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天主教传教士入华,带来了西方的科学和宗教,于是中国士大夫开始接触到新的欧洲文明。异域文化传入,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加之当时的耶稣会士为达到传教之目的,有时挟西学以自重,更是引起了部分以华夏正统自居的士人的敌视和反对。为消弭两种文明接触所产生的冲突,一些士大夫引经据典,提出不同说辞,为输入西学铺路,这既能使学习西学名正言顺,又可尽量少和传统观念相冲突。 明末清初相继出现了“心同理同”、“礼失求野”、“镕西方之材质,人大统之型模”、“西学中源”等各种说法[1],其目的都是在为西学传播作宣传。与此同时,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等耶稣会士在传教过程中则采取了适应(accommodation)政策,学习汉语,采用儒服,尊重中国礼仪,研究古代典籍,调和中国古代经书和天主教义[2],以减少士人对西学的排斥。目前的研究虽对“礼失求野”说有所提及,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有对此学说的源与流作全面、清晰的阐述。本文试图从明清之际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分析士人的西学观,特别分析“礼失求野”论的产生、流传及其在西学传播中的作用,希冀对整体把握明末清初士大夫接受西学的态度有所裨益。 1 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到“礼失求野” 明朝末年,由于朝纲日坏,社会危机四伏,满族在北方崛起,使得一些士人开始为国家前途担忧,主张经世致用之实学。[3,4] 恰逢此时耶稣会士藉欧洲科学来传播天主教义,使国人耳目一新,徐光启等人出于主实用、求富强的宗旨,试图借用西学达到拯救明朝之目的。 利玛窦来华带来了世界地图,介绍了地圆学说和地理经纬度概念,从肇庆到南昌,从南京到北京,他沿途一路宣讲,引起了文人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地图上留下文字(题跋)。[5] 西士来华之初,国人对其来华动机多有疑虑。是否或能否向这些欧洲人学习,更成为讨论的话题。在这样的氛围下,这批最早接触到利玛窦《山海舆地图》和《坤舆万国全图》的文人在题词中援引先例,试图为学习西学扫清道路,集中体现了明末文人对西学的态度和看法。他们是西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如郭子章在为利玛窦南京版《山海舆地全图》(1600年)所写的序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或曰:利生外夷人也,其图其说未必一一与天地券合,而子胡廑廑于兹?郭子曰:不然。郯子能言少皞官名,仲尼闻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他进而指出“且利居中国久,夫夷而中国也,则中国之矣。”[6] 就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郭子章是最早援引“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说为西学、西士正名的人。这段话源自《左传》,讲的是鲁昭公十七年郯子到鲁国访问,孔子向他学习的故事:“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无独有偶,这一提法在其他明末士人的著述中也屡有出现。如熊明遇在《表度说》序(1614年)中称:“西域欧逻巴人四泛大海,周遭地轮,上窥玄象,下采风谣,汇合成书,确然理解。仲尼问官于剡(郯)子曰:天下失官,学在四夷,其语犹信。”[7] 在《格致草》序中,他也再次提到郯子的故事,以郯子比附西士:“恭际我朝,天明普照,万国图书,牣于秘府,士多胥臣之闻,家读射父之典,人集郯子之官,而睿虑广延,考课疏密,以资钦若,台史业有充栋之奏。”上述言论表达了熊明遇学习西学的积极态度,由此也可看出论及西学时对孔子问郯典故的引述也较为常见。 再如熊明遇的好友方孔炤在《崇祯历书约》中写道:“万历中有欧逻巴人利马窦浮海历诸国而至。其国重天学,所云静天即于穆之理也;九重天包地球,如脬气鼓豆,其质测也。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礼失而求诸野,不亦可当野乎?”[8-10] 其子方以智秉承家学,在《通雅》卷首二称:“太西质测颇精,通几未举,在神明者之取郯子耳。”他在给游艺《天经或问》写的序中有进一步论述: 万历之时,中土化洽,太西儒来。脬豆合图,其理顿显。膠常见者,駴以为异,不知其皆圣人之所已言也。特其器数甚精,而于通几之理,命词颇拙,故执虚者闢之。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立静天以考度,定黄赤之两轴,穆天心主之,冒如斯也,原不碍也,资为郯子,不亦可乎?[11] 显见方氏父子文字相近,父唱子随,其目的是为中西文化交流辩护。方以智《物理小识》一书亦曾引用熊明遇《格致草》的内容,书中“总论”再次提及“智每因邵、蔡为嚆矢,征河洛之通符,借远西为郯子,申禹周之矩积。”他还说: 天圆地方,言其德也。地体实圆,在天之中,喻如脬豆。脬豆者,以豆入脬,吹气鼓之,则豆正居其中央。或谓此远西之说。愚者曰:黄帝问歧伯,地为下乎?歧伯曰:地,人之下,天之中也。帝曰:凭乎?曰:大气举之。邵子、朱子皆明地形浮空,兀然不坠,以世无平子、冲之、一行、康节诸公耳。孔子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12],2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