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中国正面战场初期的战略作战方向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军事历史研究》 余子道 参加讨论

三、战略作战主要方向和作战重心之转移
    中国军队战略作战主要方向和作战重心由华北转移华东,是在中日两军交战之中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步演变的结果。这一过程是与淞沪会战的发展进程同步的。中国统帅部把淞沪战场作为全国主战场的作战指导思想,也是在淞沪会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海内外有些学者却认为蒋介石有先见之明,早在沪战开始时已预先设定了这个战略性转变。持这种意见的论者,大都举出陈诚1937年8月20 日向蒋介石的建议和同日南京军委会发出的关于作战方针的命令作为立论的依据。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件史料都难以证明其结论是正确可信的。
    八一三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于8月18 日派陈诚和熊式辉赴上海视察战局。陈、熊于20日返回南京向蒋作汇报。熊认为上海之战不宜打下去。陈主张扩大沪战,向蒋建议说:“敌对南口在所必攻,同时亦为我所必守,是则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故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路南下直扑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沪事以牵制之。”蒋对此表示:“一定打!”陈又说:“若打,须向上海增兵。”(注:《陈诚私人回忆资料》,军事委员会战史会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蒋随即调任陈诚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增援淞沪。吴相湘、李云汉诸教授和马振犊等学者都以陈诚的上述忆述材料为依据,认为蒋氏接受陈诚建议,就已作出全国军队主力集中华东,把淞沪战场作为全国主战场,借以诱使日军改变作战方向的决策。
    然而,笔者以为把蒋氏接受陈诚建议说成是已经作出上述决策,未必是妥当的。显然,陈诚建议的基本精神在于:日军如在华北得势,必将沿平汉线南下直攻武汉,针对这个对中国极具危险的战局可能发展趋势,中国应当“扩大沪事以牵制之”。这一建议并未提出要把全国军队主力调集到淞沪地区,也未提出要把淞沪战场提升为全国主战场的地位,而是主张“扩大”淞沪战役的规模,以“牵制”日军在华北的进攻。众所周知,以一般军事原则而论,战略全局中的“牵制”方向和牵制性作战,是与主要作战方向和主力作战相对而言。陈诚的建议,对于淞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是用“牵制”来表述,显然是以华北战场为主战场作为前提的。以当时陈诚的主张而言,淞沪战场对于华北战场的关系,还是处于“牵制”的地位,更何况当时日本华北方面军尚未组建,华北战场大规模战争正在酝酿。蒋介石接受陈诚建议,确立了扩大沪战,以牵制日军在华北进攻的作战指导思想;但是从陈诚的建议中,无论怎样也看不到有全国军队主力集中华东、把淞沪战场作为全国主战场的主张。至于说,后来全国军队主力集中于淞沪,这里成为全国作战重心,那是在诸种因素交互作用下战局演变的结果,这与蒋氏接受陈诚建议有相当关系,但不能说蒋、陈在8月20日就已作出了这样的决策。
    在吴相湘教授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注: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册,台湾综合月刊社1973年版,第388页。)、 蒋纬国将军主编的《抗日御侮》(注:蒋纬国主编:《抗日御侮》,第3卷, 台湾黎明文化公司1978年版,第101页。)、 虞奇先生的《抗日战争简史》(注:虞奇:《抗日战争简史》,上册,第135 页。)等著作中,在中国大陆的一些论著中(注:马振犊:《开辟淞沪战场有无“引敌南下”战略意图?》。黄道炫:《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都说到南京军委会在1937年8月20日发布一个关于作战方针的命令,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一大根据,用来佐证南京统帅机关当时已作出了全军主力集中华东、以淞沪为全国主战场的决策。据说这一命令规定的作战指导方针是:“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限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但是,引用上述作战方针的所有论著都没有说明这一材料的原始出处;至今为止,台海两岸也无任何一家档案机关披露过这一材料。