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明代的赋役改革,从明初宣德年间周忱的赋税改革就开始了。其后经过正统时创立的均徭法,明中叶以后出现的均平银,明后期实行的十段法、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以及各地实施的均田均粮运动,可以说,赋役改革贯穿了后明。这一改革,其后又延至清代前期,直至雍正时的摊丁入亩才最后完成。在明清赋役改革潮流的冲击之下,随着明朝的灭亡,黄册制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黄册制度的衰亡,正说明了实行了几千年之久的人身奴役制度,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从而标志了中国古代徭役制的结束。黄册制度是中国几千年徭役制的继续,同时也是它的终结。黄册制度的衰亡使广大人民摆脱了徭役制的枷锁,从而使人身束缚有所松解。封建时代严格的身份等级亦随之变化。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最初迈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注释: ①《后湖志》卷10,《事例七》。 ②参阅拙文《明代黄册底籍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文史》第38辑,中华书局1994年;拙著《明代黄册研究》第二章《黄册攒造及其遗存文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1页;孔繁敏:《明代赋役供单与黄册残件辑考》(上),《文献》1992年,第4期;赵金敏:《明代黄册的发现与考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1期;〔日〕鹤见尚弘:《关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户籍残篇--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徽州文书》,载《中国明清社会经济研究》,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岩井茂树:《〈嘉靖四十一年浙江严州府遂安县十八都下一图赋役黄册残本〉考》,载夫马进编《中国明清地方档案研究》(研究成果报告书),2000年。 ③参阅吴承明先生为拙著:《明代黄册研究》所写《序》,及拙著:《明代黄册研究》第三章《明代黄册原本考正》、第九章《黄册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06~132、293~346页。 ④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14327号。 ⑤安徽省博物馆藏2:24527号。 ⑥参阅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 《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⑦沈榜:《宛署杂记》卷13,《铺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页。 ⑧沈榜:《宛署杂记》卷13,《铺行》,第103页。 ⑨《明太祖实录》卷72,洪武五年二月辛巳条。 ⑩《明太祖实录》卷150,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丁卯条。 (11)《明太祖实录》卷165,洪武十七年九月己未条。 (12)《明经世文编》卷467,《宋都谏奏疏·牧政日弛振刷宜亟敬陈一得以裨国计疏》。 (13)《图书编》卷117,《军籍抽余丁议》。 (14)《中国历代食货典》卷125,《赋役部艺文五·丁粮或问》。 (15)万历《大明会典》卷19,《户部六·户口一·附籍人户》。 (16)沈榜:《宛署杂记》卷6,《徭赋》,第49-50页。 (17)隆庆《潮阳县志》卷6,《舆地志·乡都》。 (18)正德《大明会典》卷22,《户部七·户口三·优免差役》。 (19)(20)《南雍志》卷1,《事纪一》。 (21)《去伪斋集》卷5,《书启·答通学诸友论优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