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大都无城(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许宏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史述论》,《考古学集刊》第16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刘庆柱《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回顾及其研究的再思考》,《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研究——中国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宿白《北魏洛阳城与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4]徐光冀《曹魏邺城的平面复原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科学出版社,1993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第737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6]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第83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7]同[6],第130页。
    [8]许宏《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第11期;许宏、陈国梁、赵海涛《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10]李宏飞《二里头文化设防聚落的环壕传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6期。
    [11]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文物》2008年第1期。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1~2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刘彦锋、吴倩、薛冰《郑州商城布局及外郭城墙走向新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3期,2010年。
    [13]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0年第7期。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许宏、张国硕、刘莉等。详见[6];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第13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刘莉《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14]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
    [15]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第77~7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岡村秀典《中国文明:農業と禮制の考古学》,第207页,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8年。
    [17]孙华《商代前期的国家政体——从二里冈文化城址和宫室建筑基址的角度》,《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18]刘莉《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19]秦小丽《中国初期王朝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地域关系——二里头·二里岗时代陶器动态研究》,《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20]许宏《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等《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遗址2005~2007年勘察简报》,《考古》2010年第1期。
    [22]何毓灵、岳洪彬《洹北商城十年之回顾》,《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2期。
    [23]发掘者认为已发现的“夯土遗迹实为封闭的方形夯土城墙的基槽”,但“城墙基槽的外围未见护城河(沟)遗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考古》2003年第5期)。这与此前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夯土城址城、壕并存的情况不类,不符合就近取土筑城、扩大高差以增强防御性能的工程学常识。同时,遗迹内填土倾斜下凹,西槽、北槽“未见夯起的墙体”,槽内填土大多“夯打略松”,甚至“未经夯打”(见上引简报),南槽内“土质松软,未见夯筑迹象,甚至在某些局部仍呈壕沟状,沟内均为淤土层”(岳洪彬、何毓灵、岳占伟《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种种特征,都迥异于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洹北宫城所见商代夯土城垣工程的典型工艺。因此,可以排除这一遗迹属于已开始夯筑的城墙基槽的可能性。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40~48页,科学出版社,1994年;岳洪彬、何毓灵、岳占伟《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
    [25]同[22]。
    [26]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
    [27]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76年第3期。
    [28]徐天进《西周王朝的发祥之地——周原——周原考古综述》,《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
    [29]彭曦《西周都城无城郭?——西周考古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考古与文物》增刊·先秦考古,2002年。
    [30]保全《西周都城丰镐遗址》,《文物》1979年第10期;胡谦盈《三代都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第17~2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1]付仲杨等《丰京遗址2012年考古调查和勘探收获》,中国考古网2013年1月21日。
    [32]卢连成《西周丰镐两京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
    [33]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1期;陈公柔《西周金文中的新邑、成周与王城》,《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王人聪《令彝铭文释读与王城问题》,《文物》1997年第6期;梁云《成周与王城考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34]叶万松、张剑、李德方《西周洛邑城址考》,《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刘富良、朱世伟、范新生《西周早期的成周与王城》,《安金槐先生纪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
    [36]刘富良等《西周早期的成周与王城》,《安金槐先生纪念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年;徐昭峰《成周与王城考略》,《考古》2007年第11期。
    [37]徐昭峰《成周与王城考略》,《考古》2007年第11期。
    [38]许宏《曲阜鲁国故城之再研究》,《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附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39]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临淄齐故城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6期;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
    [40]同[6],第82页。
    [41]同[6],第82~83页。
    [42]徐苹芳《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4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编《晋都新田》,第1~2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44]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而作》,《文物》1985年第2期。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1955~1960年洛阳涧滨考古发掘资料》,第122~12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46]同[37]。
    [47]同[6],第93~95页;梁云《战国都城形态的东西差别》,《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辑。
    [48]马良民《试论战国都城的变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49]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第167~171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