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张之洞与戊戌政制改革(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谢放 参加讨论

四、“当时之言变法者,盖有不同之二源”
    在戊戌政制改革中,张之洞与康有为并不是不存在分歧。熟谙晚清史事的陈寅恪曾说:“当时之言变法者,盖有不同之二源,未可混一论之也……南海康先生治今文公羊之学,附会孔子改制以言变法。其与历验世务欲借镜西国以变神州旧法者,本自不同。”〔65〕此论颇具深意,惜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笔者认为两者不同之处主要有三:
    其一,是否适当改变清廷的权力结构。在康有为看来,百日维新中虽然不必开议院、言民权,但是改革官制、设立制度局,却是必要的。他主张适当改变清廷的权力结构,让康、梁等维新人士参与朝政,借助光绪帝的“君权”来进行变法。按康有为原来的设想,既要让维新人士参与朝政,又不至于增大“改官制”的阻力,则采取设立新衙门,不撤旧衙门的策略。但一提出“改官制”、设“制度局”,即“流言纷纭,咸谓我尽废内阁、六部及督抚、藩臬司道矣”,“于是京朝震动,外省悚惊,谣谤不可听闻矣”〔66〕。“彼盈廷数千醉生梦死之人,几皆欲得康之肉而食之,其实康不过言须增新衙门耳,尚未言及裁旧衙门也,而讹言已至如此”〔67〕。可见“改官制”阻力之大。
    在张之洞看来,既然“外洋民权”的主旨不过是“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就可以在清廷既有的权力结构中,实现绅民的这种权利。他说:“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即或咨询所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达于院司道府,甚至联名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68〕他主张仿效的“西政”中,也并无“改官制”之类的内容,较之康有为的政制改革方案,显得保守一些。不过其间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政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比康有为“有次第”的变法还稍长。
    其二,张之洞反对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说。1895年11月,张之洞在南京会见康有为时,就表示反对所谓的“孔子改制”,提出只要康放弃此说,便可以为之提供开上海强学会的活动经费。康有为则表示,不能因张氏提供活动经费便改变自己的学说。次年1月, 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会,刊行《强学报》,该报以孔子纪年,封面大书“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与光绪二十一年并列,又发表《孔子纪年说》。这一做法,也引起了张之洞的不快。结果,因《强学报》使用孔子纪年,“见者以为自改正朔,必有异志”〔69〕而受到非难。张之洞授意宣布上海强学会停办,《强学报》停刊,被指责为压制维新派的显例。平心而论,办报的目的本是为了扩大维新宣传,这就需要采取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的宣传方式。使用什么纪年,固然具有政治意义,但对宣传维新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次要的形式问题。因为使用光绪纪年,并不会妨碍维新宣传;而改用孔子纪年,便意味着“改正朔”,即改朝换代,这当然容易为他人所攻击。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一书系统阐发了“孔子改制”理论,他本希望借孔子的旗号来减少变法的阻力,即其所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70〕然而,该书一刊行,便产生了梁启超所形容的“火山大喷火”的效应,引发了卫道士们的强烈不满。与康氏的初衷相违,“孔子改制”一提出来,不但“惊人”,而且未能“避祸”;不仅成为了卫道士们攻击的目标,就连陈宝箴、翁同龢这些赞同变法的官员也认为其说“荒谬”,结果被清廷强令毁版。
    以“孔子改制”来宣传变法,在当时的情势下,其效果是惊世骇俗的,其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诚如萧公权所言:“康氏发展孔教的努力除有反效果外,其本身也极不成功。”〔71〕其实,作为一种变法理论,宣传面越广,影响力越大,接受者越众,才是成功的标志。“孔子改制”说除了康氏的若干弟子外,心悦诚服者并不多,而反对者、非议者、不理解者却不少。这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民智未开、守旧者众。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也是在同样的时代和社会中传播的,其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直接抬出英人赫胥黎,并没有把进化论装入公羊学说的框子里,而宣传的实际效果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难怪梁启超后来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其师当年的做法,也说过一番令人深思的话:“中国思想之痼疾,确在‘好依傍’与‘名实混淆’……康有为之大同,空前创获,而必自谓出孔子。及至孔子之改制,何为必托古?诸子何为皆托古?则亦依傍混淆也已。此病根不拔,则思想终无独立自由之望。”〔72〕梁氏亲身经历体会之言,其意深焉!
    其三,采取稳健还是激进的变法步骤。百日维新期间张之洞对改科举的变通便是稳健的一例。
    是年3月,梁启超曾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其时各省举人将及万人齐集京城参加会试,“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6月,康有为先后代徐致靖、 宋伯鲁拟奏折,陈述了八股取士的危害,提出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光绪帝谕令准行。于是“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之术矣”〔73〕。可见改革科举同样面临很大阻力。
    张之洞历来是赞成改科举的,早年任学政时,对科举的弊端便深有洞悉,在《劝学篇》中还专门撰写《变科举第八》一章。不过他也深知改科举阻力甚大。梁启超曾记述:“张之洞且尝与余言,言废八股为变法第一事矣,而不闻其上折请废之者,盖恐触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惧其合力发谤己而排挤己也。”〔74〕改科举的诏令下达后,张之洞与陈宝箴联名上《妥议科举新章折》〔75〕,肯定了改科举的必要性,“惟救时必自求人才始,求才必自变科举始”。因康有为代拟的上疏着重揭露八股取士的危害,反复强调改试策论以“讲求时务”,并未谈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张之洞由此认为“若一切考试节目未能详酌妥善,则恐未必能遽收实效”,遂提出了八股当废,四书五经仍作为考试内容的折中方案;主张变通科举章程,乡会试仍为三场,而“将三场先后之序互易之”,一试历史政治,二试时务,三试四书五经,并提出每场录取的具体方法,岁科两考也照此办理。尽管他宣称三场并重,因清代科考“最重首场”,把四书五经摆在政史、时务之后,其实已隐喻着虽有保留但地位降低之意。张之洞的变通方案虽然带有保守色彩,不过,考虑到科举取士“行之且千年,深入迂儒骨髓”〔76〕的实际情况,不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则较有可操作性。光绪帝当即诏准了张氏的变通方案。梁启超在记述这件事时,曾有一番较为中肯的评说:“以科举取士,必不能得人才也,故不惟八股当废,即科举亦当全废。而一切学级,悉自学校出,此乃正理也。然此次不即尔者,盖使数百万之老举人、老秀才,一旦尽失其登进之路,恐未免伤于急激,且学校生徒之成就,亦当期之于数年以后,故此数年中借策论科举为引渡,此亦不得已之办法也。”〔77〕可知当时科举改革涉及众多士人的切身利益,改变过于“急激”,反倒增大改革的阻力,张之洞采取谨慎的变通办法并非没有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