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留声机器”,不是当时流行的留声机,而是新出现的录音机,因一时无法命名,故以旧称代替。小林洋行是一家总行设于东京的老牌商号,因“与东西洋各制造厂均有联属”,故能迅速采办欧美最新发明的器具。1906年小林洋行在天津日本租界旭街开设分号,故录音机首先在天津出现。 据该公司刊登于《大公报》的广告图片显示,当时传入的录音机为一长方体,体积大约为:长30厘米,高10厘米,宽度不详。录音机顶部有几个按钮,根据广告说明书,它们起放音、倒带的作用,通过倒带可反复收听某一部分的内容,基本功能与今类似。这种录音机配有双耳机,靠耳机收听录音。广告词如下:“本器系美国哪古纳尔否诺估拉弗公司兴[新]出,所收纯取世界著名专门学家之语音,并无下流社会声响,听之清楚,腔调扬抑,均是恰如请洋师当面授受。 此器又有反复器,或声音偶有遗漏未能审察,可以拓转机关,反复再听。诸位官绅如公私事繁,家置一具,亦可以随时得闲学话,即家居淑女贤婉,可省上学之累,实得独学自在之事,必可养成真正叙谈之才。”(注:《勿惊灵便学语话匣》,《大公报》1907年5月14日。) 广告点明:此录音机系美国一家公司出品,具有倒带功能(“有反复器”),主要用于学习外语。广告词中本文未录入部分,还介绍了该录音机配备有“英汉合璧会话”录音磁带,此机“在日本销数甚多”,在中国系小林洋行“一家专售”等。 5.飞机:飞机是由中国留学生输入且为他们所制造。 飞机于1903年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当年12月17日他俩驾驶一架12马力的双叶飞机在空中飞行了260米,时间为59秒。 1910年8月15日中国留日学生李宝焌、 刘佐臣携带他们在日本制成的单叶飞机一架,回国开辟航空事业。他们的回国,受到中国驻日公使的支持,因“此种秘密研究,关系匪轻,侨寓外邦,诸多未便。”(注:《节述研究飞行机之宗旨并声明帝国报七月十八日所载“行踪诡秘”一条之失实》,《大公报》1910年9月16日。)当年秋, 他们在北京发起“航空研究会”,把航空事业的未来前景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国内同胞:“二十世纪之最令人注目者,莫如航空事业。列强研究,日益增加,航空机关,日趋完备。战备精利,耳目一新,于军事上占重要位置。敏捷灵活,实兼火车、轮船、电报之能。其在侦察搜索,则居高瞰下,可了然察敌之要害分布,敌之野战行止,捷行避险,尤其特长。其在交通,则往来便捷,地势不能限,营阵不能阻。其在攻击,则抛掷炸弹固其所长,而安置机关枪炮射击,亦着着进行,若陆军之集团部、军司令部、军方制造场、交通线路、海军根据地、舰队等,均可现其威力。他若地势撮[摄]影、险要探险,其效用于平时者,更非一端。航空机关系全军命脉,此理可预推也。”(注:《航空研究会发起及简章》,《大公报》1910年11月19日。)他们所预见的飞机能有效攻击地面部队特别是军事要塞,能利用空中优势侦察敌军动向,均为后来的实战所证实;他们所提出的空军为“全军命脉”,应掌握“制空中权”,更成为以后各国的重要军事思想。他们携带飞机回国并发起“航空研究会”,且希望在各国航空事业刚刚起步之时,中国抓住机遇,占着先鞭,建设强大的空军以抵御外国侵略。他们的设想并不是空想。因为当时的飞机制造技术远比火车、汽车简单,机身是用木条、竹条和钢条制成,配以汽油发动机,中国完全有能力制造。 可以证实他们这一设想的,是中国另一飞机制造家冯如。 冯如,广东恩平县人,幼年留学美国,1909至1910年,在美国制成飞机数架,先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作飞行表演,“观者如堵,均称道弗置,以为世界著名飞船家,当不过是。”(注:《中国飞行家回粤近状》,《时报》1911年4月3日。)冯如的飞机,机身是用槐木和钢条制成的,“用笠巴坚韧丝弥缝”,马力75匹,飞机全部重量为725 英磅(注:《中国飞行家回粤近状》,《时报》1911年4月3日。)。 1911年春,冯如携其自制飞机回国,在广州作首次归国飞行表演。不久,5月6日,法国飞行家环落(一译环龙、渥罗)至上海作飞行表演。这一中一西的两次表演引起中国人对飞机的极大兴趣。仅上海《时报》一家报纸,从5月中旬至下旬就刊登了各国各种飞机照片几十幅。 这些飞机大都用竹、木、钢条制成。八九月间,两广总督张鸣岐致电清政府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军谘府,请重用冯如,为国效力。因冯如在美制造飞机,用去53000两,须由清政府代还,冯如即可归国。 但军谘府竟以“现时库帑支绌,办理此事尚无相当之的款,应俟本府议定办法后,再行奉闻”为由,拒绝了张鸣岐的要求(注:《军谘府竟不能用冯如》,《时报》1911年9月6日。)。而在此前后,军谘府则拨款从法国等国购买了飞机。 上述几项世界科技新成果,从发明(或实际应用)到传入中国的时间,短则二三年(如X光机), 长也不超出十年(如汽车从投放市场到传入),表明19世纪、20世纪之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中国对世界的窗口开得更大了,对世界科技新产品的需求更迫切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人在华设厂,在这种情况下,它不能再禁止华人设厂,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各种机器源源进口,对外贸易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较前猛增,为科技新产品的输入打开了大门。又如,外国在华人数增加,他们出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输入了一些日常必需品,从而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但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戊戌变法以后,社会风气已较前大为开通,经过维新派和其他思想开明人士的宣传,人们早已不再把西方器物视为“奇技淫巧”,对有益于中国发展的“洋货”,抱有新奇和欢迎的态度,并力求仿制和推广这些东西。例如,X光机传入后, 戊戌政变后保留下来的维新派喉舌《中外日报》特发社论,提醒国人对这些输入的新器物不应仅仅“耀观瞻,矜奇异”,而应“引而伸之,另制新器”(注:《曷格斯射光机器说》,《中外日报》1899年9月1日。)。甲午一战,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洋务思潮远远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头脑中还有相当的影响。戊戌维新时期各种报刊上的讲西学,谈新学,大部分讲的是天文地理和声光化电。维新派的卓越之处在于,他们除了讲这些东西,更讲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典章制度。在倡兴民权的同时也重视科学,这并非是维新派为迎合当时的社会思想的有意为之,而是他们对西学的全面理解使然。这在客观上使维新派不因政治观点激进而成为孤家寡人,中国的社会风气也因维新运动而进一步开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