笔者以为,事实上,军委会并无发布过上述关于作战方针的命令。上述所谓作战方针的一段文字的最早出处,乃是何应钦的《八年抗战》一书。何应钦在1946年4月发表《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书, 其中并无关于作战指导方针的内容。1955年9月,何应钦在台湾将此书加以增补, 增写了“战争之指导方针”的章节,更改书名为《八年抗战》重新出版。何应钦在此书中对战略防御时期的战略指导方针作了回顾,表述为:“力保要地,消耗疲惫敌人,粉碎敌速战速决之企图。以国军一部集中华北,于平绥、平汉、津浦沿线各要点,重叠配备,多线设防,逐次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掩护首都。迨民国二十六年末南京战后,以有力一部转用徐州方面,诱敌主力于津浦线,以分散敌兵力,并争取时间,俾国军主力在武汉外围积极整备,恢复战力,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及长江两岸丘陵湖沼,持久防御,摧毁敌攻势之余力,奠定长期作战之基础。”(注: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八年抗战》之再版),台湾国防部史政局1982年第3版,第13页。 )其中部分内容后来被一些抗战史论著反覆引述并被说成为1937年8月发布的作战方针。 但从何应钦的上述著作可以断定,他所说的战略方针,其实是他在抗战结束十年后对武汉会战前战局态势和用兵状况所作的一种回顾、概括和总结。在何应钦的书中绝未说过1937年8月发布了上述作战方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的国民政府大本营1937年8月20 日以蒋介石名义发布的关于全国战略计划、作战方针和第三战区作战计划的正式命令,都明白无疑地规定全国主战场在华北,这是无可否认的。有的学者以为,大本营和军委会在同一天各自发布了命令,前者规定了“主战场在华北”,后者则规定“国军主力集中华东”。面对这不能自园其说的矛盾现象,有的学者却解释说:“中国统帅部对‘主战场’和‘主力’的不同提法,准确反映了其实际决策。以华北为主战场是对当时战争客观态势的承认,而在华东集中出动主力则包含着力争主动,打破现有战争格局的意图。”(注:黄道炫:《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笔者认为,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因为在理论上把“主战场”与集中“主力”的战场说成是两回事,是不科学的;在史实上也是不真实的,因为所谓的军委会的作战方针命令实际上并不存在。
    事实上,淞沪战役在开始时对于中日双方都是属于牵制性作战,它从规模较小的战役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会战,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中国军事当局的战役企图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有的论著断定,中国最高军事当局一开始、甚至是在八一三事变前就决定要在上海打一场大规模会战。蒋纬国将军在一篇专论中说道:蒋介石在8月7日作出了“集中主力于华东,对上海之敌采取攻势,以迫使日军转变其作战线为沿长江自东向西”的决策后,“自8月13日起,国军在空军支援之下, 先后投入七十个师及七个旅猛攻淞沪之敌”,全国主战场就“由华北移到华中”(注:蒋纬国:《八年抗战胜于开战之先》,《蒋委员长如何战胜日本》,第19页。)。美国齐锡生教授也认为,“中国政府在1937年‘八一三’前夕,集结了数十万军队,其中包括由德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训练的所有精锐,全数投入淞沪战场。”(注:齐锡生:《抗战中的军事》,丘宏达主编:《抗战胜利的代价》,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版, 第7页。)然而,根据各方面确凿的史料可以断定,上述论述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
    蒋介石最初批准的淞沪作战计划的规模不大。八一三之战开始,张治中直接指挥参加上海围攻作战的部队,只有第八十七、八十八2 个师(第三十六师尚在津浦线上),2个多炮兵团;另在南翔、浏河、 浒浦等地和龙华、虹桥、吴淞以及上海市区华界担任警戒的,也只有1 个师、2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和保安总团, 张治中使用这些部队发起了上海围攻战。这就是淞沪之战起始阶段的规模。
    战局的发展是敌我双方统帅机关的主观指导和与战争相关的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以某一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日本对华战争的急剧扩大,中国抗战潮流的日益高涨,国共两党新的合作的形成,南京统帅部对全国全盘战局的作战构想的发展,淞沪战场的地位也被不断提升。
