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领域思想解放的表现与特点(3)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人帮”在生产力方面的错误论调主要是鼓吹所谓“唯生产力论”,在粉碎“四人帮”后,理论界开始批驳这一谬论。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当时人们所迫切要求的是改变生产力的落后状况,通过改革、引进来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生产力,这种思想在全国上下是一致的,大家的心情是急迫的。 1976年12月,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上的讲话,着重强调了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指出:“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前提下,生产发展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注:《人民日报》,1976年12月28日。) 1977年8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的第五部分,论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下迅速发展生产力,是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战胜资本主义势力的需要,是加强国防力量,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是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从长远来说,也是逐步缩小三大差别,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物质条件的需要。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华国锋1978年7月7日在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谈到了要发展生产力,要向国外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注:华国锋:《1978年7月7日在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8年7月12日。) 1978年9月16日, 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时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 第128页。) 对于如何发展生产力,当时就认为要对外实行开放,对内进行改革。邓小平在1978年9月18日听取鞍山市委负责人的汇报时的讲话、10 月10日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的谈话、10月11日在工会九大的致辞中,都讲了这个意思。 他说: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注:《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0页。)“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注:《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3页。)“各条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我国工人阶级也要虚心学习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加快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注:《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成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6、139页。) 但是,对于怎样进行改革开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大多数人在迫切心情的影响下,言论、行动上表现出偏激,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大口号,盲目地主张大规模地引进外国的资金、设备。也有一些人比较冷静,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这种情况,在1978年的国务院务虚会上有比较集中明显的表现。 要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速度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这次会议的主调。出国考察回来的人,在大会上介绍国外考察的观感,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游资很多,要寻找出路。外国听说中国要改革开放,要吸引国外资金,纷纷表示愿意给中国投资。一位从国外考察的同志回来说:“在国外考察时,他所到各州,州长说:我们有钱,就在饭桌上可以定下来给你们多少,几十亿美元没问题,一百亿美元以上,饭后谈几次,可以定下来。……”当时很多人对此谈得都很激动,“陈云很冷静,他专门找有关同志说:引进资金那么多,又那么容易,但考虑过没有,引进了国外资金,我们中国要有配套资金。就算人家借给你那么多钱,我们自己有那么多配套资金吗?……后来陈云跟先念谈,建议会议告一段落后,最好用几天的时间,听听不同的意见。”在国务院务虚会上,李先念做了一个总结发言,这个总结,把陈云的想法适当地考虑了进去,不是一面倒。但是,此稿拿出去讨论时,仍然遭到一些人的尖锐激烈的批评。(注:1996年4月24日邓力群回忆。) 这些为发展生产力而进行的开放的初步尝试,有过失误,主要是不顾国情,大规模地引进资金,引进成套设备,影响了经济的正常的顺利地发展,但这个失误,就像所有的事物一样,是探索和尝试阶段的失误,是难免的。而且它所积累的经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规模的引进开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