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始末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冯天瑜 参加讨论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初无全算”的状况下仓猝起事,居然赢得占领湖广会城的空前胜利。此刻,摆在党人面前的紧迫任务,是建立新政权。然而,武昌起义猝然爆发,本地革命领导者或阻隔于汉口(如刘公)、或伤(如孙武)、或避(如蒋翊武)、或牺牲(如刘复基),革命军总司令部原有二十一名干部,起义时在武昌参加战斗的仅蔡济民、吴醒汉二人,而孙中山、黄兴等全国性革命领袖则远在国外或香港,起义者处于“群龙无首”状态,于是便有清军将领黎元洪被推举为鄂军都督一幕的出现。
    一、革命军据咨议局为总司令处,建立湖北军政府
    按照文学社、共进会1911年9月下旬召开的联合会议确定的计划,武装起义翌日,各方面负责人应齐集全省最高民意机关--湖北咨议局,会商组建新政权大计。
    10月11日黎明,经一夜激战的起义军人,带着浓重的硝烟气息,陆续赶到武昌蛇山南麓、阅马场北端的湖北咨议局,将其“据为总司令处”①。自此,这幢1908年筹划、1910年落成的西洋式二层红色楼房,成为革命的军政指挥中心,继而在此组建湖北军政府②。
    武昌起义后立即组建军政府,这是依据同盟会的成议采取的行动。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起草《军政府宣言》,提出同盟会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并在《宣言》开头拟出如下格式:
    天运岁次年月日,中华国民军军都督
    奉军政府命,以军政府之宗旨及条理,布告国民。③
    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此一名称是据同盟会政纲、仿《军政府宣言》起始格式拟成的。
    10月11日,湖北咨议局景象一新:大门铁栅栏前,悬挂两面红底黑色九角旗,上缀黄色18星,这是革命党人事先准备好的昭显关内十八行省共谋革命的铁血旗,12名起义士兵(为测绘学堂及陆军第三学堂学兵)持枪护卫于门前旗下④。
    前来参加10月11日上午会议的起义军人疲惫而又兴奋,他们是:蔡济民、张振武、李作栋、高尚志、陈宏浩、吴醒汉、徐达明、邢伯谦、苏成章、黄元吉、朱树烈、高震霄、王文锦、陈磊等。据共进会负责人之一、湖北沔阳人李作栋(春萱)后来回忆,在首义后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
    蔡济民对大家说:“起义已初步成功,目前最要紧的是重新组织政府,不能这样群龙无首;光武昌起义是不行的,必须马上通电全国,呼吁响应;安民告示更非马上发出不可。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的人,才能号召天下,免得别人说我们是‘兵变闹事’”。有人插言:“我们不是已经推定了总理和总指挥吗?”蔡说:“原来推定的诸人,目下都不在武昌,缓不济急。”⑤
    遵照蔡济民的意见,“总司令处十人具名发出请帖,广召官绅。移时,劝业道、武昌府、县及各绅士到局,惟领袖绅士柯逊庵未到”⑥。柯逊庵,即柯逢时(1845-1912),湖北武昌(今鄂州)人,曾任各省土药统税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辛亥革命前夕授浙江巡抚,未赴任,是当时武昌在籍家居职位最高的官员,故称“领袖绅士”,湖北新军武昌暴动,他取观望态度,当然不愿出席11日党人在咨议局召开的会议(后来大局稳定,柯曾组织绅商成立态度中立的武昌保安社,为第二任社长)。
    与会党人提议,通知咨议局正副议长和驻会议员前来开会商讨。当即责成咨议局秘书长石山俨派人分头去请。驻会议员、湖北江陵人胡瑞霖(1878-1943)陪同共进会成员陈磊(1890-1912)、费榘(1885-1922)亲往议长汤化龙寓所敦请。据曾官费留学美国、加入同盟会、辛亥时任湖北咨议局当选议绅的襄阳人陶德琨(1883-1970)回忆,汤化龙是由陶德琨在土药统税大臣柯逢时家中觅得,引往咨议局的。另说:10月11日上午,共进会员吴醒汉、李作栋、陈磊分头寻找汤化龙,邀其支持,但均未觅得,后胡瑞霖在柯逢时家中找到汤,劝其出山,汤化龙遂由胡瑞霖陪同前来咨议局参会,时至11日正午。
    二、10月11日中午咨议局楼下联席会议·都督提名
    经上述筹划准备,10月11日中午1时许,在咨议局楼下会议厅举行联席会议,参加者有首义军人、湖北咨议局议员及原地方官员、绅商代表。
    参加联席会议的原地方官员,噤若寒蝉,并对起义军人邀请他们任职新政权,强推软辞,不肯就范:
    革党以劝业道高松如为行政长官,推为度支司,所有官钱局事务,请其主持。高欲却不能,强而后可。又推武昌府[赵]为安民局长,赵守答以“赵某年已七十有余,今日杀我,正得其所;如欲用我,则已精力不及。”革党一笑置之。江夏县李令,默无一言。⑦
    可见,起义者本拟延请旧政权的地方官员担任军政府行政职务,却受到旧官僚们冷淡的拒绝。相形之下,咨议局成员则对新政权表现了热情,他们是:议长汤化龙(1874-1918),副议长张国溶(1878-?)、夏寿康(1871-1923),议员胡瑞霖、阮毓菘、刘赓藻、沈维周,秘书长石山俨等。
    10月11日中午,在咨议局楼下会议厅举行的联席会议上,先有军人推举汤化龙出任都督,汤氏不置可否,“未有绝对拒绝意”⑧,倒是驻会议员、汤的儿女亲家胡瑞霖考虑到革命“成败尚未可知”,从旁婉辞,说现在是军队起来革命,汤议长不便领导,最好在军队中推一有声望的人⑨。汤化龙随即发言说:“革命事业,兄弟一向赞成。现在武昌起义,各省还无所知,须先通电各省,吁请一致响应,革命大功才能告成。再者瑞澂逃走后,必有电报到京,派兵来打湖北,同我们为难。兄弟一介书生,军事非所长,其他行政事务,兄弟一定尽力帮忙”。胡瑞霖在会上说:“革命军真乃仁义之师,连夜作战,市廛不惊,人民箪食壶浆,革命军亦辞而不受。兄弟万分敬佩。暂时需用款项,兄弟可以代为筹办。”⑩胡瑞霖提议由咨议局垫支一万元(另说五万元)作费用。据李翊东(西屏)回忆,起义士兵10月10日晚通宵作战,废寝忘食,11月11日晨已觉困饿,咨议局司会计的议员胡瑞霖“乃奔告商会垫借五万金分配作临时食费”(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