    淞沪战场发展成为全国主战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波段,这一历程也就是战略作战主要方向转变的过程。第一个波段是在8月下旬至9月初。上海围攻战展开后并未达到预定目标而陷入胶着状态。8月18日前后, 获悉日本陆军2-3个师团增援上海。18日蒋介石决定正在浦口至苏州间待命的第十八军进入淞沪战场。20日,蒋氏接受陈诚的扩大沪战以牵制华北日军进攻的建议。次日,蒋介石任命陈诚以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稍前张治中统率的京沪警备军改编为第九集团军,继续围攻上海市区之敌;张发奎统率的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守备杭州湾北岸,扫荡浦东之敌。8月23日起,日军2个师团在川沙口至吴淞间登陆,第十五集团军在上海东北郊长江沿岸展开阻击战。至此,战局已从虹口、杨树浦扩大到吴淞、宝山、罗店一带,真正演变为“淞沪”战役。至8月底,中国参战部队已增加到了3个集团军及若干独立师,空军、炮兵和海军主力也都投入京沪杭地区。一场大战役的局面已初步出现。
    淞沪战役的第二次大规模增兵是在9月中旬前后, 这可说是战役扩大的第二个波段。日本军部鉴于前次以2 个师团增援淞沪后战局进展不大,遂决定再次调派3个师团、1个旅团和空军1个团前来上海。 这些部队在9月中旬起分批在上海一带登陆。至9月20日前后,日军除在上海附近海面和长江的海军部队外,在上海附近集结有5个师团、另有15 个大队,共约12万人的地面部队,拥有战车200余辆、飞机200 余架、 火炮300余门。从日军方面来看, 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地面部队和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条件,举行大规模会战的条件已趋成熟。
    中国军队在上海北郊对登陆之敌血战两旬上下,虽阻滞了日军攻势,然而并未击破敌之进攻,被迫转入阵地防御。9月12日, 第九集团军退守北站-江湾-庙行-顾家宅之线;17日,第十五集团军退守双草墩-罗店西南-庙行-大场之线。面对日益恶化的淞沪战局,蒋介石和南京当局出于政治上、经济上和国际外交战略上的需要,力求保住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只有选择进一步扩大沪战、同日军举行大规模会战之一途。9月21日,南京统帅部改组第三战区领率机关, 由蒋介石自兼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和陈诚分别继任副司令长官和前敌总指挥。参战部队组成左翼、中央、右翼3个方面军,总兵力约为50余个师、5个炮兵团。
    淞沪战役继续扩大的第三波段是在10月间。自9月17日起, 中日两军在北站-庙行-刘行-罗店西南-浏河之线,进行互相争夺之阵地战。日军由北向南突击,实施中央突破。中国军队步步为营,英勇抗击。日军击破蕴藻浜防线后,攻势直指江湾、大场。10月25日大场陷落。中国军队左翼和中央两大集团于10月底退守苏州河南岸。10月会战是一场规模巨大的会战。在这期间,双方继续增兵,战役规模进一步扩大。10月上旬日军兵力已增至近20万人。中国方面,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十一军团、第二十三集团军、第二十五军团等部队也于这期间进入淞沪战场。至10月底、11月初,中国军队的兵力增加到73个师上下。中国军队战略作战主要方向遂终于移到华东。
    日军统帅机关在10月间对上海战局作出新的判断,认为“由于中国的主力在华中方面,我方虽在上海投入五个师团,但战况迄无进展,难望达到政府声明所示的目的。”(注:《大本营陆军部》,中文摘译本上卷,第375页。)为尽快解决上海战事,逼迫中国政府就范, 乃决定组建新的兵团,在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上海北面南下的上海派遣军进行两翼迂回,围歼中国军队,攻占上海。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将主作战由华北移至华中。…将在中国东北待命之第十八师团及华北方面军之第六、第十六师团及国内之第一一四师团,后备步兵两个联队,均准备使用于上海方面。”(注:蒋纬国主编:《抗日御侮》,第3 卷,第137页。)
    10月20日,日本参谋本部以“临参命”第119 号下达组成第十军登陆杭州湾北岸进攻上海的命令。第十军由从华北战场抽调而来的第六师团、第十六师团、第五师团国崎支队、兵站部队和军直属部队,由从中国东北转用的第十八师团和由日本国内动员的第一一四师团等部队组成,预定在10月底、11月初实施登陆。“这样,华中方面兵力为两个军的九个师团,华北方面为两个军的七个师团。主战场显然转移到华中,敌我的主力形成对峙。”(注:《大本营陆军部》,中文摘译本上卷,第376 页。)由此可见,随着淞沪战局的逐步扩大,中日双方逐次、轮番增兵,至1937年10月间,敌我两军战略作战的主要方向和战略重心终于从华北转到华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