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关于自珍反对限田的动机分析,参拙撰〈龚自珍〈农宗〉篇发微〉,载《香港大学中文系集刊》,第4卷(1994年),页88-95。 〔33〕《龚集》,页113。 〔34〕关于清朝中叶人口激增的具体情况,参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载《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8卷1期(1949年1月),页153-169;全汉升;王业键〈清代的人口变动〉, 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2本(1961年7月), 收入存萃学社编集:《清史论丛》第5集(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 页144-152。 〔35〕关于清代旗丁的增长和影响,参韩光辉〈清代京师八旗人丁的增长与地理迁移〉,载《历史地理》,第6辑(1988年9月), 页201-203。 〔36〕〈西域置行省议〉,《龚集》,页106。 〔37〕这套管治新疆的制度,自乾隆起开始施行,一直至光绪新疆建省,都没有多大改变。关于这套制度的详细情况,可参考下列论著: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页264-280;王文萱〈清代边疆行政〉,载《政治季刊》,2卷4期(1939年7月),页52-53; 陈芳芝〈清代边制述略〉,载《燕京学报》,第34期(1948年6月),页151-156。 林恩显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清朝这套管治新疆的制度,以隔离汉、回为目的,见所著:《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页25-105。 〔38〕乾隆至道光间多次回乱,都与当地吏治不修有关。魏源曾指出驻防的满洲兵“视换防为利薮,以瓜期为传会”: (《圣武记, 页182》)左宗棠更从行政的角度明白表示:“将军、都统与参赞、 办事大臣,协办与领队大臣,职分等夷,或皆出自禁闼,或久握兵符,民隐未能周知,吏事素少历练,一旦持节临边,各不相下,稽查督责,有所难行。地周二万里,治兵之官多,治民之官少,而望政教旁敷,远民被泽,不亦难哉!”(《左文襄公全集·奏稿》载光绪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覆陈新疆情形折〉),卷53,页35上-26上[总页2135-2136页]) 〔39〕新疆建省情况,注1所揭沈传经论文叙述扼要,可以参看; 至于左宗棠、刘锦棠等促成新疆设省情形的概括记述,可参魏光焘:《戡定新疆记》(台北:商务印书馆),卷7《置省篇》,页1上-15上。 〔40〕该表编制,除根据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还主要参考了下列论著:徐松撰、松筠奏进:《钦定新疆识略》(道光元年武英殿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祈韻士:《西域释地》(道光十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张存武〈龚定庵的建设新疆计划〉,载《思与言,2卷1期(1964年5月), 页26-29、另接页19;Marwyn S.Samuels,'Kung Tzu-chen's New Siking',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66(1976),PP.416-427。 〔41〕该表编制,参《钦定新疆识略》及注〔37〕所列论著。 〔42〕编制左宗棠所拟新疆政局表,参考他在光绪六年四月十八日所上〈覆陈新疆宜开设行省顷先简督抚臣以专责成折〉,载《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56,页35上-37上(总页2262-2263)。编制刘锦棠、魏光焘所拟新疆政局区表,参上揭魏光焘《戡定新疆记》及《刘襄勤公奏稿》(光绪二十四年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卷3,卷9及卷12所载各折 〔43〕该表编制,参袁大化、王树楠等纂修:《(宣统)新疆图志》(宣统三年东方学会重校增补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卷1《建置》一,页1上-4下(总页29-36)。 〔44〕该表参张存武上揭论文。 〔45〕〈西域置行省议〉,《龚集》,页111。 〔46〕见张存武上揭论文。 〔47〕〈西域置行省议〉,《龚集》,页110。 〔48〕龚自珍〈北路安插议〉,《龚集》,页112。 〔49〕见左宗棠光绪三年六月十六日〈遵旨统筹全局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50,页76上下(总页2018)。 〔50〕见刘锦棠光绪八年七月初三日〈新疆各道厅州县顷归甘肃为一省折〉,载《刘文襄公奏稿》,卷3,页50上-51下(总页409 -412)。 〔51〕〈西域置行省议〉,《龚集》,页105。 〔52〕参林恩显上揭论著。 〔53〕〈御试安边绥远疏〉,《龚集》,页113。 〔54〕《圣武记》卷4〈道光重定回疆记〉,页19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