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代边兵与外卫兵制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 肖立军 参加讨论

明代军事史的研究总的来说相对薄弱,而对边兵与外卫的宏观研究尤其如此。本文将从军事学的角度探讨一下本朝边兵与外卫兵制。
    边兵与外卫的职能及战略地位
    明王朝的军队可分为三种,“曰京营,曰外卫,曰边兵”(注:李堂:《论将材》,《皇明名臣经济录》,台湾元明史料丛编本,卷十七。)。其中“京营”即京军,“边兵”指的是九边的军队,“外卫”则包括京、边以外的卫所军队。
    明洪武时期,北边的防御体系包括都司卫所和沿边诸藩。(注:参见陈石文《明代前期(洪武四年--正统十四年)辽东的边防》,《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7集(上)。)。此后北边卫所便主要承担了以下三项职能(或任务):
    护守城池。九边卫所所在地都是军事要冲,如正统时陕西都司都指挥曹敏等奏称:“所属卫所,路当冲要。”(注:王骥:《请陕西兵分班赴京疏》,《明经世文编》卷二十八。)由于卫所多处险要城池,所以防边与守城二者是合一的。王守仁在谈到卫所职能时说:“所谓卫者,护卫城池之意也。”(注:王守仁:《陈言边务疏》,《皇明名臣经济录》卷十七。)他的概括无疑也适用于北边。
    保卫北边。固原镇设有西固城守御千户所,该所“一意备番,他无所防”(注:《天下郡国利病书》陕西下,引《巩昌府志》。)。防御蒙古与藏族等是沿边卫所的中心任务。
    维持治安。蓟镇遵化城一带卫所便有“缉捕盗贼”之责。(注:《明会典》,万有文库本,卷一二六,镇戍一,将领上。)防盗安民是全国各地卫所的普遍任务。
    永乐帝继位后,以天子守边取代了藩王守边。随着统治中心的北移,边卫又承担了拱卫京师的任务。九边镇戍兵制的建设至迟在此时业已起步,从永乐帝继位初辽东、宁夏等镇设镇守总兵官,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蓟镇正式称镇,九边先后建立(九边的任务与边卫相同)。九边的兵力在明初约40万,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约39万多,此后常达60万左右,约占同时期明全国总兵员数的一半。(注:参见拙文《九边重镇与明之国运--兼析明末大起义首发于陕的原因》,《天津师大学报》,1994年(2)。)
    明代外卫分布于京、边以外的内地诸省,起安它们依卫所建置。这些卫所主要有下述职能:第一,为大的征伐提供兵员,遇有战事奉命随总兵官出征。第二,护守城池,防御盗贼。各卫所例以一部分士兵守城,也设有专职将校分理防守、巡捕事务。(注:《明史》卷七十六,职官五等。)第三,弹压少数民族,担当此任的卫所多分布于湖广、云、贵等地。如湖广施州等卫所设守备一员,用以“防制永顺、容美诸夷”(注:(万历)《明会典》卷一二七,镇戍二,将领下。)。第四,负责江防与海防,此类卫所分布于长江下游及沿海一带,其中东南沿海尤为重要。(注:见《明史》卷九十一,兵志三,海防。)第五,转运漕粮。明代漕运分军运和民运两种,“军运以充六军之储,民运以供百官之禄”(注:陆树德:《民运困极疏》,《明经世文编》卷二九一。)。其中,400万石漕粮完全由来自浙江、南直、山东、河南等地卫所的运军承运。(注:郑晓:《今言》第244条,《明史·食货三》。)第六,定期守边。比如陕西,“腹里卫所军士俱在三边操备,有一年一次回卫休息者,有十八个月回卫休息者”(注:马文升:《恤军士以蓄锐气疏》,《明经世文编》卷六十二。)。后来各边班军多交银代役,如万历六年(1578)下令河南解往宣府班军免赴三年,交银于宣府巡抚。(注:《明神宗实录》卷七十五,万历六年五月。)第七,从事屯田,承造军器,所谓“军屯有田,军器有局”(注:《天下郡国利病书》山西一。)。至少是绝大部分卫所都有这两项职能。到了明代中后期,“外卫”也逐渐实行镇戍制,这些镇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只有个别镇设立较早,如云南于洪武十六年(1383)设镇。至于其他镇多设于嘉靖中叶以后,如浙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设镇,四川于隆庆五年(1571)设镇。(注:(乾隆)《云南通志》,四库全书本,卷十六上,兵防。)内地各镇(指“外卫”地区所设镇)军队的数量和实力都无法同边兵相提并论。明王朝为充实九边,也常将内地诸镇的名将北调,如戚继光在倭患平定后便被调到蓟镇。
    明代边兵与外卫的战略地位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早在明初,边兵虽可独挡一面,但实力及地位远不如京营。当时的京营居重驭轻,控扼天下。如有警报,“大军(京营)一出,四方慑服”(注:陈全之:《蓬窗日录》卷三,世务,京营。)。土木之变中京营受到空前打击,精锐损失殆尽。明代中后期的京营兵马不及全国总兵力的1/10,而且其有限的兵马也罕经战阵,以至“中外皆知京军为不足用”(注:陈全之:《蓬窗日录》卷三,世务,京营。)。京军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边兵。边兵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实力雄厚,在明朝中后期的国防与治安中举足轻重。尤其是明朝末年后金兴起,大起义爆发,明王朝所凭借的武装力量主要是边兵。如果没有边兵,明王朝的历史将会重写。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如蒙军及清军,但和明中后期的京营和外卫相比,还是出类拔萃的。
    至于外卫,虽然没有像京营、边兵那样长时间独领风骚,但也偶露峥嵘。如嘉靖时期便平定了东南的倭寇。另外,外卫职能比较广泛,所镇戍的地域极为辽阔,在本朝的国防、治安乃至立国中还是不可取代的。
    简而言之,明代边兵的职能主要是守边及拱卫京师,外卫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兵员、守护城池、保卫海疆等。明代前期,京军几乎包打天下,中期以后则实力大减,地位被边兵取代,边兵成了国防中坚。明代外卫的战略地位远不如边兵,但由于其(外卫)分布较广,所以也是本朝一支不可缺少的武装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