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18世纪中英关系中的澳门因素(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 江滢河 参加讨论

这表明在马戛尔尼使团之前,对澳门怀有觊觎之心的英国人已大有人在。在感到无力与清朝进行直接抗衡之后,来华贸易的英国人就更加希望借助本国政府的力量,通过外交途径,打破清王朝的种种限制,在中国获得一块地方或者一个岛屿作为货栈之用,以拓展英国在华的商业利益。马戛尔尼使团出使前,英国外交大臣和东印度公司先后给出明确指示,其中之一是“使英国商人最低限度获得与葡萄牙人同等待遇,特别要准许他们在中国大陆某个邻近岛屿上有一个便利的商栈,以便商人或公司的代理人、船长、水手及商品得以暂住度季,获得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同样的特权”(44)。因此,马戛尔尼大使心中一直思量着澳门,1794年1月2日到7日在广州期间,马戛尔尼大使在日记中论述了对葡萄牙与澳门的想法:
    作为一个国家,葡萄牙势力从世界的这个部分消失很久了,尽管他们的幽灵仍然还在澳门出现,霸占着澳门,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毫无用处,甚至应该感到羞耻。澳门现在主要靠英国人支撑着,就目前澳门的状况来说,中国人可以随时使澳门及其支撑者饿死。如果葡萄牙人不愿意按照平等的条款把澳门让与我们,只要从马德拉斯派遣一小支军队就可以从葡萄牙人手中夺走澳门,之后再去进行补偿,并解决这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或者我们可以再费点心思,在老万山或者Cow-hee获得落脚地,这样会更有好处,这样澳门就会很快一钱不值。(45)
    澳门是英国人既要绕开又有某种企图的地方,澳门葡萄牙历史学家文德泉(Manuel Teixeira)神父曾经这样分析马戛尔尼出使的目的:一是突袭澳门,二是打开中国的贸易之门,“英国人实际上很懒惰。小小的葡萄牙已在澳门立足二百五十年,英国人要么攫取另一个澳门,要么霸占我们的澳门。马戛尔尼仔细绘制了葡萄牙人的防卫图。传教士们不断察觉他的阴谋。我们总能同中国人互相谅解,但同英国人却什么也弄不成”(46)。
    在澳门葡萄牙人看来,守住澳门是丝毫不能放松的事情。在清朝廷眼中,澳门是天朝对外贸易制度中事关国体的重要地点,更是丝毫不能改变。正如郭卫东指出的:“英人对澳门的兴趣,意绝不仅在澳门,而是在中国的更大范围。作为广州重要门户的澳门,其独特地位的长期不坠,客观上说,也使中国大陆多了一道保护屏障,在英国殖民者的攻势下多了一层缓冲地带。”(47)在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三十日(1793年10月4日)乾隆皇帝全盘否定英国人各种要求的《乾隆帝为英使所提增设关口及在京设行等七款不便允准事致英国王敕书》(48)中,“澳门”是出现最多的地名,该敕谕逐条拒绝了英国使臣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多次强调澳门在清朝对外贸易体制中的重要性,非常明确地表示着在当时满清王朝的对外贸易体制中,澳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法忽视,地位不容改变。在清朝势力还足以抵挡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和侵略时,以广州为中心、澳门为外港的贸易体制是不容有任何改变的,只会得到越来越严格地遵照执行,以突破这种贸易体制为主要目的的马戛尔尼使团的最终命运其实早已经注定。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出使过程中发生的与澳门有关的所有事务,涉及中葡英三国复杂的国际关系,深刻凸显出澳门作为中西交流缓冲地,无论在中西经济、外交还有传教事务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历史内容进行细致的回顾和分析,更能理解澳门所蕴涵的超越中葡关系的多边联系,对我们把握澳门历史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价值。
    注释:
    ①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1页。
    ②梁廷枬:《海国四说·粤道贡国说》卷1,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64页。
    ③“夷欠”,又称“商欠”或者“行欠”,是指广州十三行行商欠外国商人的债务。
    ④Cornell University,Macartney Correspondence,Ⅱ,No.2; Cornell University:Macartney Documents,Ⅶ,document on Dec.17,1777.
    ⑤⑥Pritchard,The Crucial Years of Early Anglo-Chinese Relations,State College of Washington,pp.204-205,285-286.
    ⑦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38-39页。
    ⑧《清实录·乾隆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21048页。
    ⑨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第204页。
    ⑩Helen H.Robbins,Our First Ambassador to China,London:1908,p.244.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合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29页。
    (12)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2页。
    (13)Andre Everand VanBraamhouchgeest,Voyage de L'ambassade de le Compagnie des Indes Orientals Hollandaises vers L'empereur de la Chine(Philadelphia,1797),Ⅱ,p.418.
    (14)佛朗西斯·罗德里杰斯:《葡萄牙耶稣会天文学家在中国(1583-1805)》,澳门文化司署,1990年,第126-127页。
    (15)海外历史档案,澳门,第16号案箱,第46号文件,手稿。转引自阿布雷沃:《北京主教汤士选与马戛尔尼勋爵使团(1793)》,载澳门《文化杂志》,1997年,第126页。
    (16)费赖之著,耿昇译:《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935页。
    (17)荣振华著,耿昇译:《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8页。
    (18)龙思泰著,吴义雄等译:《早期澳门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