上都布满热带丛林,以陆地进攻代替海上攻击得不偿失;俄(苏)远东则拥有面积广阔、气候酷寒的陆地战略纵深,尽管那里存在着一条世界上唯一横贯欧亚的西伯利亚铁路,但其运输能力在当时还是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距离遥远的欧美列强而言,依靠海军进攻技术及交通落后的东亚是一回事,依靠陆军占领陆地广阔、岛屿星罗棋布的东亚则是另外一回事。于是,欧美列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视海军为影响东亚的有力手段,制定了相似的东亚海军制胜战略:夺取储煤站、建立海军基地、控制重要航道,以小规模海军舰队威胁对手或关键时刻集中海上力量击溃对手,支撑起欧美列强的东亚战略,实现各自的东亚利益。
    其一,夺取储煤站、建立海军基地、控制重要航道,三位一体。传统海军强国英法一直高度重视在东亚沿海陆地及岛屿修建储煤站。对此,德国代理外交大臣布洛夫曾在外交纪录中,把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列强重视在东亚建立储煤站的海军战略和盘托出。1897年8月17日,布洛夫写道:“德国东亚商业的发达使它有必要在东亚海洋内常驻一些帝国军舰保护这个商业,因此需要象其他东亚商业有关的国家一样,有一个在中国沿海地点,在这个地点我们的军舰能暂时停留”,“能补充其煤斤”和“必要的修理”。[8] 东亚储煤站的不断修建,意味着欧美列强的海军在东亚作战半径在不断延伸,海军基地的功能在不断发挥,对东亚关键航道的控制力在不断增强,其东亚战略在不断被推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另一个海军强国美国出现在东亚。对美国及欧洲列强地缘战略产生深远影响的马汉提出:美国应在关键地区广泛建立加煤站,控制亚洲、太平洋、大西洋及主要海峡、航道。[10] 随后美国制定了以关岛和菲律宾为依托,储煤站、海军基地与航道控制三位一体的海军战略。时任舰队司令的斯托克顿,在他写给世界上首座海军最高学府美国海军学院的创始人、海军少将卢斯的信中,便提出了这一战略:“长期被美国捕鲸船作为集合地的关岛是夏威夷和菲律宾的直航线,它所处的位置正好使这里乘船到日本、韩国、中国上海和香港,……如果我们在菲律宾确保维持一个加煤港,我们就可以从旧金山或巴拿马地峡运河去夏威夷,从夏威夷到关岛,再从关岛去菲律宾”。而海军军官麦肯则以关岛为依托提出了更为宏大的海军战略:如果关岛建成美国一流海军基地,将能够保护和威慑从海参崴到新加坡的全部战略地区,保护和威慑从澳大利亚到埃斯奎莫尔特交通线侧翼的战略要地。[7] 事实上,这一海军战略在冷战后仍可见其踪影。
    其二,以小规模海军舰队威胁对手,关键时刻坚决集中海军力量谋求制胜,影响东亚。东亚特殊的地缘环境,沿岸国家技术、交通的落后,利于欧美海军的战略展开,即使规模很小的舰队就可控制大部分海域,对沿岸国家构成巨大的威慑。这在英国体现得极为明显,“在1841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的几次战役中,装甲舰复仇女神号的机动性和火力对中国的守军来说是一个灾难,他们轻易地被一扫而光”。因此,“在欧洲以外,较小的皇家海军舰队,甚或个别的战舰进行所有的活动:镇压海盗活动,拦截贩奴船只,运送陆战队登陆,威慑从广州到桑给巴尔的地方当权者;在那些地方,看来其影响甚至更是决定性的”。[11] 英、法、美、德均在东亚派驻了舰队,只要有需要,它们的舰队便会出现在东亚海域的任何角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